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政府报告新词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总结报告

时间:2023-08-08 15:41:42 作者:江sx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云南省政府报告新词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建站单位:

合作单位:

工作站负责人姓名:

电话:

建站单位财务人员姓名:

电话 :

科技主管部门:

填报时间:

2017********* 计划类别:

云南省科技人才和平台计划 所属专项:

—2—填 报 说 明 一、本报告适用于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报告建站工作总结情况。

二、填写要求(一)封面统一标明“云南省 xxx 院士工作站”或“云南省xxx 专家工作站”工作总结报告字样。

(二)填写内容统一使用四号字、仿宋_gb2312 字体;各栏不够时,可自行加页;字迹清晰,页面整洁。

(三)各表中带“()”的内容,为选择性条款,请填入选定条目的代码。可复选。

(四)各项内容须实事求是地逐项填写。

三、规格为 a4 纸,用宋体字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6—其中:副高职晋升正高职: 人 中职晋升副高职:

人 初职晋升中职:

人 场次:

人次:

院士工作站工作计划

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岗位职责

专家工作站运行工作汇报

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研讨会致辞

专家工作站建设及运行情况调研报告

云南省政府报告新词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为学习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20**年*月*日至*日,在党校常务副校长的率领下,我县旅游系统相关代表团赴云南进行了学习考察。代表团由党校、县旅游局、**等政府主管领导组成。在滇期间,考察团全体人员先后考察了大理古城—洱海—丽江古城—束河古镇—黑龙潭公园—昆明路南石林—七彩云南等著名景区(点),观看了《丽水金沙》、白族三道茶等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受益匪浅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民族文化旅游、跨境旅游、旅游地产、会展旅游、商务旅游、花卉旅游等新型旅游业态转移。四是加大力度开拓客源市场。推出一批奥运旅游专线、特色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五是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和整治。六是加强区域合作。加快“川滇藏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建设,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旅游合作。

二、云南旅游业发展的三个主要经验

(一)党委重视、政府主导,是建设云南旅游支柱产业的重要保证。

1、领导重视、狠抓落实,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云南、省政府始终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先后出台了《中共云南、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云南旅游发展倍增计划》、《云南省“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极大的推动了云南旅游业的发展。

2、结合区域特点,打造旅游品牌

2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地貌和生物特征多样,山水风光古朴秀丽;独特的自然环境,众多的少数民族,以及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各地在旅游发展中坚持因地制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理念,打造出一批蜚声海内外的旅游品牌。

3、因地制宜,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各地、各部门在资金投入上也积极向旅游产业倾斜。

(二)加大管理力度,创新管理模式

为稳定旅游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云南先后制定出台了《云南省旅游条例》、《云南省旅行社和从业人员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旅行社门市部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导游人员管理规定》、《云南省导游服务规则》和《云南省旅游购物企业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标准》等规范性文件。 大理、丽江等地,对景区(点)实行“一卡-通”管理制度,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线路、统一营销、统一价格、统一结算”和“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办法,建立旅游电子商务结算中心,实现旅游企业之间的网络电子交易和帐务的适时清算。同时设立了“旅游服务质量监理公司”,对每天进入城市、景区(点)的游客数量、宾馆入住率、旅行社接待人数、旅游车辆的使用情况和旅游企业的综合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的监管和数据统计。

3

(三)深度挖掘文化特色,赋予旅游文化内涵

在云南考察期间,听到最多的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处处可以感受到民族特色。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云南有52个,其中傣族、白族和纳西族等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特有,各民族具有鲜明的民俗和文化,成为云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云南省在少数民族文化挖掘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特别是昆明《云南印象》、丽江的《丽水金沙》等大型少数民族歌舞节目的推出,成为云南旅游产品开发的一大亮点,更为云南特色旅游发展锦上添花。

三、三个启示

《关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考察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云南省政府报告新词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总结报告篇三

大理州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

(2017年10月23日)

一、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情况

“一法一条例”颁布施行以来,州、县(市)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按照政府主导、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节约用水的原则,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水资源污染,有效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一)营造学法用法良好氛围。一是州人民政府及时制定出台了《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水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知法懂法用法能力。二是各级各部门通过新闻媒体、普法活动和以案释法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一法一条例”宣传教育活动,发放《条例》5000本,发放宣传资料30000多份,发送宣传短信5万多条,制作宣传展板120多块,悬挂宣传标语2000多幅,着力营造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扎实推进水资源保护管理。一是编制了《大理州水资源保护规划》《大理州节水型社会“十三五”规划》《大理州水利建设“十三五”规划》《洱海流域入湖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等规划。二是出台了《大理州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依法依规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三是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部完成保护区划定,并实现监测全覆盖。四是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州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限时整治全州范围内所有营利性、非营利性的地下取水井,扎实开展违法违规取用地下水整治工作,规范地下水管理,全州违法违规取用地下水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五是扎实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排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湖排污口。同时加快推进县、乡镇、村落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严格控制入河入湖排污总量。

(三)切实加大依法治水工作力度。一是全面落实水资源综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坚持经常巡查、定期不定期巡查,把非法在河道内采砂、采石和占用河道、损坏水利设施和违规取用地下水等违法行为作为重点巡查对象,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破坏水资源的违法行为,对违法取水、擅自打井取用地下水、违法在河道内采砂等行为进行重点查处。2016年,全州共受理水事违法案件52件。二是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大、中、小、蓄、引、提相结合的水源工程及其连通互调工程建设,构建了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有效的区域与流域相结合水资源统一调度体系。三是建立健全节约用水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农业、工业、生活、公共机构节水,加强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供水管网漏损率。同时大力推广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四是强化取水许可管理。2016年清查审核办理取水许可证1112本,征缴水资源费10077万元。

(四)着力推进河长制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精神,及时制定出台了《大理州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目前,全州已经建立了州、县市、乡镇、村、组五级河长制体系和州、县市、乡镇三级督察体系,全州640座水库、4620个坝塘、822条沟渠、12座湖泊、927条河流纳入了河长制管理范围,共设五级河长8783人,形成了“河湖库渠全包含、责任全落实”的河长制工作格局。今年7月,大理州被水利部列为全国河长制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建设8个试点州市之一,大理市和洱源县被列为试点县。

(五)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管理。为加强水源涵养林保护管理,根据《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及时制定出台了《大理州县市级水源涵养林生态效益补偿办法》,明确国有县市级水源林平均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5元,全部作为管护费;集体和个人的县市级水源林平均补偿标准为每年每亩15元,其中管护费5元、补偿费10元,管护费由州财政列入预算安排,补偿费由县市预算配套安排。

(六)全力推进水利设施建设。2016年,全州共争取到上级水利建设资金20.81亿元(其中:中央资金5.8亿元,省级资金1.84亿元,省级专项贷款资金1.94亿元,中央水利专项建设基金11.23亿元),水利系统完成水利水电投资40.61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9.95亿元,增幅32.45%,其它涉水部门完成水利投资4亿元,占计划的100%。全州新增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6座,新增水库库容4421万立方米,累计建成水库625座,水利工程总供水量达10.76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5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53万亩,治理河道35.26公里。

二、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宣传贯彻力度需要继续加大。全州水资源供需矛盾仍然突出,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有的干部群众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保护管理意识不强,“一法一条例”宣传贯彻工作需要继续加大力度。

(二)贯彻实施措施需要加快推进。州人民政府还未制定出台《条例》规定的实施办法,有的县(市)地下水管理办法还未制定,水源涵养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划定等工作还未全面开展。

(三)水资源保护管理经费投入不足。部分县(市)未将水资源保护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的水利建设项目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轻管、管用脱节的问题,影响了项目作用的发挥。

(四)水政执法队伍建设需要加强。随着水资源保护管理任务不断加重,现有水政执法管理力量严重不足,全州大多数县均无专职水政执法机构和人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政水资源保护管理监督检查和执法工作力度。

三、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进一步推动“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基本保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全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大“一法一条例”宣传贯彻力度,继续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广泛抓好学习宣传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知晓的广度和深度,切实增强全社会水法制观念和水忧患意识。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水资源保护管理能力,增强做好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细化措施,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保护。一是完善规划。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行政区域内水资源规划,州人民政府要按照《条例》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抓紧制定《条例》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保护管理措施。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抓紧制定地下水管理办法,深入抓好违法违规取用地下水整治。要全面划定水源涵养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防治水体污染和水土流失,改善水生态环境。二是强化水源保护。要设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界标和警示标志,防止水源污染,不断提升完善饮用水保障,让城乡居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三是严格项目审批。重大建设项目应当与水资源规划相衔接,加强论证,在水资源紧缺的地区,要限制耗水量大的工业和服务业项目,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三)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全州各级人民政府应将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二是多渠道筹措水利建设资金。要整合项目资金,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加快重点水源地建设,做到“开工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同时要注重解决好水利项目建设重建轻管、管用脱节的问题,充分发挥水资源工程的作用。

(四)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一是加大依法治水力度。要加强专兼职水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培训,通过充实加强执法工作力量、整合部门资源、联合联动执法等多种形式,按照《条例》赋予各部门的职责职权,加大依法治水力度,及时查处各类水事违法案件。要深入推行河长制,扎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二是科学合理配置水资源。全州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科学合理调度水资源,同时要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应对汛情、旱情、水源枯竭或者水源污染情况的应急预案,及时处置防汛抗旱等突发事件。三是提高用水效率。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推进综合水价改革,加大推进现代节水农业、再生水使用等方式,降低用水消耗,提高用水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20年度应急管理局局长述法报告

云南省政府报告新词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总结报告篇四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盖章):

参加(合作)单位:

科技 主管部门:

项目负责人:

电话:

项目 起止年限:

年 月至 年 月 报告编制日期:

年 月 日 云南省科学技术厅

人 初职晋升中职:

七、项目承担单位意见 本单位(本人)完全了解国家及云南省科技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承诺本材料中所有的内容与现状实际情况相符,数据信息真实可靠。

项目负责人签字:

单位负责人签字:

(单位公章)年 月 日

第二部分 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任务书规定的主要研究开发内容、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及阶段实施目标(二)项目经费预算及年度(到位)使用计划 二、项目执行情况(一)组织管理情况 项目组织管理及与组织实施相关的工作情况。

(二)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项目主要研发内容、阶段目标及考核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三、项目资金 到位及使用 情况分析(一)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分析(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明确项目经费是否单独核算)四、项目绩效情况分析(一)项目成果 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果情况,包括专利申请与授权、技术标准制定与备案、论文发表、人才培养等。

(二)项目实施效益 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效益情况,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

(三)项目绩效及知识产权证明文件;(四)项目绩效汇总表;(五)云南省科技厅行政效能满意度调查问卷(可通过电子邮件形式匿名发送至处室指定的邮箱,但需标明所对应的二级预算项目)。

报告中相关信息、数据采集时点 自项目启动 截至 2017 年 年 4 月 月 30日。

本报告纸质版一式两份,分管业务处室及监评处各存一份;本报告及 项目绩效汇总表 电子版提交分管业务处室存档。

度××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吉首市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报告

2020度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畜牧局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自治区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云南省政府报告新词 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总结报告篇五

一、下岗青工的基本情况

全省困难企业和亏损行业主要分布在机械、轻纺、冶金、森工、煤炭等行业和部分军工单位,下岗人员和青工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行业和单位,昆 明、曲靖、红河等地下岗人员和青工占全省下岗人员比重较大。

1、下岗青工构成情况。一是下岗青工主要来自于过去长期被视为较好的行业或企业。通过对昆明市市属74个企业的调查了解,下岗职工主要分布在轻纺、冶金、机电、化工等行业,40岁以下下岗青工2587名,占下岗职工总数的56.6%。二是下岗青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80%以上下岗青工学历为初中或高中。三是下岗青工多为生产一线工人,生产一线青工占57%,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占30.7%,从事管理工作的仅有12.3%。四是下岗青工所占比例较大,约占全省下岗职工总数9万余人的40%左右。

2、下岗青工思想状况

(1)对下岗原因的认识

下岗青工对下岗原因的认识主要有三种:(1)认为是国家政策造成的。在过去生产经营状况较好企业中的多数下岗青年认为,企业在经营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利润都上缴给了国家,企业不但没有积累,而且还面临设备老化、离退休人员增多等问题,现在把企业推向市场,企业要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竞争,缺乏更新设备、购买技术的相应配套资金,这样企业只能是等死或“九死一生”。认为国家把目前的一些困难转给了企业,企业又把困难转嫁到下岗职工身上。(2)认为是企业自身状况造成的。下岗青工比较集中地认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开拓进取精神不够、生产经营决策不对路、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企业每况愈下。有的企业领导不能知人善任,任人唯亲,对购销等关键部门负责人管理不严;有的企业负责人挥霍浪费,中饱私囊,高于市场价格购买原材料,致使产品价格偏高、产品滞消,使企业陷入困境。由于企业领导的一些直接责任造成企业困难,使职工下岗。持这种看法的下岗青工占35.4%。(3)认为个人自身能力水平较低也是下岗的原因之一。19.2%的下岗青工认为,他们在文化程度、专业技术、劳动熟练程度和工作态度等方面不如他人,也是下岗的重要因素。

(2)下岗青工对所在企业的看法

绝大多数下岗青工对所在企业表现出情绪上的不满、情感上的依恋和对企业再度振兴寄予希望。他们感到自己曾为企业的发展付出过心血和汗水,而今意想不到地被企业“遗弃”,成为“无辜的受害者”。同时他们承认,对企业的各方面情况都熟悉,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希望企业发展兴旺起来后能回到原岗位。对于所在企业的发展,他们的看法是:(1)现在企业不死不活已到了“非改不行”的地步。他们认为企业转换机制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素质问题,要真正使企业经营管理者做到权利与责任挂钩、风险与效益结合。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好,企业领导要与职工一视同仁,也应下岗。(2)对企业“怎样改,能否改好”持不乐观态度。我们了解到有的困难企业在实现股份制改制的过程中,有的青工表示尽管自己可以想办法筹集入股资金,但是对企业实行股份制后是否就一定会好起来持怀疑的态度。有的青工说:“宁可下岗,也不入股。”(3)认为只有靠政府扶持,企业才能好转。持这种想法的下岗青工占绝大多数。

(3)下岗以后的心态

接受调查的下岗青工多表现为这样几种心态。一是寄希望于企业能尽快适应市场要求,再度振兴。他们认为,现在企业虽然困难,但还不必急于寻找出路,等企业情况好转,就回到原岗位。二是“说不清是坏事还是好事”。31%的青工认为,尽管下岗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是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再就业定会得到解决。“现在发展机会较多,只要自身努力,说不准情况还会比原来好。”三是由于自身素质不高,不愿也不敢闯市场,只能靠所在企业发给的基本生活费维持生活,这类青工心态十分复杂,且多为女性或无专业技能的青年,占下岗青工总数近20%。四是“相信政府会解决好这件事”,觉得这只是或早或迟的问题。

(4)下岗青工最希望得到的帮助

下岗青工普遍认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业务技术是他们再上岗的主要障碍,希望得到针对性强、比较实用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希望得到政府劳动就业部门提供的再就业信息,认为政府部门提供的再就业信息可靠、真实,即使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找相应部门帮助解决。另外,他们还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下岗职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创造下岗职工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下岗青工再就业流向和选择

1、当前下岗青工再就业流向

目前,已再就业的下岗青工大多数流向是以服务行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其主要就业渠道为:(1)通过自谋出路实现再就业。这一部分大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文化素质,他们或通过亲朋好友帮助介绍寻求到新的职业,或通过自身努力,搞起个体经营。(2)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组织实现再就业。这一部分为少数。(3)通过参加社会培训实现再就业。下岗青工根据社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通过自费参加电脑打字、电器修理、裁剪、营销等培训学习后自谋职业。现在把参加培训、提高技能作为赢得再就业机会的下岗青工越来越多。

2、下岗青工再就业选择

调查表明,年纪轻、有一定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 青工多愿流向非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或从事个体工作。文化素质偏低、年纪稍大、专业技术适用面窄的青工,多愿流向国有企业和商业服务行业。下岗女工更希望再次选择的职业相对稳定,以便能照管家庭、养育儿女、赡养老人。同时下岗青工大多希望由组织安排就业,表现出对政府部门很强的依赖性。在择业标准上,被调查青工选择的顺序依次为,收入高的企业、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工作环境较好的企业和人际关系宽松的企业,反映出他们自身的择业意向与现实具有较大的差距。

三、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与下岗青工再就业极少的反差比较明显。如昆明市对一些领域的劳动力需求量较大,家政服务、环境卫生、商业服务、市场营销、保险业务、保安、旅游业、第一产业等方面能吸纳大量劳动力,但是下岗青工再就业人数较少。主要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1)存在劳动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思想障碍。有的下岗青工说:“过去我家请保姆,现在我去当保姆,我才不干。”还有部分下岗青工不愿做一些脏、苦、累的工作,他们当中不少人认为”这些活我能干,并且能比外来工干得还要好,但是宁愿少拿钱也不想干。”(2)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不少下岗青工小钱不愿挣,大钱挣不来,从而失去一些再就业的机会。(3)对再就业认识片面。绝大部分下岗青工认为从事个体经营仍属失业,只有政府重新安排的工作才是就业。

2、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是制约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因素。下岗青工认为,“将来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现在即使自己找到工作,或从事个体经营,但没有了原企业的劳动关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障,总有朝不保夕的感觉,心里不踏实。有的即使想自谋职业,最终仍裹足不前。

3、服务方法不多影响了下岗青工的再就业。绝大多数下岗青工由于自身局限性而面临再就业困难。他们当中或文化偏低、年龄偏大、无专长或专业单一、技术面窄、再就业信息不灵、缺乏再就业资金等各种情况,都需要社会对其给予服务、帮助和支持。当前各种名目的社会培训良莠不齐,下岗青工即使花钱也未必能学到真本领。政府对下岗青工业务技能培训的投入不够,对规范社会办学的力度不够,目前还缺乏政府有关部门面向全社会的再就业信息渠道,社会舆论导向还没有对下岗青工再就业形成良好的氛围,再就业中介服务的欠缺也是下岗青工再就业的障碍。

4、思想工作不到位使再就业的顺利实施变得更难。在调查中发现,有的企业领导一是不能正视企业职工的下岗问题,感到有损企业领导的形象,往往回避或不谈下岗再就业的问题,致使企业职工和下岗职工对再就业没有足够的、清醒的认识。二是对企业现状认识不清,认为“市场经济琢磨不透,‘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清企业哪一天又红火起来了。”这种思想对下岗职工有着直接影响,使他们在再就业问题上进退两难。三是对下岗职工不关心,工作方法简单、草率,甚至不闻、不问、不讲,严重挫伤了下岗职工对企业的感情与信任,影响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几点建议

1、帮助下岗青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择业观、就业观。政府有关部门、群众团体以及新闻宣传等部门和单位应采取多种形式,对下岗青工进行改革开放形势教育,帮助他们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树立竞争意识,克服自卑心理,转变就业观念,打破传统的“铁饭碗”观念,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主动到市场经济中去找出路、谋发展。帮助下岗青工开阔思路,引导他们向非公有制经济转移,向第三产业分流,动员下岗青工投身第一产业发展,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承包“四荒”,开发种、养、加等农业综合项目,发挥他门在产、供、销方面的优势。

2、加强再就业的技能培训,搞好中介服务。主要在于增强下岗青工的就业能力,拓宽下岗青工的就业渠道:(1)政府应加大对下岗青工转岗培训的投入,支持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下岗青工开展培训。(2)进一步规范各类职业培训,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职教阵地。依靠社会力量,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下岗青工的需要,把知识教育与重点业务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使下岗青工学有所长、学有所用。(3)努力为下岗青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就业渠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下岗青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与新的劳动用工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下岗青工的社会保障应从实际出发。探求多种多样的解决办法,帮助他们解除近忧、消除远虑。

4、树立宣传再就业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下岗青工再就业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下岗再就业中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用典型的生动事例带动更多的下岗青工转变观念,勇于竞争,发奋自强。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