小班送玩具回家教案数学(实用24篇)

时间:2023-11-10 09:06:56 作者:温柔雨 小班送玩具回家教案数学(实用24篇)

小班教案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和积极参与。以下范文是根据小班教案的编写要求和目标特点编写的,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真好玩

1.了解大型玩具的种类及玩法。

2.在玩大型玩具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3.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4.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5.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各种大型玩具的图片

玩滑滑梯

1.与哥哥姐姐一起玩滑滑梯,消除恐惧心理,了解游戏规则

熟练后可换花样滑,如滑落时骤停(双手放松)

荡秋千

1.教师请胆小的幼儿坐在秋千上,轻轻地荡,使幼儿逐渐消除恐惧感

2.尝试用坐、蹲等姿势荡秋千

3.将绳转成麻花状,然后松开,随之转圈。

4.提醒荡秋千的幼儿应两手抓紧绳索,观看的幼儿要与秋千保持一定距离。

跷跷板

幼儿自由结伴玩跷跷板

双方有节奏的改变速度、高度,互相跷着玩。

双方配合,设法使跷跷板保持水平。

提醒幼儿注意双脚落地的位置,以防压伤。

小班让玩具回家教案

各种玩具若干篮;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1、讲述故事《明明的玩具》。

(1)利用木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玩游戏"玩具找家"。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提出游戏要求。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适时介入引导。

3、指导幼儿操作《谁做得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然后思考并操作:该把笑脸给谁?该把哭脸给谁?

(2)引导幼儿说一说:玩完玩具后把玩具送回家又什么好处?

4、组织幼儿交流、评价。

1、创设有序摆放活动材料的环境,在各类材料柜贴上相应的标志,帮助幼儿学会分类、对应收放活动材料。

2、指导家长提供便于幼儿取放的玩具柜,引导幼儿自己及时整理玩具并放回原处,养成幼儿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分类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幼儿收拾玩具的习惯,还节省了老师的时间,让老师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老师要尽量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让幼儿得到锻炼和提高。

送玩具回家小班教案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无害的,孩子的行为习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的。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看似平常的活动,其实这正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大好时机。本班幼儿对玩具非常感兴趣,而在收玩具的行为习惯方面有所欠缺。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送玩具回家》,通过收整玩具,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1、游戏结束后能主动的收整好习惯。

2、按玩具的种类进行分类并保持玩具家的清洁、整齐。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玩具柜、各种玩具、卡纸、水彩笔。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主题。

1、提问、谁知道玩具的家在哪儿?

2、教师向幼儿介绍玩具柜。(玩具柜是玩具的家,是专门摆放玩具的)。

二、幼儿观察玩具柜中的凌乱的玩具进行讨论。

师、玩具柜中的`玩具为什么很乱,乱了怎么办?

幼、摆摆好。

幼、一样一样摆放。

幼、分分类。

三、师以设疑的方法引导幼儿送玩具回家的方法。

幼、分分家。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幼、方的放在一起,圆的放在一起;幼、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幼、相同的放在一起;幼、做标记;幼、用盒子装,因为有的玩具太小,用盒子装起来就整齐了。

(评析、此环节,教师未采取直接的语言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肯定与否定,此环节为幼儿提供了想像的机会,使幼儿感想、敢说。)。

四、将玩具分类,教师总结并选出最好的方法。

1、幼儿商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玩具。

2、通过实践活动确定分玩具的最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很多方法进行分玩具,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适,为什么?

幼、颜色放在一起的不合适,里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看起来很乱;幼、圆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不合适,里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找的时候很难找;幼、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最合适,看起来很整齐;(评析、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从中找到了摆放玩具的最佳方法。)。

3、师对分玩具的最佳方法进行小结。

五、引导幼儿做标记。

1、提问、今天,我们将玩具进行了分类,过了几天如果小朋友忘记了,怎么办呢?

幼、做标记;幼、把标记贴在玩具家里,以后摆放的时候一看就知道了;。

七、延伸活动。

幼儿根据标记收整为玩具(评析、本次活动的取材来源于日常活动,活动中幼儿对玩具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活动中的氛围比较活跃,活动中教师的相关问题起到了引领的作用,问题的设置为幼儿提供了想像、表达的机会,孩子们通过想想、说说、议议,实践等活动从中找到了摆放玩具的最佳方法。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节活动的实践幼儿通过反复的练习,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本人能以帮助小熊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场的菜时,能结合复习方位词与讲完整句。大部分幼儿能根据玩具的标记找到各自的家,但还有小部分幼儿放错家。本人没有及时检验幼儿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况,进一步让幼儿清楚玩具不能随意放置,应根据各自的标记进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时,本人有意让幼儿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单纯由老师讲,幼儿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这样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办事。

小班送玩具回家教案

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渗透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习给玩具宝宝分类。

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给玩具宝宝正确分类

各种玩具

一、今天玩具宝宝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小朋友们一起欢迎它吧,咦?可是玩具宝宝的小脸蛋上怎么还有泪水?一起问问它吧,它说:55555 不知道是哪个小朋友玩完我后,没把我送回家,现在我害怕极了,我想回家了!

二、讨论:小朋友们和玩具宝宝做完游戏后不把玩具宝宝送回家这样对吗?提示:要爱护玩具宝宝,和玩具宝宝做好朋友。

三、请小朋友们帮帮他,,找一找他的家在哪里?提示:不同的玩具宝宝是住在不一样的家里,请小朋友认真辨认手中的'玩具,再送它回家哦!

四、 看呀,怎么还有一个玩具宝宝被丢在地上??原来这是小狗把玩具宝宝放在这不管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小狗呢?提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和玩具宝宝做朋友,玩具宝宝才会喜欢和你一起游戏的!

活动延伸:和小朋友一起听歌曲《找朋友》,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或玩具做朋友,体会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对这次活动反思如下:

首先:《送玩具回家》这个活动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现象而生成的,所以更为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易懂,易掌握。

活动目标设为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学习给玩具宝宝分类、渗透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个方面,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为,一,让幼儿相互讨论,给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情感上认同玩具宝宝的感受,让幼儿帮助它,爱它,二、活动中我选择了毛绒玩具小狗,平时这个小动物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小动物,但这次活动它所担任的角色是反面的,这样会让幼儿对小狗这样的行为更加深印象,也愿意去帮助一个做错事的好朋友。

活动过程中,贝贝小朋友突然一句,小狗怎么会丢玩具呢?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如果是让其它老师演这个反而角色会更适合。也要考虑个别幼儿的个人认识。

送玩具回家小班教案

各种玩具若干篮;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1、讲述故事《明明的玩具》。

(1)利用木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玩游戏"玩具找家"。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提出游戏要求。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适时介入引导。

3、指导幼儿操作《谁做得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然后思考并操作、该把笑脸给谁?该把哭脸给谁?

(2)引导幼儿说一说、玩完玩具后把玩具送回家又什么好处?

4、组织幼儿交流、评价。

1、创设有序摆放活动材料的.环境,在各类材料柜贴上相应的标志,帮助幼儿学会分类、对应收放活动材料。

2、指导家长提供便于幼儿取放的玩具柜,引导幼儿自己及时整理玩具并放回原处,养成幼儿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送玩具回家小班教案

1.知道在玩完玩具后能将玩具分类放回到柜子里。

2.初步学习检查遗漏,养成做事缜密细致的好习惯。

3.养成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的自我保护意识。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1.各类玩具。

2.幼儿用书。

3.课件。

1、故事引题、

(2)教师开始讲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教师讲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玩过的玩具要将其放回原处。

(1)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呢?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幼儿回答。

(4)幼儿思考,帮助故事中的角色想办法。教师小结、玩过的积木要把它们送回家,让它们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

3、教师继续讲故事的下半段,让幼儿感受股市的美好结局。

(1)教师、想知道积木兄弟后来到底回家了吗?请接着往下听。

(3)幼儿回答。

4、联系将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学会将玩具归类。

(1)教师、你们看,我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玩具,谁来将它们送回家?

(2)幼儿分批将玩具送回原处,教师让幼儿检查是否将玩具都送回去了。

(3)请幼儿根据玩具的种类再送一次玩具,做到真正把玩具送回家。

(2)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拿玩具的时候要记得玩具原先摆放的`位置,在收拾玩具要检查桌面、地面上是否还遗留有玩具。

(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操作书上的游戏。

(4)教师、在玩玩具时,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5)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在玩玩具的时候,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不用玩敲击别人身体等。

本人能以帮助小熊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场的菜时,能结合复习方位词与讲完整句。大部分幼儿能根据玩具的标记找到各自的家,但还有小部分幼儿放错家。本人没有及时检验幼儿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况,进一步让幼儿清楚玩具不能随意放置,应根据各自的标记进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时,本人有意让幼儿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单纯由老师讲,幼儿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这样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办事。

小班社会送玩具回家教案

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渗透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学习给玩具宝宝分类。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给玩具宝宝正确分类

各种玩具

一、今天玩具宝宝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小朋友们一起欢迎它吧,咦?可是玩具宝宝的小脸蛋上怎么还有泪水?一起问问它吧,它说:55555 不知道是哪个小朋友玩完我后,没把我送回家,现在我害怕极了,我想回家了!

二、讨论:小朋友们和玩具宝宝做完游戏后不把玩具宝宝送回家这样对吗?提示:要爱护玩具宝宝,和玩具宝宝做好朋友。

三、请小朋友们帮帮他,,找一找他的家在哪里?提示:不同的玩具宝宝是住在不一样的家里,请小朋友认真辨认手中的玩具,再送它回家哦!

四、 看呀,怎么还有一个玩具宝宝被丢在地上??原来这是小狗把玩具宝宝放在这不管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小狗呢?提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和玩具宝宝做朋友,玩具宝宝才会喜欢和你一起游戏的!

和小朋友一起听歌曲《找朋友》,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或玩具做朋友,体会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对这次活动反思如下:

首先:《玩具宝宝送回家》这个活动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现象而生成的,所以更为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易懂,易掌握。

活动目标设为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学习给玩具宝宝分类、渗透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个方面,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为,一,让幼儿相互讨论,给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情感上认同玩具宝宝的感受,让幼儿帮助它,爱它,二、活动中我选择了毛绒玩具小狗,平时这个小动物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小动物,但这次活动它所担任的角色是反面的,这样会让幼儿对小狗这样的行为更加深印象,也愿意去帮助一个做错事的好朋友。

活动过程中,贝贝小朋友突然一句,小狗怎么会丢玩具呢?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如果是让其它老师演这个反而角色会更适合。也要考虑个别幼儿的个人认识。

小班送玩具回家教案

能将玩具放回原处。

各种玩具若干篮;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1、讲述故事《明明的玩具》。

(1)利用木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玩游戏"玩具找家"。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提出游戏要求。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适时介入引导。

3、指导幼儿操作《谁做得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然后思考并操作:该把笑脸给谁?该把哭脸给谁?

(2)引导幼儿说一说:玩完玩具后把玩具送回家又什么好处?

4、组织幼儿交流、评价。

1、创设有序摆放活动材料的环境,在各类材料柜贴上相应的标志,帮助幼儿学会分类、对应收放活动材料。

2、指导家长提供便于幼儿取放的'玩具柜,引导幼儿自己及时整理玩具并放回原处,养成幼儿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分类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幼儿收拾玩具的习惯,还节省了老师的时间,让老师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老师要尽量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让幼儿得到锻炼和提高。

小班数学帮玩具找家教案

2、尝试分类摆放玩具。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重点:让幼儿学习根据照片标记,将一样的玩具放进贴好照片的玩具筐内。

难点:引导幼儿将玩具放进贴好照片的玩具筐内,体验给玩具分类乐趣。

1、在相应的玩具柜上贴上照片标记,并在玩具筐上贴相应的照片标记。

2、将玩具散乱地摆在桌上。

1、认识篮子上的照片标记,并能找出相匹配的'玩具。

------今天几个小玩具筐子都很不开心,因为玩具筐里的玩具宝宝都不见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助玩具筐子们找到他们的玩具宝宝啊。

-------教师出示照片,幼儿观察,每张照片请一个小朋友在玩具堆里找到一个相匹配的玩具宝宝送到玩具筐里。

2、玩具宝宝们找妈妈。

-------那里还有很多的玩具宝宝,我们一起帮忙,把它们都送到他们自己的玩具筐妈妈那里去吧。

---------教师检查每个玩具筐里的玩具。

3、送玩具筐妈妈和玩具宝宝回家。

--------请一幼儿送其中的一个玩具筐回家,成功后请幼儿说一说,是怎么找到玩具筐妈妈的家的。

--------请其他幼儿把剩下的玩具筐子找回家。

--------请幼儿们根据玩具筐上贴的照片,将相应的玩具宝宝送回到玩具筐内。

通过这次活动。

小班教案让玩具回家

我们这个班是今年才收的新生班,幼儿年龄小,都在34岁之间,他们的纪律性还不是很好。特别是现在他们都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在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是人在他们完成,特别是他们的家里玩玩具的时候,特别不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基于这个特点,我特别设计的这堂活动课。

1、要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要让幼儿之间学会互相助。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知道玩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5、要让幼儿知道玩了玩具以后,应该把它们收拾好,并放回原来的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要让幼儿知道在玩玩具的时候要互相助,要互相谦让,要家一起玩耍,不是一个人玩耍。

教学难点:

让幼儿学会在玩完玩具的时候要学会收拾自己玩的玩具。并放回原来的地方。

各种不同的玩具,装玩具的'框若干,各种“玩具”头饰、“玩具框”头饰。

活动过程。

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

1、老师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玩具框”,并戴上相应的头饰。

2、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不同的“玩具”,并戴上不同的玩具头饰。

3、让扮演“玩具”的幼儿蹲在地上,团成团,并让其扮演“玩具框”的幼儿手拉着手围着这些“玩具”。

4、老师一声口令:“玩具”出来玩了,这个时候扮演“玩具框”的幼儿就把手放开,让圈里面的“玩具”出来玩耍。

5、玩了一会以后,老师就又发出指令,“玩具”快回到“玩具框”里去。这个时候有一些“玩具”回去了,可有一些“玩具”不知该怎么办就在哪里“哭”了起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有意识的提问:“他们为什么哭呀?”有些幼儿回答:“他们找不着自己的家了。”这个时候呢老师就来到活动场地中间,把刚才“哭”的幼儿牵回“玩具框”里去,这个时候扮演“哭的玩具”的这个幼儿就笑了。老师又提问:“他为什么又笑了呢?”幼儿回答:“因为他找着自己的家了。”最后老师总结:我们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要让玩具回到自己的“家里”去。要让玩具回家。

老师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玩具,让幼儿进行玩耍,最后由老师做出指令,让幼儿收拾玩耍的玩具,并放回原有的玩具框内。

要让幼儿学会不管从哪里拿的东西,都要放回原处,不乱拿别人的东西。

教学思。

1、参加游戏的幼儿人数不够多,参与面不够广。

2、幼儿对老师提出的指令还不能完全弄懂。

3、选择幼儿参加游戏时,没有对每个幼儿进行全面的了解。

4、假如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就会先根据自己班上的幼儿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了解的情况选择扮演不同角色的幼儿,并让其听懂老师发出的指令进行游戏。

小班社会送玩具回家教案

1、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把玩具送回家。

2、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1、知识准备:已初步学过“上、下、里”等方位词。

2、物质准备:布置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摆放零乱,小熊一只。

1、以帮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调动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掉在哪里,启发幼儿使用“玩具掉在xx上面(下面、里面)”的语句。

(1)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方位词,并使用完整句。

(2)镜头的摄入有所偏差,谁在说话时,镜头要跟紧谁。

(3)教师在提问幼儿的时候,没有必要把小熊一直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旁边。

3、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这些家上面你发现了什么?

(1)幼儿能积极地寻找玩具。

(2)在视频中,老师可以看到在上课时所没有关注到的其他幼儿,发现有个别幼儿趴在地上,有的幼儿很认真的寻找玩具的家。

(3)拍摄幼儿寻找的镜头都是全景,可以拍摄个别幼儿寻找的情况。

4、引导幼儿把寻找到的玩具送回家。(个别、全体)

(1)镜头拍摄幼儿如何放玩具的情况较少。

(2)幼儿都是从栅栏跨过去放玩具,教师可以把右边栅栏收起来,以防幼儿摔倒。

(3)教师的感叹词较多。

5、请个别幼儿收拾餐具。

(在观看视频时,没有拍摄到幼儿如何把餐具收拾进盒子。镜头可以着重拍摄幼儿如何收拾。这样不但有利于老师观看,也可把个别幼儿收拾的情景播放给幼儿观看,加深幼儿如何收拾玩具的印象。)

6、老师以小熊的身份谢谢幼儿,并告诉幼儿:每一样玩具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玩过玩具要把它送回家。

本人能以帮助小熊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场的菜时,能结合复习方位词与讲完整句。大部分幼儿能根据玩具的标记找到各自的家,但还有小部分幼儿放错家。本人没有及时检验幼儿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况,进一步让幼儿清楚玩具不能随意放置,应根据各自的标记进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时,本人有意让幼儿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单纯由老师讲,幼儿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这样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办事。

送玩具回家小班教案

1.知道幼儿园的玩具玩好要回家。

2.学会爱护玩具,轻拿轻放,玩后要收拾整齐放在玩具架上。

彩色笔、纸。

今天老师给我们的小朋友请来一个好朋友,我们来看看他是谁?

教师给每位小朋友发一盒彩色笔,今天呀老师请来了水彩笔宝宝来和我们交朋友,我们来请他出来玩。

要求小朋友做:

(1)开门——打开水彩笔盒。

(2)请出来玩——在纸上任意绘画。

(3)回家——把水彩笔放回笔盒。

(4)关好门——把水彩笔盒关上。

教师在旁边引导:水彩笔盒是水彩笔宝宝的家,彩笔宝宝每天离开家到纸上来玩,玩好了就要乖乖地回家。

请小朋友把彩笔盒子放回玩具柜子里,教师提醒他们要轻轻的`放回去,小心别摔到彩笔宝宝,并摆放整齐。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柜》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3以内数数的活动,初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体验去朋友家做客的快乐,知道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3、能比较连贯、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小超市情境布置;扮演数字宝宝的3位小朋友并创设家的情景;人手1张画有礼物的图片并有与之相对应的礼物;篮子人手一只;歌曲“看朋友”;包装精美的礼物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2)师总结:去朋友家做客应懂礼貌,会说一些礼貌用语,如进门应先敲门,说:你好!告别应说:再见!

2、带礼物去看朋友(1)买些;礼物去看朋友要求:幼儿人手一只篮子,里面放着画有不同数量的礼物图片幼儿按照图片上的东西去超市选购实物。

提示:不能拿错、多拿、少拿,根据图片选礼物,选购完后到超市收银员那“付款”——图片。

(2)想想你怎么去朋友家?(坐火车、开飞机……)注意先敲门,要与朋友打招呼。

二、一起看朋友1、音乐“看朋友”,边唱边模仿“开汽车”(开飞机……)去朋友家。

2、敲门、进去,与数字宝宝打招呼。

要求:送的礼物要与数字宝宝的意思相吻合,愿意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愿。

4、回赠礼物小朋友互相猜猜,说说礼物,动手拆拆,数数礼物。

5、与数字宝宝再见,开汽车等各种方式回。

活动反思:

对小班幼儿来说,数字“1”和数字“2”就好象两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样,他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常常弄混淆他们实际上所代表的意义。我们常常看见,有的小朋友拿着一个苹果说:“我有两个水果”,也常常看到孩子一边数数一边用手指点着物品,但手里点的和嘴里数的却不是对应的。这就是小班孩子在数概念萌芽前期的表现。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幼儿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与幼儿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构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因此,本活动的设计从生活出发、在游戏中进行、在反复练习中建构经验,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喜爱,初步理解数字“1”和“2”的实际意义。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柜》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玩具的名称和玩法,懂得轻拿轻放玩具、玩具玩好送回家。

2、摆弄玩具,感受一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活动准备:

小房子以及若干小玩具、鸡妈妈以及若干蛋、一篮积木、每人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介绍玩具--知道一些玩具的.名称和玩法,懂得轻拿轻放玩具。

1、幼儿园有很多玩具,我们来说说它们的名字。

2、谁知道这些玩具怎么玩?请个别幼儿演示个别玩具。

小结:幼儿园里玩具真多……,我们要轻轻拿、轻轻放,不要弄疼玩具。

二、发现秘密--感受一和许多两个不同的量。

1、这儿有一间小房子,房子里有扇小门,请小朋友摸一摸里面有什么?游戏:发现一间房子里有一个一个小玩具,一个一个小玩具放在一起就是许多。

2、鸡妈妈肚子里也有个洞洞,请小朋友摸一摸,摸到了什么?游戏:发现鸡妈妈肚子里有一个一个蛋,一个一个蛋放在一起变成了许多蛋。

3、一个一个积木在一起也会变成许多。游戏操作。

小结:幼儿园的玩具真多,一个一个放在一起就是许多。

三、玩具玩好要回家--懂得玩具玩好要送回家。

1、老师拿来了蜡笔,有多少蜡笔?老师把许多蜡笔分给小朋友,变成一盒一盒。

2、玩蜡笔:开门--出来玩--回家--关门。边玩老师便用语言和幼儿沟通,启发幼儿说说玩具玩好要回家。

3、把其它玩具也送回家。

小结:玩具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爱护它,玩好以后要把它们送回家。

教学反思: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小班让玩具回家教案

我们这个班是今年才收的新生班,幼儿年龄小,大都在3——4岁之间,他们的纪律性还不是很好。特别是现在他们大都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在家里的所有事情都是大人在帮他们完成,特别是他们的家里玩玩具的时候,特别不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基于这个特点,我特别设计的这堂活动课。

1、要让幼儿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要让幼儿之间学会互相帮助。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辨别能力,知道玩具应该放在什么地方。

5、要让幼儿知道玩了玩具以后,应该把它们收拾好,并放回原来的地方。

教学重点:

要让幼儿知道在玩玩具的时候要互相帮助,要互相谦让,要大家一起玩耍,不是一个人玩耍。

教学难点:

让幼儿学会在玩完玩具的时候要学会收拾自己玩的玩具。并放回原来的地方。

各种不同的玩具,装玩具的框若干,各种“玩具”头饰、“玩具框”头饰。

一、开始环节:

老师以游戏的形式进入主题。

二、基本环节:

1、老师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玩具框”,并戴上相应的头饰。

2、又选出几名幼儿扮演不同的“玩具”,并戴上不同的玩具头饰。

3、让扮演“玩具”的幼儿蹲在地上,团成团,并让其扮演“玩具框”的幼儿手拉着手围着这些“玩具”。

4、老师一声口令:“玩具”出来玩了,这个时候扮演“玩具框”的幼儿就把手放开,让圈里面的“玩具”出来玩耍。

5、玩了一会以后,老师就又发出指令,“玩具”快回到“玩具框”里去。这个时候有一些“玩具”回去了,可有一些“玩具”不知该怎么办就在哪里“哭”了起来。这个时候老师就要有意识的提问:“他们为什么哭呀?”有些幼儿回答:“他们找不着自己的家了。”这个时候呢老师就来到活动场地中间,把刚才“哭”的幼儿牵回“玩具框”里去,这个时候扮演“哭的玩具”的这个幼儿就笑了。老师又提问:“他为什么又笑了呢?”幼儿回答:“因为他找着自己的家了。”最后老师总结:我们小朋友在玩玩具的时候,要让玩具回到自己的“家里”去。要让玩具回家。

三、结束环节:

老师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玩具,让幼儿进行玩耍,最后由老师做出指令,让幼儿收拾玩耍的玩具,并放回原有的玩具框内。

四、延伸环节:

要让幼儿学会不管从哪里拿的东西,都要放回原处,不乱拿别人的东西。

1、参加游戏的幼儿人数不够多,参与面不够广。

2、幼儿对老师提出的指令还不能完全弄懂。

3、选择幼儿参加游戏时,没有对每个幼儿进行全面的了解。

4、假如我重新上这节课,我就会先根据自己班上的幼儿的`特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了解的情况选择扮演不同角色的幼儿,并让其听懂老师发出的指令进行游戏。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柜》

活动目标:

1、巩固区分大小,学习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物体。

2、培养幼儿逻辑和推理的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排队标记图人手一张。

2、三个大小不同、颜色相同的皮球。

3、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小皮球拍拍队”,学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给三个物体排队。

1、哭声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谁在哭呢?哦,原来是三个小皮球在伤心的哭呢!(从地上捡起3个大小不同的皮球。(请一名能力强的幼儿配合说道:“有几个小朋友和我们做完游戏,没有把我们送回家,请把我们送回家吧!)。

教师:小皮球的家在哪里呢?(玩具柜上。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玩具柜,玩具柜的.左边有红旗)。

4、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皮球。

教师:我们来帮小皮球找家,最大的皮球站在最前面。那个皮球最大呢?(请幼儿指出来,老师拿起最大的球和其他球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那个皮球是最小的呢?(请幼儿指出来,老师拿起最小的球和其他球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教师:那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的球是那一个呢?(请幼儿指出来,老师拿起个头中等的球和其他球进行比较,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5、学习排序的规律。

教师:最大的站在最前面,那最小的球呢?

教师:对了,最小的应该站在最后面。那这个不是最大又不是最小的球又应该站在哪里呢?

教师:对了,它应该站在中间。

教师:皮球已经摆好了,大皮球,小皮球,最小的皮球。(教师边指边描述皮球的排列顺序,之后请幼儿集体复述。然后再请个别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可以说大的,小的,最小的。)。

二、幼儿操作练习。

教师:还有许多的玩具宝宝也想比比谁大谁小呢?我们来帮助他们好吗?

教师:你们现在手里都有三个玩具,大小都不一样,请你们在排队标记图上按照大小给他们排好队吧!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收拾学具,结束活动。

小班《送玩具回家》社会活动教案

1、知道幼儿园有许多玩具,玩具是放在玩具架上或玩具柜中的,懂得玩过玩具后要把它放回远处,学会收拾玩具。

2、能根据玩具标记图,学习一一对应收拾摆放玩具。

1、一个会哭会笑的娃娃。

2、玩具标记图一套。

(1)寻找娃娃哭声:将娃娃丢弃在一角,使其发出哭声,带领幼儿寻找哭声是从哪里来的。

(2)找到娃娃后拍一拍,亲一亲,与娃娃对话:“你为什么哭啊?”引导幼儿关心娃娃,说一说娃娃的家在哪里。

(3)请幼儿将娃娃送回家,使其发出笑声,说一说娃娃为什么哭了。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找不到妈妈时会怎样,使幼儿懂得玩完玩具要送玩具回家。

2、认识玩具标志图,初步会一一对应收放玩具。

(1)提问:班上还有哪些玩具,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幼儿观察玩具柜上的标记图,知道标记图的作用。)。

(2)找一找还有什么玩具没在自己家里,请幼儿帮助它们回家。

3、游戏“谁走错了”。

(1)请幼儿闭上眼睛,将部分玩具拿出玩具柜,散放各处或调换位置。

(2)请幼儿睁开眼睛,观察什么玩具做错了“家”,帮助将玩具送回家。

小班《送玩具回家》社会活动教案

1.进一步学习根据物体的软硬属性进行简单归类。

2.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运用看、摸、捏等方法感知物体的软与硬。

3.体验操作游戏材料的乐趣。

2.在教室场地内放置两只大筐,一只筐上挂着绒毛兔,另一只筐上挂着积木块,分别代表软软家和硬硬家。

3.教师准备一张小桌,上面摆放4~5个不同材质的玩具——塑料的、木制的、毛绒的等。(用盖布遮挡)。

为每位幼儿准备一只小筐,里面放置不同质地的软物与硬物。

1.教师指着两只大筐上的玩具,引导幼儿说出玩具的名称,并感知软硬。

教师:

(1)瞧!这两只筐上挂着什么?(小兔、积木)。

(2)小兔和积木哪个软,哪个硬呢?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可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表达对软硬的感知)。

(3)谁愿意在来摸一摸?

(1)教师:今天,我们要玩一个“送玩具回家”的游戏,挂小兔的`筐代表软玩具的家,挂积木的筐代表硬玩具的家。

(2)教师掀开小桌上的盖布问:瞧!这里有哪些东西和小兔一样是软软的,就送回软玩具家!

(3)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选择“软玩具”送回家,并学说:“×××,我送你回软软家。”

(4)教师:这里有哪些东西和积木一样是硬硬的,就送回硬玩具的家!

(5)教师在邀请个别幼儿送硬玩具回家,并学说:“×××,我送你回硬硬家。”

3.教师引导幼儿操作自己小筐里得玩具,玩“送玩具回家”的游戏。

教师:你们面前的小筐里也有软软和硬硬得东西,请你们把它们送回软软家和硬硬家吧!

4.教师以玩具妈妈的身份,观察幼儿给软的、硬物分类的情况,适时进行指导。如果幼儿送对了,教师就模仿玩具的口吻说:“谢谢你!”如果幼儿送错了,教师就模仿玩具的口吻说:“不对,不对,这不是我的家!”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柜》

设计意图:

三岁半到四岁的小班幼儿已经开始掌握计数活动,并学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经过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尝试说出总数。在已有认识3的形成的基础上来初步感知4的形成,并将这一活动与招待客人的社会活动相融合,让幼儿在感受招待客人快乐的同时去初步感知4的形成。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感受招待客人快乐。

活动重点:

让幼儿在感受招待客人快乐的同时去初步感知4的形成。

活动准备。

水果:香蕉、苹果、橙子、梨。

动物玩具4个。

水果盘。

活动过程。

一、手指小游戏导入。

小朋友们,小手伸出来一起做游戏。

一个小手指呀,点点点。

两个小手指呀,剪剪剪。

三个小手指呀,弯弯弯。

四个小手指呀,挠挠挠。

五个小手指呀,拍拍拍。

小手拍拍欢迎你。

今天呀,张老师请几位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

(欢迎)它们是谁呢?小手拍拍欢迎小客人吧。

出示小兔、小牛、大熊猫。

二、点数小客人的数量,感知4的形成。

1、小朋友们,伸出小手指,数一数来了几位小客人了?

(1、2、3)3位小客人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3.

2、咩咩咩,咩咩咩,不好意思,我来晚了----小羊。

来了几只小羊?(1只)用数字几来表示?

出示数字1。

一共4位小客人。

先来了小兔、小牛、大熊猫3位小客人。

又来了小羊1位小客人。

现在一共是4位小客人。那用数字几来表示呀。

出示数字4。3添上1是4.

三、在招待客人的过程中再次感知4的形成。

1、先请客人喝饮料吧。端出3杯饮料。

数一数,有几杯饮料?(1、2、3)。

4位客人,只有3杯饮料。小羊没有,怎么办呢?

(再端1杯饮料)。3杯饮料添上1杯饮料是4杯饮料。

用数字几来表示?(数字4)。

2、看这儿还为它们准备了好吃的水果,都是什么水果呀?

《小班数学教案“开心果果”》摘要:会按计数活动的要素进行计数,形成了最初的数概念。经过学习和训练,已经能够按顺序口头数数,能手口一致地点数并尝试说出总数。在已有认识3的形成的基础上来初步感知4的形成,并将这一活动与招待客人的社会活动相...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柜》

活动目标:

1、教幼儿手口一致,点数10以内的数,并会说出数。

2、培养幼儿数概念的形成。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手口一致的点数1——10。

活动准备:

一样的水果挂图。

活动过程:

1、出示10个苹果的挂图,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多少个苹果吗?先让小朋友自己点数。

2、教幼儿点数1——10。

要求正确点数,手指一个苹果,嘴里数一个数。

手口一致的点数,能说出总数。

3、反复教幼儿点数。

活动反思:

让儿童学会学习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它必然要求教师改变角色和方法,作为儿童的援助者,引导儿童自主学习。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对儿童的引导和启发,把教育的重心从“教什么,学什么”转移到“如何学”上来。现在,我采取了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在矛盾中寻找答案的学习方法,发现幼儿能积极投入,思维也很活跃,由于所学的内容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习得的,所以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与此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大脑的积极参与,有利于幼儿脑功能的开发。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柜》

一、活动目的:

学习观察卡片上实物的大小和长短,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及匹配活动。

二、材料介绍:

(一)材料提供。

各种实物图片若干,塑封的底版图一张(画有大小标记),回形针10个,筐5个。

(二)使用材料。

(1)将筐里的实物分类。

(2)分别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

(3)再给小动物分别匹配相应大小的食物。

(三)教育功能:

(1)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学习分类。

(2)认识常见小动物,知道它们各自爱吃的食物,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能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及匹配活动。

三、指导要点:

引导幼儿看底版图,了解大小标记。让幼儿取筐分类,找一个最喜欢的小动物按指定的大小标记进行排序活动。说一说,这个小动物最喜欢吃什么,把它找出来,再给它们匹配相应的大小食物。

小班社会教案:送玩具回家

1.知道在玩完玩具后能将玩具分类放回到柜子里。

2.初步学习检查遗漏,养成做事缜密细致的好习惯。

3.养成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的自我保护意识。

1.各类玩具。

2.幼儿用书。

3.课件。

1、故事引题:

(2)教师开始讲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2、教师讲完故事的上半段,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了解玩过的玩具要将其放回原处。

(1)教师:故事里都有谁呢?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2)幼儿回答。

(4)幼儿思考,帮助故事中的角色想办法。教师小结:玩过的积木要把它们送回家,让它们和自己的同伴在一起。

3、教师继续讲故事的下半段,让幼儿感受股市的美好结局。

(1)教师:想知道积木兄弟后来到底回家了吗?请接着往下听。

(3)幼儿回答。

4、联系将玩具送回自己的家,并学会将玩具归类。

(1)教师:你们看,我面前的桌子上摆放着许多玩具,谁来将它们送回家?

(2)幼儿分批将玩具送回原处,教师让幼儿检查是否将玩具都送回去了。

(3)请幼儿根据玩具的种类再送一次玩具,做到真正把玩具送回家。

5、让幼儿养成收拾玩具时检查的好习惯。

(1)教师:现在我们都知道玩具的家在哪里了,那么我自己的`家呢?

(2)幼儿讨论后回答。教师小结:拿玩具的时候要记得玩具原先摆放的位置,在收拾玩具要检查桌面、地面上是否还遗留有玩具。

(3)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操作书上的游戏。

(4)教师:在玩玩具时,我们怎么做才能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5)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在玩玩具的时候,不将玩具塞进嘴巴、耳朵或鼻孔里;不用玩敲击别人身体等。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柜》

课程目标:

1、认识测量工具,掌握测量的方法,粗略学会测量物件的长短。

2、学会测量结果与长短之间的关系,长物件用长工具测量则次数少,长物件用短工具测量则次数多。

3、小伙伴之间合作,测量比较难测量的工具。

课程准备:

1、测量工具准备,测量物件,尺子,绳子,盒子,记,记录本等。

2、事先把小朋友按人均数分好组。

课程开始:

1、老师引导小朋友们讲出高矮,长短,胖瘦等等相对的东西,让孩子们先从自我认识的概念入手。再引导到小朋友们有没有兴趣自己亲自测量一下物件,看到底是长的还是短的。

2、老师把工具分发给每一组小朋友,老师在台上先事先给小朋友们示范一下,测量一根绳子的长度,让小朋友们看到绳子到了什么刻度,就是什么长度。

3、孩子们开始用手中的工具测量物件,并把测量的结果告诉老师。

4、老师若是发现孩子的测量方法有错,则需要及时更正并指导。

5、对于测量正确的小组的孩子,表现好的孩子,则给予大声的夸奖。

6、测量错误的孩子,应该鼓励再测一次,老师可以再次给予示范。若是一直无法掌握技巧的孩子,则可以让测量正确的小朋友帮助示范。

课程结束:

课程总结:

通过测量课程,不仅让小朋友们掌握了测量的工具,而且也学会了测量的方法,对于小朋友们培养数学兴趣是有极大帮助的。

玩筷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辨别筷子颜色、图案的不同,找相应,并进行分类。

2、在游戏中,尝试用筷子夹食物,体验美味食物带来的乐趣,并会分享食物。

3、激发幼儿使用筷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粉四种颜色图案的筷子。

2、四种颜色的插筷筒,三种图案的插筷筒。

3、各种水果切成块。

4、人手一个碟子,一双筷,四个插筷筒。

5、录音机、磁带。

重点:配对、分类及使用筷子。

难点:使用筷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

1、(出示小熊)小朋友,你们好!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去我家做客,你们愿意吗?

2、但是我遇到困难了,你们帮帮我,好吗?

二、学习配对。

1、(出示筷子)你们看,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请我们小朋友给筷子找好朋友,请你们帮他找找好朋友,好吗?

3、请你从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样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吗?

4、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儿活动――配对。

6、“xxx,请你说说,你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请2-3名幼儿)。

7、原来你们是因为他们的颜色和图案一样,才找他们做好朋友的,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三、学习分类。

1、那你找到筷子的家在哪里吗?

2、(出示插筷筒)你们看,这就是筷子的家,它叫插筷筒。它们有什么不同啊?(颜色)这个是什么颜色啊?那这个呢?那就请你把你的筷子送回家,好吗?待会请你们轻轻地把筷子送回家,要有秩序,一个一个放,千万不要把他们送错家了。

3、幼儿活动――分类。

4、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5、哇,我们小朋友可真棒啊!把红筷子送到了红色的插筷筒里,把黄筷子送到了黄色的插筷筒里,把蓝筷子送到了蓝色的插筷筒里,把粉色的筷子送到了粉色的插筷筒里,真厉害!

6、但是,筷子想找新家了。瞧!这就是他们的新家,他们有什么不同啊?(图案)这个是什么图案?这个呢?对了,一个上面是花花的,一个有蝴蝶,还有一个上面有绿色的图案。

7、现在请你给这些筷子找新家。你喜欢什么样的筷子,你就轻轻地把他从老家拿出来,然后再把他送到新家,好吗?要一个一个有秩序,不然你把筷子弄疼了,他就不理你了。

8、幼儿活动――再次分类。

9、请你们看看筷子的家找对了吗?(如找错了,请一名幼儿再找,并说说为什么?)。

10、哇!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啊!比孙悟空还厉害啊!

四、学习使用筷子。

1、刚才,我们帮筷子找了好朋友,还把他送回了家,那你们知道筷子还有什么用吗?

2、对了,筷子还可以夹东西吃。那你知道筷子怎么用吗?(请幼儿说说)。

3、们数数筷子有几根?——小小筷子两根棒。

然后小手怎么拿?——手握中间对对齐。

再怎么用?我们请中指帮帮忙,把嘴巴张开来。——张开嘴巴夹夹紧。

最后怎么样?——阿呜阿呜吃个饱。

4、好,我们一起来试试。(再念一遍儿歌)。

五、水果大餐。

2、今天我要请你们吃的.是筷子水果大餐,所以你们一定要用筷子夹,千万不能用小手抓,因为我们的小手刚才玩过了,很脏,知道吗?这里的筷子也脏了,我一你们准备了干净的筷子放在后面的桌子上,等一下小朋友去拿的时候也要有秩序,一个跟着一个,好吗?然后把食物夹到盘子里吃。

3、好,我们开吃了!

4、你也可以把水果夹给客人老师吃。

5、托班的小弟弟小妹妹也想吃,我们也请他们一起吃,好吗?

小动物照相。

活动目标:

1、尝试根据动物的花纹特征找出动物。

2、能手口一致的点数6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活动过程:

一、谈话。

评析:以情景创设吸引幼儿注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

二、游戏:找一找,数一数。

1、幼儿观察图片(露出皮毛特征)。

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小动物。

提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森林里还有谁?请你找出来?

评析:培养幼儿观察的能力,能根据这些动物花纹特征进行辨认。能通过辨认运用语言表述。

2、幼儿找一找,数一数有几个,并找到相应的数字卡片,圈出来。

评析:能在整副画面中,按照从顺序进行点数,不漏数,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总数。

三、游戏:小动物拍照。

1、角色扮演——幼儿戴好各种头饰,在教室里躲藏起来。

评析:通过角色扮演的游戏,能大胆的运用肢体动作进行表现。

2、照相了——小猪摄影师要开始照相了哦。森林里藏了几只长颈鹿快出来,拍照了!其他幼儿数数。

3、幼儿自由组合,照相。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数学教案《玩具柜》

自己玩过的玩具自己收拾,这是培养责任感和责任行为的重要途径。但娃娃家物品品种数量都比较多,每次玩过娃娃家都要老师帮忙一起收拾。

小班幼儿年龄小,告诉他们许多遍,哪样东西应该摆在哪,可到了下一次玩过时,他们就又忘光了,怎样才能教会他们自己整理呢?一次数学课上,看着孩子所做的一一对应的练习,我的心里猛然间闪过一道亮光:哇!一一对应,多简单的方法,这简直是太棒了!说干就干!很快,我班每个娃娃家和玩具柜里都配上一块底板,在底板上分别画了炉子、碗、奶瓶等图案。

从此,我班幼儿在玩过娃娃家之后,不用老师帮助,就能自己对照底板上的图案将玩具一一对应放回原处啦!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