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窗幽记读后感(模板13篇)

时间:2023-10-26 20:43:42 作者:GZ才子 优质小窗幽记读后感(模板13篇)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对其中的内容、观点进行概括和评述的一种写作形式。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看完一本好书,我觉得写一篇读后感是很有必要的。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和总结,那么如何写一篇有深度和观点的读后感呢?读后感是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不妨试试记录下来吧。读后感不仅可以分享自己的体验,也可以从中汲取营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读完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对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针对这本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阅读和写作有所帮助。

小窗幽记读后感

我房间的阳台不算大,刚好给一人坐着,上面挂着一扇小窗,一扇很普通的小窗。

总想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点点安逸,这小窗成了我最好的选择。在黑夜的弥漫下,在月光的映衬下,我悄悄的坐在阳台上,靠在小窗旁,聆听着绿叶的述说,红花的感叹,小树的哀愁,低草的无奈。闭上眼,我和它们仿佛在交流着,倾述着,带着淡淡的哀伤,浅浅的痛苦。一睁开眼,又是沉默的黑暗。没有电视的吵闹,球场的狂欢,课堂的沉闷,马路的喧嚣。在这里,黑幕被拉下,月儿爬上枝头,向我的小窗投下一点点银光,似乎散作一把把粉末,洒在我肩上,银光闪闪,甚是有趣。爱上这黑夜里的小窗,无论生活有多么辛苦,学习有多么坎坷,这小窗总不会嫌弃我,总是一如既往的敞开怀抱,拥抱我,沐浴在黑色中,享受在月光中,仅此而已。

从那不大的玻璃,我看见雨脚在那里扑落扑落跳,我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我可以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我想象它们的威力比我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窗会使想象丰富起来。

我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星,无数像山、像马、像巨人似的形形色色的云彩:我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点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的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想象中展开。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夜晚。

可是——曾几何时,天不再黑,马路上的灯光愈来愈亮,撕碎了这美丽的帷幕;夜不再静,汽车的喇叭愈来愈响,打破了这沉默的宁静。再也没有月儿的微笑,再也没有银色的粉末洒在我的肩膀,她似乎害怕地躲了起来,玻璃上掠过的黑影不知为何愈来愈少。这些朋友似乎在渐渐离我而去。

不!我要抓住他们,我要留住这陪伴我和小窗度过每一个夜晚的朋友们,我拉开窗,不顾一切的把手向前伸去,可是,我什么也没抓到——窗外不知何时多了一张硕大的防盗网,牢牢的罩住了小小的窗。我轻轻把头靠在小窗上,绿叶的述说,红花的感叹,小树的哀愁,低草的无奈又一次次在我耳边回响,不,这次多了几声抽泣,小窗的抽泣。我靠在窗边睡着了,在梦中,我梦到了小窗,看到了小窗以外的世界,如童话般的世界,我幻想的世界,不仅仅是我看到的,还有我想到的。那些黑夜,那些月光,那些雨,那些风,那些雷,那些电,那些云,还有那些黑影,历历在目。就是透过这小小的空白,多么神奇。

梦,终将醒来,当太阳把金光洒在小窗上时,我也该返回到我忙碌中的生活里去。

呵,多么美丽的小窗,多么深沉的夜晚,多么美丽的月光,多么多么。

小窗幽记读后感

一周的制度起草要把脑壳掏空,也没了什么心情写文,就写写在看的《小窗幽记》吧。

有些书就像严肃的老师一样,告诉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有的就像一位智者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而有的就如一位哲学家: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

看小窗幽记的时候,我觉得作者眉公更像一位平和的长者,慈眉善目坐在那儿,讲讲涵养心性,为人处事,再聊聊养生的常识,还有一些美学的熏陶,轻风细雨一般滋润着读着的心田,不知不觉感受着他的智慧和洒脱。你看: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繁花似锦,柳密如织的美好境遇中,不受束缚,来去自如,才是有方法的;狂风暴雨中,站得住脚才是有原则的。

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安逸享受的生活使多少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可好景不常在,美梦终会醒来,到头来只是梦幻的一场空。唯有智者不受繁花粘身,柳密缠身的诱惑,拿得起放得下,在这样的境遇中来去自如。赌场挥金如土的氛围吸引无数人前往,赢一局还想赢,输一局想翻本,结果越陷越深倾家荡产,少有人小赌怡情全身而退。而今不少青少年沉迷于游戏,用着父母的钱不愁衣食,却以为这样的日子会长久下去,但也有人看清现实,为自己的未来努力寻找出路。

懒可卧,不可风;静可坐,不可思;闷可对,不可独;劳可酒,不可食;醉可睡,不可淫。

接着他又说:想要清净的时候,可以安坐,但是不要思虑过多。这个看似容易的建议,其实现在好多人也做不到,我想静静,每次都这么说,可心静不下来,要不就东想西想,想出一大堆烦恼事,不是有句话叫: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嘛。现在人常爱说的一句话:我心好累啊。深深的吸气,慢慢的呼气,静点、静点、再静点。

如何度过苦闷期呢?可以与人说说话,千万不要独自垂泪到天明。我们都很喜爱的一位北宋文学家、豪放派词人苏东坡先生人生际遇沉沉浮浮,实在坎坷,好在他胸襟开阔、通达乐观。在被贬黄州的时候,生活困顿、贫病交加,他并没有怨天尤人、一蹶不振,而是更加积极去面对,垦荒东坡造田,东坡居士因此流传千古。

与此同时他又广交朋友,徐大受、朱寿昌经常带着酒肉来看望他,又有马梦得、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古农夫、和一位大嗓门彪悍婆娘、道士、和尚这些朋友,他们饮酒夜游,半夜醉醺醺爬过城墙然后各回各家。他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两赋一词,业余时间还研发出了东坡肉、东坡汤,本来是苦不堪言的流放生活,让他过的有了诗和远方,黄州也因他受到世人的瞩目。

我们试着通过《定风波》来探究苏东坡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的精神境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要在意穿林打叶的雨声,吟着歌悠然自得地走着,在这儿竹杖草鞋正好走道儿,谁怕?任凭风吹雨打,自在过自己的一生,风微凉,吹醒带着酒意的我,山头刚放晴的太阳迎面照过来,回去吧,对我来说这些都无所谓。

豁达之情由此可见。谁都有苦闷的时候,但是想想,你能比人家苏先生还惨吗?

劳累的时候可以饮酒,不可以饱食;醉酒的时候可以睡觉,不可以贪欢;劳累时过度饮食,首先伤肠胃,其次脑细胞因缺氧容易导致大量坏死,当然眉公那个时代的酒精度数没有现在的高,也就相当于餐前开胃酒了。喝酒喝醉了,就乖乖躺下睡觉,别再让他老人家操心了。

偶然读一读《小窗幽记》,心平气和方能看清世事本质。书中的清言名句虽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方法,却可引发我们的思考,以书中短句思索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为是一种对自我的认识。看清自我,反馈于生活。

也希望,细读之,有醉意,有古意,有剑意,有侠气。

小窗幽记读后感

《小窗幽记》是1999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作者是陈继儒。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它自问世以来,不胫而走,一再为读者所关注,其蕴藏的文化魅力,正越来越为广大读者所认识。

一说是明人陈继儒撰。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其所作“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今存著,除《小窗幽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另一说是明代陆绍珩所著(约1624年前后在世):生平不详。明天启年间曾流寓北京,编撰有《醉古堂剑扫》。《小窗幽记》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工书善画,与董其昌齐名,其文今日读来,颇有风致,清赏美文外,于处世修身,砥砺操守或有启发。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从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推崇,对于读者感悟中国文化、修养心性都有不小助益。

全书共分为12卷:卷一集醒卷二集情卷三集峭卷四集灵卷五集素卷六集景卷七集韵卷八集奇卷九集绮卷十集豪卷十一集法卷十二集倩。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处的人事环境、物质环境也在急速变化中。面对这复杂多变的环境,我们不禁要喟叹,现今不仅做事难,做人更难。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就得先从如何做人开始。明白怎样做人,才能与人和睦相处,待人接物才能通达合理。这确实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值得我们终身学习。而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光明之路,他归纳出的“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四法,建议人们保持达观的心境,平和地为人处世,对后人影响至深。

小窗幽记读后感

也门近一个月里似乎有了许多闲暇的时间,也可以做些闲事。《小窗幽记》也算得上常记心头,起源就是去年暑假时在书院杂志上看到本书的选段,就一句"一勺水,便具四海水味,世法不必尽尝;千江月,总是一轮月光,心珠宜当独朗",颇合当时处境,似有所感。之后看过电子版之后,觉得还是纸质的舒服,就打算买本书,到书店一看,有倒是有,但翻译、评注太啰嗦了,还是看原本有味道。

准备打印下来,但也没有打完,放假时间也多了,就抄写下来吧,也可以边抄边读。这段时间过年回家一趟,看书抄写的时间也被分割开来,加之有时游戏也耽搁了许多,五万余字竟然抄写许久才完成。抄一遍看一遍之后,写点感想。首先从体裁上划分,该书属于格言警句类小品文,"小"当真是窗子尺寸小,或者是因为句子短小吧,少则几字,最多百余字,平均就十余二十字。然而积少成多,全文五万多字也成中等篇幅,因此并不小。我是很少读中篇或者长篇小说,还好是小品。"品"则是因为其中滋味需要细细琢磨,不是草草看过就能理解。这也符合闲暇时的读书要求:一字一句的慢慢读,一心一意的仔细品,以此消磨时光,但不至虚度时光。

然而纵观抄写读取的过程,其实是相差许多,为了赶进度,句子多是快速看过,至于味道,除极少数有所感触,大多是淡淡的,这也符合常规:越是心动,越是不得到。虽然该书分为12卷,每卷都有个题记,但卷题和正文的关联总是显得那么的模糊,甚至可用牵强附会形容。这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理解其内在的联系,或者就是"小品"的特色。

为了不使抄写仅仅是抄写,下面勉强对每卷做作个小结和分述。卷一集醒题记中"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也是相当程度的刻画了人的原动力:欲望。大一学管理学讲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也是相当细致描述了人的需求或者说欲望。而以六根六尘六识也很精到。

该卷中,"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讲"财";"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讲"权","神人之言微,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会心之语,当以不解解之;无稽之言,是在不听听耳"、"寒山诗云:有人来骂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小窗幽记读后感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为明代文人陈继儒所著。集中的内容涉及了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流露着”好为清态而反浊者,好为富态而反贫者,好为文态而反俗者,好为高态而反卑者,好为淡态而反浓者,好为古态而反今者,不如混沌为佳”的一种无所拘束,高远超脱的”难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

陈继儒在集中写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这充满睿智的格言,像一缕深邃的清远气息,在这个天清气爽的南国的初春萦绕着我。

这片未通晓的领域如同平实生活中生动的细节,反映出生活的常态,是生活底部不变的部分。我一直走在生活的现象里,却溺陷其间,浑然不知。犹如尘世间芸芸众生相,远远望去,他们构成了光怪陆离的浮世表像。但有谁会走近前去,留意其中的底蕴,近而得出了然的通透?或许,这片领域也如人生一样,需要被生活历炼厚淀的心灵去感知。

以我现在的阅历和积淀,恐怕还无法参透其精髓,因此也无法做到心平气和。在集中潜心领会,感性的思维却时常把我逼进思考的死胡同里。虽然这些蕴含哲性的格言已经深入了我的记忆,成为我思维的一部分,可我并不了解它们潜隐的灵魂。

品读一本充满智慧的集子,其实就等同在剖析作者内在的精神形态,以及作者所创作的一个划时代的成果。作者在集中所言的文字,是对人生的体会,是种观世的真理,或者接近于一种真理。这种真理是以一个人所达到的巅峰状态来评定其价值的,而不是将他的巅峰和他的深谷持平来综合他的价值。

任何事物都有利与弊的两面性,这本集子可以在历史的.长河里流传下来,是因其所言诉的思想有着深藏的文化底蕴。直到今天,仍有发人深省的作用。然而后世的人把这本集子再如何的广为传诵,也不会再现当时的真实性。因为时空业已转变,,人们的价值观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传播的诠释者使用的是自己的理解和语气,接受者则又有着自身的理解背景,任何一种最细微的感性因素都能使原作者的本意变味,使之产生多重意思。

由此看来,《小窗幽记》与现实有着多么矛盾的禀性。它就如一个淀满历史斑驳的古董一般,岁月将它打磨成高清远致般的形象,亘古吟唱着乌托邦式的精神操守之曲,表像上虽有着流光溢彩的文明,偶尔也会被人去触摸,擦拭,温文而雅的品赏,甚至利用。但当人性最底层的私壑难填时,当纸醉金迷的花花世界迷离双眼时,便会悲哀的被湮没在尘世利欲熏心的皱褶里。

《小窗幽记》读后感字

少时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羡慕陶渊明可以放下一切,回归田园,难怪被北宋文坛的领袖欧阳修评价为:“晋无文章,唯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再读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寥寥十个字,高度概括了身处世俗的扰乱之中,陶渊明怎么能够坚守住内心的平静,根本就在于他的心距离世俗的扰乱比较远,所以才体会到了居住的宁静。

《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就如陶渊明般选择了归隐,他青年时两赴乡试,不中,二十九所焚弃儒衣冠,绝意仕进,隐于山中,辞谢征召,纵情山水,杜门著述,布衣终老。

《小窗幽记》是陈继儒读史论经之余,摘句节段编成的一本关于修身、处事、养生的格言小品集。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每卷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借以突出了陈继儒的人生十二字处事原则。

《小窗幽记》是陈继儒在民间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书,其中以一句格言描写了陈继儒清静淡雅的惬意生活:"良辰美景,春暖秋凉。负杖蹑履,逍遥自乐。临池观鱼,披林听鸟;酌酒一杯,弹琴一曲;求数刻之乐,庶几居常以待终。"。

书中所独特展现出的惬意生活、既恬淡,又舒适,还富有情趣,读它就恍若一幅幅美丽的图景展现在我们面前。书中的花影、树影、花开花落、瘦竹、白露、皎等等,既让我们身临其境,如在画中游,又对如此的美景垂涎欲滴,羡慕作者可以每天畅游在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的是神仙的待遇啊。

"夜阑人静,携一童立于清溪之畔,孤鹤忽峡,鱼跃有声,清入肌骨。"。

夜深人静时,带着一个小童子伫立在清澈的溪流旁边,此时忽然传来了一只孤鹤尖利的叫声,鱼儿听到后吓得跳出水面,一种清幽的感觉透彻心骨。

"春雨初雾,园林如洗。开扉闲望,见绿畴麦浪层层,与湖头烟水相映带,一派苍翠之色,或从树梢流来,或自溪边吐出。支笼散步,觉数十年尘土肺肠,俱为洗净。"。

春雨过后,雾气散去,天气放晴,园子就好似被洗过一样,焕发出新鲜翠绿的色彩,打开柴扉,闲来远望,碧绿的田野间泛起层层麦浪,与湖边的烟水相映衬,一派苍翠之色,或者在树梢间散出,或者从溪流边吐出。拄着一支竹杖散步,顿时感觉多年来被世俗所污染的肺肠都被洗得十分洁净。

由这一句突然想到了《幽梦影》中的一句评论,涨潮写下。

"楼上看山,城头看雪,灯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境。"。

后,评论中毕右万的评论更为我心动:予每于雨后看柳,觉尘襟具涤。

同样是描写雨后的景色,陈继儒用了“觉数十年尘土肺肠,俱为洗净。”而毕右万用了“予每于雨后看柳,觉尘襟具涤。”是不是惊人的相似呢?

作者所描述的这种清静淡雅,禅意甚浓的生活,让人心生爱意,无比向往。在现实中,其实可以认为是给了我们一个启发,我们应该学会享受当下,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只要具有“美的眼睛”,善于发现美,其实生活中处处是美景。

再看这句:

茅斋独坐茶频煮,七碗后,气爽神清;竹榻斜眠书漫抛,一枕余,心闲梦稳。

在茅屋中独自静坐,茶炉上滋滋地煮着香茶,喝了七盏茶之后,自然会感觉神清气爽;躺在竹榻上蜷缩着侧卧而眠,手中的书散乱地抛在旁边,一枕美梦之后,心情闲适,梦境安稳。

还有这句:

檐前绿蕉黄葵,老少叶,鸡冠花,布满阶砌。移榻对之,或枕石高眠,或捉尘清话。门外车马之尘滚滚,了不相关。

屋檐前栽种着绿色的芭蕉树,黄色的向日葵,老少叶,鸡冠花,布满了台阶石砌,移来竹榻与之相对,或者枕着石头睡觉,或者一边拂去灰尘一边清谈。门外车马奔驰荡起滚滚烟尘,都与我一点也不相关。

这不就是隐居生活吗?怪不得,在书稿将成之日,陈继儒想到,他自己总是从书房中的窗户内窥到外面的风光景色,院中落英缤纷,希望读这本书的人能和自己一样,可以借着这小小的一扇窗看清一些人世纠纷,因此将此书取名为《小窗幽记》。

留下归隐诗的还有李白,他的《山中问答》。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翩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辛弃疾的《鹧鸪天·博山寺作》。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苏轼的《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光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这些归隐的诗句,笔下所描写的秀美的田园风光、清闲安逸的生活,每每读起,总是格外吸引着我们,向往这种清新自然的生活环境。

昨日和朋友们一起聊天,说起归隐,一位朋友兴致勃勃,心神向往,另一朋友马上泼冷水:“你先在心里设置一个小天地,一壶茶、一把琴、一本书,能够耐住寂寞,能够忍受孤独,再说在现实中寻找归隐之地。”此话乍一听,颇有道理,可是,即使身处闹市也可以选择心灵的归隐,这才是真的静心。

现实中,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尽全力,披荆斩棘,在跌跌撞撞里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唯有心中的火焰不熄灭,才会闯荡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小窗幽记读后感

著名诗人西川说过:“有些诗人像思想者,而有些诗人像行走在街上自娱自乐的人。”一首好诗,是有意义的,引起人精神与心灵上的共鸣,而不单单是取悦于别人的。写诗容易,作好诗却难。它是人生的哲理,更是指引前行的明灯。人生的苦与乐,纵是心态。《小窗幽记》中的多少诗,都是吟哦推敲而成。陈眉公是几百年前的文人雅士,所处的年代却让他乐观豁达。纵然是经历了多少,却依旧对生活有一颗热诚之心。并为后世留下了这些,如今细读,又明白了什么。这何尝不是打开我们心灵的一扇窗户呢?我突然找到了时光对接的路口,与时光对话,与你同行。

最有骨气的人,是“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大丈夫能屈能伸,挫折潦倒也不改志。是立得住,也是站稳了。眼光要深,不为眼前利益所动。既然无论眼前选择哪一条路,都会后悔,那还纠结什么?无愧于本心即可。在历史的舞台中,又有多少人淡泊了名利呢?“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样的志气,还会再现吗?还有多少人是为五斗米折腰的呢?在困难的年代又有多少人去领美国救济粮呢?答案是留给自己体会的了。失去了气志,是无依无附在天宇中坠落的流星一般,让人惊恐。因为坚守,永不甘生命走向暗淡。

季节轮回,纵是时光卷走了记忆的篇章。不为繁花沾心,柳密缠身,自然去如。小窗依旧,永远记得那些美好,只愿你点燃人间的一道光。

小窗幽记经典语录

1.花繁柳密初处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2.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死。

3.以忍制己情,以恕制人情。

4.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5.花开花落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6.志要高华,趣要淡泊。

7.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8.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9.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

10.世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

11.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

12.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

13.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14.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15.好香用以熏德,好纸用以垂世,好笔用以生花,好墨用以焕彩,好茶用以涤烦,好酒用以消忧。

16.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

17.澹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

18.枕边梦去心亦去,醒来梦还心不还。

19.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

20.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

21.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空山。

22.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

23.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独,尤欲细;茗欲频,尤欲苦。

24.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于味,而无饶于趣。

25.当为情死,不当为情怨。关乎情者,原可死而不可怨者也。

26.费长房缩不尽的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的离恨天。

27.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28.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9.《这世界,缺你不可》唯美语录。

《小窗幽记》

书籍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是教我们为人处事的.道理。书不仅增人智慧,还能陶冶情操。正如流向所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或曰:“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鸿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想世间清福,未有过子此也”。

青衫,淡茶,几卷在手,书中的芳草们,如同佳人摇曳长裙,步步生莲,纸里含着水滴,水滴落,光透过辽阔的海会更辽阔,眉公却要我们保留那一份单纯,读过的书一如未读一般,我迟迟参悟不透其中真意,但细细想起,拂叹眉公读书的境界之高!

最喜欢眉公陈继儒在《小窗幽记》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典雅华丽,看似淡然却概无数哲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读小窗幽记心得

《小窗幽记》,又名《醉古堂剑扫》,是明代陈继儒所著,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书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

格言。

玲珑剔透,短小精美,促人警省,益人心智,其内容主要阐明涵养心性及处世之首,表现了隐逸文人淡泊名利,乐处山林的陶然超脱之情,文字清雅,格调超拔,论事析理,独中肯綮,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被称为中国最传统、最具影响力的为人处世的经典之一,与《围炉夜话》《菜根谭》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其实处世之道,就是为人之道,今天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就得先从如何做人开始。在如何立身处世方面,陈继儒的《小窗幽记》归纳出的“安详是处事第一法,谦退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处人第一法,洒脱是养心第一法”四法,建议人们保持达观的心境,平和地为人处世。陈继儒还在集中写道:“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情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这便是对于某些尘世中人的当头棒喝吧!很多声名卓著的文人雅士称誉《小窗幽记》的作者陈继儒是能够悟透生死关、看破名利场的智者,这并不为过。书中有句话,“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谭;深雪堂中,戏与骚人白战”,其中闲适而安逸的生活态度打动了我,不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也不用“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眉公懂得如何从生活中寻找最简单的快乐。正如村上春树在《兰格汉斯岛的午后》中写到的,他自己选购内衣,把洗涤过的洁净内衣一件件卷折好,然后整齐地放在抽屉中,看到它们安静舒适地排列着,就可以感觉到一种微笑而真确的幸福。

林清玄也在《签纸禅心》中提到自己在一个早春到日本的日光山去看红叶,夜里在山上的小径散步时,找到一家卖面的小屋,吃面时打开筷子的纸袋,掉下一张纸条“今天天气真好!”,之后他这样写:“我吟哦这句话,俯瞰夜色中泛着浅蓝色的山谷,谷中月光下的枫红点点,忽然觉得不知今天天气真好,人生也是非常幸福的!”不禁想起我曾经偶然看见的一句禅语:“你且坐在雪峰,看最后一朵雪莲开放”,这种平淡而意味深长的情调谁不向往呢?活着,不就是为了遇见美好吗?书中也有作者对于读书的见解——“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青衫淡茶,几卷在手,书中的芳草们,漫步湖岸,如同佳人拖曳长裙,步步生莲,纸页里含着水滴,光透过,辽阔的海会更加辽阔……眉公却要我们永葆那一厢单纯,一如未曾读过书一般便好。我无法理解其中的真意,但细细想来,这是一种读书的境界啊!黄永玉曾经问沈从文:“三月间杏花开了,下点毛毛雨,白天晚上,远近都是杜鹃叫,哪儿都不想去了……我总想邀一些好朋友远远地来看杏花,听杜鹃叫。有点小题大做……”沈先生闭着眼睛,半躺在竹椅上悠悠地说:“懂得的就值得!”就是这样,懂得就值得!懂得《小窗幽记》中的那份不一样的达观,也就值得去体味了。最喜欢的是陈眉公辑录在《小窗幽记》中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典雅华丽,看似淡然却深奥,一读起来便会蔓延一种心绪和情怀。人生山长水长,需要一种空灵的东西来给自己以心理暗示,方能笑看流光飞舞,不觉人生苦寒。“闲看庭前”四字,大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之意,而“漫随天外”又显示了不与他人一般见识的博大情怀。“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境界高邈,与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一副。

对联。

短短二十四个字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如此才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方能达观取舍笑看人生。正如当代大德赵朴初先生在了悟生死之后去世前写的几行字:“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挂牵。”掩卷遐思在这幽缈的气息里仿佛看见一个智者的模糊轮廓颤动在历史长河的粼粼波光中。书卷里除了高蹈超脱的哲性还存有某种隽永、慎密的理性思维。它犹如一只遥远年代里斑驳的青铜器泛着诗意的苍绿;又如同一个潇逸之士着一袭禅者的布衣披着清冽的寒辉啸吟且徐行在岁月深处吟唱着乌托邦式的精神操守之曲。

阅《小窗幽记》有感

《小窗幽记》语云:“今日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殷桃,绿了芭蕉,数百年过去,那山,早已不再是那山;那水,也早已不再是那水;唯有那昏昏逐逐,仍是那昏昏逐逐。我想,于此醉世之中的一大幸事,便是得一服清凉散,留我一人独醒于这醉世之中罢。

佛曰:“有求皆苦”,得到是一种苦,得不到也是一种苦。仓央嘉措于《我问佛》中有云:“我问佛:为何世间诸多遗憾?佛言:婆娑世界烦恼多多,所得再多也得不到圆满。”而于此醉世之中偏偏有着那么一群趋名者、趋利者去追名逐利,殊不知,追来逐去皆为苦,永远也得不到圆满,只能留下诸多憾事。敢问世间又能有多少人如陶潜一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独醒于这醉世,看尽这世间冷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那便只留我一人独醒于这醉世之中罢。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处于醉世之中,万事皆需三思而后行,要时刻能够明了自身处境,在众多阿谀奉承之中保持头脑的`清醒。君不见,世间能有几人比得范蠡,助越王灭吴之后,可立即放手,独携美人西施荡舟五湖而去,做了神仙眷侣。君不见,世间又有几人比得张良,助刘邦平定天下之后,舍生而退于山林茅舍之中。君又岂能不见,汉代名相萧何,故意强买良田以“自污”,从而打消刘邦的猜疑,故得以善终。众人皆醉,留我一人独醒,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这醉世之中洞明一切,如此,方能拨得开花柳,立得定脚跟。

陈本敬先生曾评价《小窗幽记》曰:“醒世持世,一字不落言鉴。”醒世,是要看透人生生命,持世,是要以此而穿透世事,不落庸俗。有人云:“生活,就是生出来,活下去。”我想,人生的实质也大抵就是如此罢。佛语云:“心动意动万物动,心静意静万物静。生己之相,造己之命。”生下来,一切随心而动,随心而静,在这醉世之中唯我独醒,如此方能活出自己的命运,从而悟命运真相,可得大彻大悟,看透世间一切事,看透世间一切法。

佛言:因果报应,生命轮回,不悟命运真相,何得大智大慧?

我想,唯有在这醉世中独醒,方能去悟命运真相罢。

阅《小窗幽记》有感

我读了一本名叫《毛毛》的书,非常有趣。它让我知道了:合理安排时间,不浪费时间。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毛毛是一个孤儿,住在一个废弃的露天剧场里。谁也不知道她几岁了。在这个小镇里,她认识了很多朋友,比如老贝波、吉吉……他们都很喜欢毛毛,只要有什么事就会去找毛毛说,毛毛便认真地听他们说话,说完后他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没过多久,毛毛就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奇的秘密:原来灰先生一直在偷偷地盗取别人的'时间。凡是见过灰先生的人,他们就没有笑容,天天就知道工作挣钱,把时间当成财富,没有时间和别人交谈,也没有快乐。有一天,毛毛跟着一只乌龟--卡西欧佩亚来到了侯拉那里,认识了时间花,知道了如何打败“灰先生”。毛毛和“灰先生”的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后毛毛胜利了。她把灰先生抢走的时间还给了大家,人们便快乐起来。

记得有一次,我到张泽泰家做客。他趴在沙发上看电视,从中午11点一直看到下午5点,连午饭都没吃,作业也没写,整整浪费了一个下午。而我呢?也好浪费时间,一般吃饭、写作业也会磨磨蹭蹭地多浪费二三十分钟。可是,我的爸爸却很勤奋,他一天到晚都忙工作,常常连午饭都顾不上吃。

由此我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关键是看你是否珍惜时间。如果你珍惜时间,时间也会珍惜你,如果你浪费时间,时间也不珍惜你。

小窗幽记

“乡间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农忙田月,风吹麦浪,依稀记得往昔悠悠童年走在路上,便是是春风拂面,爬上老家邻窗的老树。透着小窗,聊诉衷肠。

那一夜,月很圆,很圆,皎洁而透亮,高贵而清冷。我那时不曾体味这美景,大声叫着奶奶,手舞足蹈。小的时候,奶奶告诉我月亮里有一个漂亮的大姐姐,她是个仙女,叫嫦娥,每次她在看人间的时候,月亮就会变得很大、很圆、很亮。我一直一直幻想,有一日,能看见那景,可真正看见也不觉得新奇了。罢——我那时不过5、6岁了。如今倒是想看了,也是,就便是我已到金钗之年也不可能全部明悟月的真谛,不,金钗算什么?期颐的人也不见得能全部领略月的风华。

月光愈发的亮,愈发的圆,池边一排排垂柳枝斜倚,圣洁的明月高高的挂在柳梢头上,别有一番滋味。那一夜,我记忆之深刻,便是由回乡多次,也未有那美景。

清风半轮秋。

秋之韵有些轻缓,但不难觉察到里面的丝丝伤心。也是那一年,门前的池塘被填了,也是那一年,我转了第一次学,也是那一年,我捡了门前的橡筋,却没有交给爸爸…….

后来,爸爸调到了双河口小学去,我遇到了好多新的叔叔阿姨,可是同学们都欢迎我,我的成绩一下子大不如前了,一年级考双百,二年级却总是考八十多…..那个班,我不敢回忆,好像所有人都讨厌我,没人跟我玩。我很讨厌那个班长,她叫凌曦,我一直很羡慕她,老师很喜欢她,批评我时总是拿她比较。她一直看不起我,甚至——我不能想象,一个二年级的小朋友,会带着一帮人,用那种,那样嘲讽的眼神盯着我,一个个难听的字眼儿……她对我影响很大,以至于爸爸做结石手术我便转学回到从前温暖的学校。原来学校那个成绩很棒的马婷姐姐很不喜欢,但她一直对我很好。

那一年的某一日,吃完饭,在饭店门口,有一根橡皮筋,我拾了,但,却不曾找到失主……我的手,脏了。

秋殇别恋往,我愿忘掉那萧索的年月。

雨夜人消瘦。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爸爸身体养好了后,我们一家搬到了江油。我转到一个很优秀的班级,那里的人对我很好,可并没有我的知心朋友。我很孤独,于是,8、9岁的年纪,常常在晚上捂着被子哭,我没有知心朋友。于是,不知是谁告诉我:月亮开始很孤独,但它渐渐闪亮,于是,星星便陪着她。我是懂非懂,忆及一位诗人说“在你的心里,住着月亮光。”我现在还记得我大哭了一场,后来就努力冲成绩了。只是,再也记不得是谁提点的。

滋味在心头。

这些年,家里发生了很多事,而我,也不知向何处蜕变着……。

转眼已过经年,光阴荏苒,不复当年,我临树而依,心中滋味百变,滋味万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