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会讨论发言(实用15篇)

时间:2023-11-20 08:41:33 作者:影墨 全会讨论发言(实用15篇)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充分考虑观众的需求和背景,以确保能够有效地传达信息。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发言稿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发言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作为一名基层审计新人,更要全面、准确地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全会精神化作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自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任职以来,各项改革政策有如重拳出击,在各个领域掀起激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老百姓的一件大事。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把改革开放大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推向新的更高境界。此次改革政策力度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这将是推动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新起点,将给全国人民带去无限美好的前程,从而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夯实基础。

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得最多的问题,也是最迫切的问题。从“八项规定”到“厉行节约”,从“中国梦”到“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林林总总,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我们党无不在时时诠释着改革的要义。通过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作为一名审计局新人,扎根基层,更要不断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来改革,勇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因此,对于审计新人,要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实际,结合当前审计工作的需要,还要做到四个落实。

一是把会议精神落实到服务发展大局中。紧紧围绕县政府大力实施的“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椒畜富民、民生优先”五大发展战略,自觉把审计工作融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找准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在具体审计项目中突出关注财政管理和资金绩效,更加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的宏观层面分析和反映问题,发挥监督、服务和促进作用,当好“卫士”、“谋士”和“勇士”。

二是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圆满完成全年任务中。以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年审计工作的目标任务,严格贯彻“六个方面下功夫”的要求,总揽全局、提振精神、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局里安排的各项目标任务。

三是把会议精神落实到提升审计工作质量中。作为审计新人,要把学习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审计业务实践性强,审计新人要积极向审计前辈不断学习审计业务技能,学习致用。审计质量事关审计事业的生命,要紧紧围绕提高审计质量,多学、多问,认认真真多向审计前辈学习。抓好审计整改、审计结果公告、审计审理等各项工作;尤其要注重审计成果转化,在方案制定、现场审计、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全面树立“成果”意识,做好加工、提炼、挖掘和归纳,力争在打造“精品”项目上取得突破。

四是把会议精神落实到提高审计工作效能中。按照教育培训计划,做好各项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掌握计算机审计方法,提高审计业务技能,提高依法审计的能力。按照全国、全市、全县、全局审计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市委“十个不准”和县上十项规定,坚持原则,廉洁自律,确保廉洁审计。

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闭幕了,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推动当前自身工作结合起来,同时,要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契机,真正把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推进自身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和全会精神,为建设精彩、富裕、休闲、美丽、平安、民生“六类特色”;为进一步擦亮“七彩·大秦岭会客厅”的牌子;为“中国梦”“梦”而努力。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

近期,我局通过组织集体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在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通过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把贯彻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审计工作中,推动我局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一是与统一全体审计人员的思想结合起来。十八届三中全会结束后,我局迅速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传达了会议精神,并要求全体审计人员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为契机,尽快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改革部署上来,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努力适应新时期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更好地担负起历史使命,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大局,实现审计工作的转型发展。

二是与科学谋划审计工作实际结合起来。围绕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加大对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政府全口径预决算的审计监督力度,促进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促进项目科学管理;加大对社保、教育等重大民生资金的监督力度,确保各项惠民强民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力度,促进权力在“阳光”下。

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的相结合,使得自己的思想认识能得到进一步升华,业务技能不断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统筹开展并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审计业务的职责。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按照全局工作部署,不断强化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业务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会议精神。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结了35年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下一步改革的总体目标,部署了深化改革的关键步骤,理清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概念,描绘了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不仅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而且将影响21世纪中国的姿态轨迹和世界的秩序格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我认为全会有三个亮点:一是突出重点,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其他改革,进而推出全面改革新的路线图;二是精准定位,提出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三是完成,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的改革不能无限地拉长,加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制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设计的基本路径是以政府职能转变为突破口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而推进整个政治体制改革,实现以党内民主的发展带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工作部署和体制机制创新,将会从政府与市场关系、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民意表达渠道、反腐、干部考核等五个方面突破以往瓶颈。

作为一名基层审计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对自己做出以下要求:一是要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创新审计思路。要深入总结全年工作,认真对照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全面梳理工作进展情况。二是要以转型升级为目标,进一步寻求工作突破。要深化审计监督力度,在规范管理、提高审计质量和成效上下功夫,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要以转变工作作风为抓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省委全会分组讨论发言

***的讲话和市委常委会x年度上半年工作报告(书面),文风朴实,语言平实,总结成绩客观实在,分析形势准确科学,部署工作思路清晰,听了之后,深受教育、深受鼓舞,我完全赞成。今年以来,我们切身感受到,市委常委会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精准施策、狠抓落实、担当实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好成绩,具体有三点突出感受:

一是经济“账面”令人振奋。今年以来,在宏观环境复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市委常委会以全局眼光和开阔思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系列会议精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视察x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的战略部署,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项目“场面”令人振奋。市委常委会着力实施“重大项目落实年”,深入推进“新工业十年行动”,以“五大战略平台”谋划推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今年上半年,共施工项目x个,同比增加x个,增长x%;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x个、是去年同期的x倍多,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x个、同比增长x倍,这些项目的实施,必将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现实生产力,为x全面崛起、百姓更加幸福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发展“局面”令人振奋。全市上下积极抢抓长江经济带建设重大战略机遇,全面“推进‘t’型崛起,打造山水名城,率先全面小康,建设五大x”,圆满实现了上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启了x发展的新征程。这些成绩既是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战略思想体系的x实践,也是落实省委“创新引领、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工作方针的x答卷,充分彰显了市委常委会的坚强领导力。对于这个良好的发展局面,我们县区同志既是参与者,又是见证人,心中深感振奋和自豪。

省委全会分组讨论发言

这次省委全会是在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报告省委会工作,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部署。下面,我受省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推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讲一些意见。

去年5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会紧紧依靠全省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和**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握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重大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开创新局面、营造新风气,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省委会重点抓了8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党的以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我们把学习贯彻系列讲话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加深对党的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和把握。各位省委带头研读讲话原文,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了5次专题学习会,省委专门下发文件对全省学习贯彻作出部署,推动讲话精神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去年5月21日至23日来川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省委会及时传达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把关于灾区恢复重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到四川工作中。响应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号召,针对四川5年遭遇两次大地震的特殊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集中一段时间在全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凝聚起全省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增添了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坚定信心。

11个专项规划,合理确定重建标准,优先推进城乡居民住房重建,有序推进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和生态重建。在抗洪抢险中,组织省领导深入市(州)靠前指挥,建立省、市、县、乡、村协调联动、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集中各方面力量抢险救灾;强化“防范胜于救灾”的意识,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尽最大努力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对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提早作出部署,实施过渡安置房提升行动,加强过冬御寒物资保障,强化督促落实,确保了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欢乐过年。

第三,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面对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贯彻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指导思想,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四川“两个跨越”。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及时制定实施稳投资、抓工业、促消费、推进城镇化及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了投资、消费、出口较快增长,防止了经济增速过快下滑。毫不放松“三农”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去年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理念,在大灾之年和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转方式调结构,真正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七大优势产业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关闭400多户小煤矿,淘汰钢铁、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企业433户,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可喜进展。重点推进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等建设,制定出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取得新成效。不失时机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城乡改革稳步推进,行政体制、社会领域等改革不断深化,有序开展“营改增”试点。集中开展民企入川、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四川行等投资促进活动,成功举办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科博会、西博会等展会,引进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项目。这些重大活动,对内提振了士气,对外展示了四川依然安全美丽的形象,为四川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第四,扎实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工作。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通过抓发展整体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加快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构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对鳏寡孤独等困难群众采取特殊帮扶措施,守住“保基本”的底线。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在加大力度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基础上,新增八项民生政策,实施藏区“六项民生计划”。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大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加快建设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去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5万以上。注重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在全省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在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开展“联村帮户”活动,在藏区开展“领导联系、县乡结对、部门包寺”活动,增强了民生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实际效果。

第五,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19”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强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宣传树立兰辉、菊美多吉等先进典型,引导全省人民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统筹对内对外宣传,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四川声音,整体塑造和展示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形象。加强涉藏反分裂网络舆论斗争,开展社会热点问题正面引导,依法推进网络社会管理,加快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基层、农村、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六,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和民主政治建设。省委高度重视法治四川建设,多次专题研究依法治省工作,制定出台《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召开全省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重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导向和氛围。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支持省人大及其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省人大会从四川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地方立法,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强执法检查和调研,支持代表依法履职,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促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设。省政协坚持团结民主主题,围绕中心和大局建言献策,建立重点提案领导牵头督办制度,扎实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完成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群团组织换届工作,引导和支持群团组织参与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广泛开展就业促进、关爱留守学生(儿童)、救助贫困母亲、省际农民工联动维权等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切实维护全省社会稳定。妥善处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扎实抓好中心城市稳定工作,严格落实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集中解决信访老案积案,主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为推进改革发展营造了安定有序的环境。

第八,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去年7月以来,我们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总要求,在张高丽同志和中央督导组的指导下,从严务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解决“总开关”问题放在首位,注重开门搞活动,深入查找“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整风精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特别是坚持立说立改、边查边改,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从一开始就开展正风肃纪“七项专项治理”,动真碰硬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注重实践特色,突出“五个带头”“五个结合”,省委班子带头开展学习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做好对照检查、抓好整改落实、推动工作实践,一级带一级、层层作示范;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与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推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和灾区恢复重建,与解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与建立健全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紧密结合,以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目前,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启动。

党的**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是以同志为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施政纲领。省委《决定》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提交这次全会审议的《决定》,共分三大板块15个部分58条。第一板块是总论,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第二板块由第二至第十四部分构成,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5个方面部署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板块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也包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省委《决定》起草工作,是在省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省委一开始就强调,必须吃透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眼睛向下,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不生搬硬套,不急于求成。省委《决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充分体现了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多次召开会、专题学习会等,集中时间、静下心来,深入学习中央《决定》和系列讲话精神。在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到省委《决定》之中。二是充分体现了四川的改革实际。省委《决定》不是泛泛地贯彻中央精神,而是在深入研究四川改革实际、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去年10月,省委就提前部署了22个重大改革专题,由省领导牵头开展调研,省委会3次进行集中研究、听取汇报,总结改革经验,分析改革现状、症结和难点,明确方向、目标和举措,为省委《决定》起草和最终形成作了充分准备。三是充分体现了注重实效、稳步有序推进改革的工作思路。各个领域的改革,都按照近期推开、先行试点、深入研究后再作推开等3个层次,分别明确了具体改革事项和时序,增强了省委《决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充分体现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要求。省领导深入基层倾听意见,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党内老同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省委《决定》较好地反映了社会诉求和群众期盼,汇集了全省上下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实践经验。

在研究讨论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省委《决定》总揽四川改革发展大势和全局,勾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明确了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是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四川的具体化,为新形势下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总的依据和行动指南。全面领会省委《决定》主要精神,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准确把握改革的总要求和目标任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点,也是过去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动力源泉。当前,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仍然突出,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仍然很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我国体制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动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彰显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更大提升,对于实现党的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改革开放初期,把复杂问题放一放,重点解决当时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这是符合实际的选择。但是暂时放下的问题,并不会自然而然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积累起来,现在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已经躲不开、绕不过了。在经济领域,我国处在增速的换挡期、结构的调整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面临不少具体困难,高投资不可持续,外贸进出口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地方政府性债务比较严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人口红利、劳动力资源优势弱化,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不强,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不尽合理等。在社会领域,贫富差距有所扩大,公众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社会丑恶现象和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新兴技术的兴起、新兴阶层的出现、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社会的发展运动模式。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政治领域来看,改革进入深水区,政治民主化、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需要加快,反腐倡廉建设任重道远,等等。分析这些问题,呈现几个特征:一是复杂性。表面看似单一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筐螃蟹,互相牵扯”,涉及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纵深性。许多问题都与深层次矛盾相联系,不少涉及体制机制。三是艰巨性。经济、社会、政治等各领域都面临风险和挑战,需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机制和办法来解决。四是紧迫性。现在改革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到20**年要实现“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两个目标,只剩屈指可数的六七年时间,这些复杂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能不能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也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正如强调的,除了改革,别无他途。

从我省的情况来看,过去30多年,全省城乡面貌发生沧桑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靠的是改革开放。四川作为西部大省,要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步伐,走在西部开发开放前列,化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根本出路也在全面深化改革。全省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新一轮改革的历史背景及面临的时代特点和风险挑战,深刻理解我们党在当前历史时期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定的长远意义和战略考量,切实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勇气,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集中各方智慧力量,汇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全省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全局意识,突出问题导向,统筹协同推进,努力探索符合四川实际的改革开放之路。到20**年,完成省委《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第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支撑和保障“三大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质量。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点是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当前,民间投资不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要创新民间投资机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健康等领域,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更大发展。我省国有企业总体上水平不高、规模不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产权多元化进展缓慢。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分类制定改革方案,推动国有资本加快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以股权的多元化实现企业治理现代化。要坚定地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尽快取得重要进展。未来区域间竞争,很重要的是看谁能在金融改革中走在前面。要发挥金融支持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地方金融发展,把四川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

统筹城乡改革是我省改革的优势和亮点,要作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这方面,我省有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平台,有前几年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要继续按照“五个统筹”“五项改革”的思路,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在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用地制度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权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深化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改革,实施“百镇建设行动”,破除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生活。

我省正处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过渡的发展阶段,加强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企业主导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加快推动我省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同时,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重点支持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试验区建设。

越是深化改革、发展市场经济,越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当前,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凡是政府能不管的就放手让市场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同时,对该管的,要创新办法、管住管好,解决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当前,很重要的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敏锐地捕捉时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目前,国家正在启动页岩气开发,规划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内陆自贸区等改革事项。这些都是重大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省直有关部门要主动对接、密切跟踪,加强研究和规划,争取国家支持,有关市、县政府都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同时,要抓住推进成都新机场建设的机遇,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规划临空综合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集聚区,打造现代空港经济走廊。

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更好地规范权力运行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改革措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统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为紧迫和重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长治久安,最根本的是要走出一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治国的新路子。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要把建设法治四川作为我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认真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逐步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环境。当前,要注重发挥法治在保障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地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确保改革于法有据。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关键作用,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着力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转变,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要守住公正司法这条防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夯实全民守法基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不动摇,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商、审议机制,健全“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制度,促进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坚持把协商置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不断拓宽协商渠道,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要围绕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目标,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重大决策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和纠错机制。预防和减少腐败,也必须靠深化改革规范权力运行。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解决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一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办、责任追究不够等问题。要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让权力受人民监督、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文化是一个地方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先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省文化资源丰富,培育文化软实力优势明显。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发展繁荣和引导管理并重,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现阶段要突出3个重点: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上,关键要理顺党政部门和所属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上,关键要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上,关键要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当前,尤其要重视互联网建设和管理。这是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已成为对各国执政者的考验。要高度重视并加强网上宣传阵地建设,主动建强网上正面力量,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人们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要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强化党委的领导责任,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确保可管可控,使网络空间真正清朗起来。

第五,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社会建设与治理的关系,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社会领域改革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老百姓最为关注、最直观体现公平正义程度的改革领域。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我们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就是要完善民生制度安排,守住基本民生底线,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着眼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做到保基本、全覆盖、相衔接,基本构建起就业、社保、住房、养老服务体系。要着眼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劳动报酬增长机制,加大分配调节力度,继续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着眼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资源均衡化配置,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让城乡群众更直接更公平地享受到社会公共服务。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单向管理与治理,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社会多元化特征越来越突出,需要加快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管治”模式,构建起在党委领导下,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注重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凝聚群众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有序。

第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我省生态地位突出,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要统筹当前和长远,标本兼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绝不能以破坏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增长,要对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土、绿水青山。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控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新的改革举措,这对我省是重大机遇。我们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和落实改革新办法新举措,努力走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特别是生态基础较好的地方,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此外,我省先后经历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考验,在抗灾救灾机制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要建立健全科学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省防灾减灾体系。

第七,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为推进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我们党是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要强化党的意识,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规范和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纪律观念、组织纪律观念。要加强党的建设自身制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提高各级党委领导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要巩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抓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反对“四风”,建立健全改进文风会风、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治理吃拿卡要、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工作保障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上来。实践表明,干部作风与政绩观联系紧密。要改进和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形成正确政绩导向,从根本上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新时期的改革涉及面更广,调整利益格局更加艰难,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规律和特点,提升驾驭和领导改革的综合能力。贯彻落实省委《决定》各项部署,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问题。新一轮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好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问题。强调顶层设计,主要是把握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在一个总体框架下推进。党的**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全国改革的顶层设计,省委《决定》就是四川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遵循。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需要有顶层设计,要制定专项改革方案。省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细化出台具体的改革措施,加强对地方和行业系统改革的指导,承担起本行业改革方案的把关责任。各市(州)也要制定改革的实施意见。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顶层设计,不能因此束缚地方手脚,忽视基层探索。有些改革事项需要统一部署,不能自行其是、各自为政,但并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要整齐划一、搞齐步走,特别是中央和省委已明确的改革事项,不能等待观望,必须尽快动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重大的改革都是从基层率先突破的,许多创新也都是来自于地方和基层的创造。继续深化改革,同样需要发扬“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鼓励地方、农村、企事业单位等大胆试验、大胆突破。对基层探索已经取得成效的,要及时总结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在面上进行推广。对改革中遇到的难题,要大胆地交给基层去闯去试。比如,承包地经营权改革、城市资本技术下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农民宅基地和房屋等财产收益等,都需要选择一些地方,让基层去探索试点。对基层自发的改革探索,要满腔热忱地给予支持和鼓励,保护好改革热情,同时要宽容失败,对一些偏差要正确对待,给予指导。只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才能使改革蓬勃有效开展。

二是解放思想与扎实稳妥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总的要求就是积极稳妥。积极,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创新路。改革本身就是创新,就要有当年小岗村、向阳公社的那种胆识。如果思想不解放,就找不准改革的症结,很难找到改革的突破口,也提不出创新性的改革举措。四川地处西部内陆,最大的制约仍然是思想观念的制约,自我封闭、消极畏难、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思想观念不同程度存在,开放合作意识、开拓进取意识、抢抓机遇意识、争先攀高意识等亟待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拿起思想解放的武器,破除旧的思想束缚。

解放思想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体现在推进改革的行动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和条条框框的限制;要保持勇于变革、永不停滞、永不僵化的精神状态,善于提出新思路、采取新办法、创造新机制,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推一推才动一动;要增强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着眼全局谋改革、抓改革,正确对待利益调整,不能患得患失;要大力营造支持创新、鼓励试验的氛围,只要符合中央大政方针,有利于四川发展大局,就要大胆地干,充分激发全省上下改革热情。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既要解放思想,又要扎实稳妥。这两者不是对立的,实质都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不同角度的运用。强调解放思想,也不能蛮干。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善于积小胜为大胜。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充分论证,谋定而后动,把握好出台的时机、方式、节奏。在改革具体步骤上要循序渐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对暂时看不准或条件不成熟的,要先行先试,逐步推开,不求轰动效应。

三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问题。这次改革总的是整体联动、统筹推进的改革。要加强改革措施的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实施整体效果,避免畸轻畸重、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同时,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是30多年改革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整体推进,也不能平均用力。从全面改革来讲,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这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具体到每个领域改革,也要在众多矛盾和挑战中,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分清轻重缓急,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善于分析研究制约各自发展的重点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深化认识与提高行动自觉的问题。这实质是知行合一的问题。“知”就是要增进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吃透中央和省委的改革精神;“行”就是要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见诸于改革行动、见诸于改革实践。当前,深化改革已经形成了思想共识,在原则上、总体上几乎没有反对改革的人。关键是涉及到具体问题时、涉及到具体利益格局时怎么办。深化改革的主要矛盾,不是该不该改的认识问题,而是怎样改的行动问题。一些改革事项,实际上过去已经提出来了,有的是议而不决,有的是决而不行。影响改革行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认识不到位、推动能力不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够、工作作风不实的原因,也有利益格局束缚的原因。提高改革行动自觉,必须下大气力解决这些问题。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现在各项改革部署已经明确,冲锋号已经吹响,群众对我们推进改革充满期待。可以说,改革势在必行、箭在弦上。“好箭好箭,就是不放”,这是不行的。当务之急,是要集中精力抓落实。要有改革的紧迫感,破困局、解难题根本出路在改革,早改早主动,不能丧失机遇、贻误战机;要有改革的主动性,增强用改革统揽全局的意识,勇于担当谋改革,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到第一线去抓改革推改革,而不是被动地等上级来推,不能当改革的观望者,不能做改革的局外人;要有改革的执行力,在中央和省委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下,抓紧制定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具体改革方案和措施,不能停留在一般性部署上,不能满足于造声势、追求轰动效应。关键是要把改革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措施,一项一项把改革部署落到实处,一步一步把改革蓝图变为现实;要有改革的大局观,有自我革新的胸襟,敢于从自身做起、从本地本部门改起,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掣肘,不做改革的绊脚石。

五是党的领导与依靠群众的问题。我们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各领域、各方面改革,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这是改革的根本政治方向。党委要加强对改革的领导,抓好重大改革举措的组织实施,确保改革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按照中央部署,省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下设若干专项小组。重大改革问题都要由领导小组研究,统一思想、把关定向,然后由党委、政府和有关方面按照职责和相关程序作出决策,定下来的事情要坚决执行。各市(州)也要尽快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机构,确保全省上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

同时,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再好的改革,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在实践中大家都有体会,很多看似复杂棘手的问题,只要真正调动群众积极性,让老百姓参与讨论处理意见,难题就能妥善平稳解决。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紧紧依靠群众推动改革,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做到谋划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动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检验改革接受人民评判。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畅通群众参与改革的渠道,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要与人民群众商量着办,在群众利益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作出决策。这样,才能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全省人民一道把四川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六是深化改革与发展稳定的问题。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是内在统一的,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同志们!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我们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将他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以更大勇气打破利益固化藩篱,以更大智慧攻克工作中的难题,奋力夺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全面阐述了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指导思想,明确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任务,《决定》指出:要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务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抓紧抓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汇聚起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正能量。

这次会议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刻关注党的新理论、新观点、新政策。只有学习好了才能深刻领会,只有理解领会了各种思想和方针政策才能实践好并付诸于行动。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支配行动。对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要坚定不移的维护并且扎扎实实的实施,基层党员干部是各项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只有努力加强理论学习,了解各项方针政策,在思想上重视,提高认识掌握政策的实质,领会好政策的内容才能够准确的执行,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好群众。千千万万的党员干部加强学习,统一思想,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要创新工作方法,树立服务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当前国家已经把建立服务型政府当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地方政府必须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紧跟中央的步伐。在新的形势、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工作将会面临更多复杂严峻的问题,群众对我们干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的紧要任务是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精简程序,为群众办实事、解困难、释疑惑,把“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员干部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顺利开展的中流砥柱,而基层的千万工作人员则是贯彻执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中坚力量。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为加快实现伟大中国梦做出贡献。

三要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树立四个意识。

1、树立大局意识:大局意识就是坚定小局服从大局,在关键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习总书记指出:深化改革要有序推进改革,该中央统一部署的不要抢跑,该尽早推进的不要拖宕,该试点的不要仓促推开,该深入研究后再推进的不要急于求成,该得到法律授权的不要超前推进。要协调推进改革,注重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把握全局,力争综合效益。

2、树立服从意识:党员干部服从是天职,要不折不扣、不走样、不变形的执行好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重在结合实际,抓好中央重大改革措施的细化和落实。要正确推进改革,坚持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准确推进改革,坚决服从中央政策,认真执行中央要求。

3、树立责任意识:“在其位,谋其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系职责所在,我们重点是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把三中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在工作中,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忠诚履职,发扬螺丝钉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4、树立进取意识。三中全会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干部要树立进取意识,要有拿得出手的“核武器”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水平的工作业绩说话、服众。

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

11月12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京成功闭幕。这是在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产生后,在中国改革的重要关口召开的一次关键会议,绘制了中国发展的蓝图,开启了中国梦想之门,是我党改革创新生动实践的“再探索”,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征程的“再动身”。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再探索。中国我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一路风雨走来,从未停止过对寻觅一条合适自己道路的探索。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提出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从陕甘宁特区政府的艰苦创建到深圳经济特区成功实践,每步都留下我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勇于闯荡新路的历史身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在我国历经35年改革开放历程,历史车轮行进到改革“深水区”,各种潜伏的矛盾不断凸显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在危机与挑战眼前,新时代的我党人没有畏惧,没有畏缩,没有迷惘,而是以百倍的信心,继续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大旗,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全面科学分析当前世情国情党情,作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历史决定,唱响了又一个新时代的“春天的故事”。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实践,找准了方向,指明了道路,这是一次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再探索。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出发点。35年前,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扫十年x的阴霾,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中国大地处处旧貌换新颜,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都从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受益,我们创造了令世界赞叹的“中国速度”的传奇。35年后,中国的改革进进深水区,我们又站在了历史的新出发点上,踏上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征程。与35年前不同,我们不是“一贫如洗”,当前中国已跻身于世界经济总量第二的位置,对世界的贡献和对世界的影响不断增强;我们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在30多年风雨历程中我们首创了很多好做法,积累了很多好经验;我们不是“两眼一抹黑”,已做好了判定题和选择题,对扛甚么旗走甚么路,对公与私、资与社,对当前题目和要突破的重点,都有一个较明晰的熟悉……这些都为展开新一轮的改革,打下了基础,增加了自信。改革是不可逆的,只能前进,不能倒退也不能停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开启当前中国困难的“金钥匙”,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要将改革进行到底,这场变革群众期盼已久的“及时雨”,是探索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出发点。

民族复兴、全面小康的真实践。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中国进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是在党的十八大基础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目标的一次实践与探索。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产生以来,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气势狠抓作风建设,为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全面小康赢得了党心民心,营建了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在历史的关键时刻,中国我党用一个接一个的事实,证明了自己是一个能在关键时刻承受得住考验、能在重要题目上攻坚克难的成熟政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是触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社会、生态等领域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改革,是我党人又一次集体聪明的结晶。历经风雨,我们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从成熟走向新的成熟,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十八届三中全集聚焦世界眼光,肩负国人期看,35年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相信35年后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一定会让中国人民“幸福”起来。

18届三中全会讨论发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于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审议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改革发展十分关键的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关键的会议。从会议决定的内容来看,这次会议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长远发展。所以这次三中全会意义十分重大,其重要意义集中体现在这次三中全会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严重性,以及问题解决的紧迫性。习近平就《决定》所做的说明中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崛起,我们面临外部挑战压力越来越大,形势趋于严重。一是国际恐怖势力及国内分裂分子与境外反华势力勾结,这是中国未来发展和平崛起的障碍性因素。二是美国对中国遏制姿态重新明显。美国高调重返亚太,一方面巩固与传统盟国的关系,一方面拉拢与中国有矛盾的某些国家,遏制中国的发展崛起。三是中国周边局势紧张。我们与周边一些国家在领土、领海方面都有争议。很多情况下的领土的问题协调谈判解决不了。历史一再证明协商解决领土问题可能成为一种空想。因而,我们很大程度上必须转变以前那种稳住阵脚、沉着应对的理念,本着更为主动,更为积极的外交与军事政策。

就当前国内来看,我们面临的问题、矛盾也非常突出。从经济方面看根本问题是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权利渗透市场。重生产轻消费,重外需轻内需,国强民不富,自足创新能力不足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改变。从政治方面看,如果不深化民主制度改革,就不可能保持社会长期稳定,中国梦最终难以真正实现。一个问题是老百姓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利益表达机制不健全。事先制度机制表达渠道不畅通,出了问题只能上访。一是解决上访问题很有限,另一方面耗费政府大量人力、物力,有损政府在老百姓心中的和信誉。第三个问题是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是我们在政治问题上面临的两大问题,都很紧迫,不能再拖了。监督的机构很多,制度不少,但效力不强。从____案、李春诚案,说明一些问题。从文化方面看各种社会思潮复杂多样,冲突交锋,价值领域乱想迭出,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当前矛盾问题多,反映在意识形态里面各种观点都有,五花八门、乱七八糟,特别是网络上各种观点都有反映,发牢骚、报怨、争议很多。发展改革时代,必然出现各种不同立场和观点,但意识形态思潮里面,实际上有些是明显偏激的。如老左派思潮,民粹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以及文化领域两极化,必须进一步认识分析和批判。

现在中国现代化进程又进入一个新的瓶颈期和关键节点,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键时期;处于现代社会结构形成的关键时间;处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时期。三中全会的公报明确地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化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这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战略意义之所在。

省委全会分组讨论发言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民建贵州省委八届七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届五中全会、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建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听取并审议通过了民建贵州省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民建贵州省委监督委员会工作报告、民建贵州省委20**-20**年参政议政工作情况报告,对民建省委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述职和测评工作,表决通过了全体会议决议。会议期间,还召开了民建贵州省委民主推荐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议程,对在新形势下发挥参政党作用,加强民建自身建设,为推进实施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确保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的任务和举措,作出了安排部署。这次会议是一次把握大局、明确目标、锐意进取的会议,是一次凝聚共识、团结民主、鼓舞干劲的会议。

这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得到了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在此,我谨代表民建贵州省委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期间,全体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会议。大家在充分肯定一年来会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对会工作报告、监委会工作报告、参政议政工作情况报告和决议的内容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大家对民建工作的关心、信任和支持。我们将认真研究、虚心采纳这些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几个报告和决议的内容,抓紧下发各级组织,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落实好民建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对于提高贵州民建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能,以及服务社会职责,全力助推我省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代表民建贵州省委领导班子,就传达学习贯彻好民建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做好20**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激励和指引全国、全省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省民建各级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中共**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面把握全会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坚定决战决胜的信心与决心,积极为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献计出力,努力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奋发有为。

将学习贯彻中共**届五中全会精神同学习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建十届四中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我省“十三五”规划,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确保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会议。民建全省各级组织要以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和实施大数据、大扶贫战略行动,紧扣“八个方面”的重大任务,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为制定和实施好我省“十三五”规划献计出力。要围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领域、主要目标和任务,打造社会服务的精品和亮点,不断创新形式,调动更多力量参与定点扶贫和社会扶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作出贡献。

同志们,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共**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明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的重要会议,也是对推进结构性改革进行重点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了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方向思路、总体要求、着力重点和重要原则,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民建全省各级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结构性改革,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结合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推动落实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任务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发挥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围绕实施“十三五”规划,重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金融领域风险、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入调研,为中共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民建十届四中全会是民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20**年工作,研究部署20**年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要按照民建十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切实安排好贵州民建20**年的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这次全会对明年工作已作出总体部署,会后,民建省委还要下发20**年工作要点,对明年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我这里再重点强调几点。

(一)弘扬民建优良传统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要深入学习统一战线有关会议、文件精神。20**年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成果丰硕的一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推动统一战线事业蓬勃发展,开创了多党合作、统战工作新局面。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明确新要求,加强对以上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把握,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在纪念民建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贺词,以及中共贵州省委在民建省委纪念民建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贺词,学习领会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和作用,不断深化对统一战线新思想、新规律的认识,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要进一步弘扬民建优良传统。通过民建成立70周年和民建贵州省委成立35周年的纪念活动,总结了“五坚持一贡献”的优良传统,“三个与时俱进”的民建建设发展规律,以及“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创新、奉献”的“六个价值理念”,总结了贵州民建“七个始终坚持”的基本经验。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民建优良传统,深入把握“五坚持一贡献”、“三个与时俱进”、“六个价值理念”以及“七个始终坚持”的深刻内涵,不断夯实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提高民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建设水平。

要深入学习贯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暨中期推动会精神,持续开展“五学三贡献”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做好各项思想宣传工作,确保广大民建会员的思想稳定和健康,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巩固参政议政建设年成果,进一步提高民建履职水平。

要认真学习贵州民建参政议政成果汇编资料,巩固贵州民建20**年“参政议政建设年”成果。把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作为参政议政的着力点,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好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和政府协商等各种渠道和方法,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能,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三)以市级组织换届为主线,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

20**年是民建市级组织的换届大年。各市(州)组织要充分认识这次换届任务的艰巨性,提高对换届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把手要负总责,加强与当地党委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要严明换届纪律、匡正换届风气,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要严格按照会章和有关换届文件规定部署工作,不打折扣、不走过场,维护换届工作程序的严肃性;要加强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换届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换届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继续贯彻贵州民建“人才强会”战略,增强民建领导干部“5+1”能力建设(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继续强化基层支部建设,不断丰富支部活动形式,增强组织凝聚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民建全国会内监督工作研讨会和中央监督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学习先进经验,完善监督制度,推动贵州民建会内监督工作深入开展。

(四)积极服务社会,助推贵州脱贫攻坚。

20**年是我国和我省吹响脱贫攻坚号角的第一年,实施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将贵州民建服务社会、助推发展工作重心放到扶贫开发工作上来,积极推进毕节试验区、武陵山区、南方石漠化地区、乌蒙山区以及民建省委扶贫联系点等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按照“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的要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选准突破口,开展好“思源”工程品牌项目,在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中,进一步展示民建形象。

要认真学习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关于统一战线开展毕节试验区社会服务品牌项目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贵州民建在毕节试验区以及其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建言献策的智库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联系广泛的功能优势,进一步打响民建“思源”品牌,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毕节试验区以及其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努力奋斗,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充分发挥民建优势,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通过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农技指导培训、修建基础设施、公益捐赠、送医送药、捐资助学等措施,精准发力、集中攻坚、确保为民办实事,帮民摘贫帽,在贵州省脱贫攻坚中贡献民建作为参政党的一份力量。

新的一年,我们还要着力加强民建机关建设,树立良好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增强机关的综合服务能力,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

(一)进一步树立民建领导干部的“四个理念”

一要进一步树立“会员为本”的理念。深入基层,联系广大民建会员,加强对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指导;学习借鉴中共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作风建设,不断改进民建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基层和会员群众;为会员在本职岗位和民建岗位上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二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强会”的理念。高质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方针政策,促进组织工作平稳健康发展。把注重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工作,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的要求,严格把握好发展标准,注重合理布局,有计划地稳步发展。着力培养民建代表人士,加强民建骨干队伍建设,继续关注政府和司法机关、高校、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域的组织和会员的发展;要把物色高层次、有影响的代表性人士作为发展的重点。做好会员骨干的实职安排、政治安排和挂职交流等推荐工作。

三要进一步树立“团结共赢”的理念。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各市州组织主要负责人在重要事项方面的沟通,取得共识,相互支持,形成合力。

四要进一步树立“民建是根”的理念。处理好本职工作与民建工作的关系,既要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又要在民建平台上充分发挥参政党成员的特殊作用,做到本兼职工作“双赢”。

(二)坚持做到以领导班子建设带动民建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在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上带好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工作结合学习”,要学在前、用在前,带头学习领会、带头宣讲辅导、带头贯彻落实,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

二是继续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上带好头。要自觉按照民建章程办事,不折不扣地贯彻民主集中制;要心胸宽广、厚道透明、平易近人、是非分明,敢于担当,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三是继续在继承和弘扬民建优良传统上带好头。要从民建的优良传统中汲取思想精华和政治营养,始终奉行“五坚持一奉献”的优良传统和“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的民建传统,端正价值追求,增强工作动力,带头转变文风会风,问需、问计于民建会员,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干工作,扎扎实实抓落实。

四是继续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上带好头。要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用平常心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以感恩之心报答组织的培养,以进取之心忠实履职尽责,始终将心思扑在工作上,把功夫用在解决问题上,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业绩。

五是继续在促进民建事业发展上带好头。更加自觉地把握和遵循民建的建设发展规律(即“三个与时俱进”),更加自觉地秉承和践行民建的共同价值理念上(即“六个价值理念”),更加自觉地在坚持和完善贵州民建基本工作经验上(即“七条基本经验”)带好头。

(三)积极稳妥推进民建领导班子新老合作交替,实现政治交接。

20**年上半年之前,民建省委领导班子要完成届中调整任务,20**年是民建市(州)组织换届大年,又是为20**年民建省委换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一年。这对民建领导班子推进新老合作交替、政治交接,意义重大。我们一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中共贵州省委等各方面对民建领导班子调整及换届安排部署上来,严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民建省委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市(州)领导班子成员,要以民建事业大局为重,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进一步树立民建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羊随新风辞旧岁,猴节正气报新春。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民建贵州省委,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民建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省委全会分组讨论发言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民建贵州省委八届七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中共xx届五中全会、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建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听取并审议通过了民建贵州省第八届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民建贵州省委监督委员会工作报告、民建贵州省委20xx-20xx年参政议政工作情况报告,对民建省委领导班子成员进行了述职和测评工作,表决通过了全体会议决议。会议期间,还召开了民建贵州省委民主推荐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次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议程,对在新形势下发挥参政党作用,加强民建自身建设,为推进实施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确保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的任务和举措,作出了安排部署。这次会议是一次把握大局、明确目标、锐意进取的会议,是一次凝聚共识、团结民主、鼓舞干劲的会议。

这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得到了中共贵州省委统战部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在此,我谨代表民建贵州省委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会议期间,全体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会议。大家在充分肯定一年来会工作成绩的基础上,对会工作报告、监委会工作报告、参政议政工作情况报告和决议的内容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大家对民建工作的关心、信任和支持。我们将认真研究、虚心采纳这些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几个报告和决议的内容,抓紧下发各级组织,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落实好民建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的各项决策部署,对于提高贵州民建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能,以及服务社会职责,全力助推我省全面小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代表民建贵州省委领导班子,就传达学习贯彻好民建省委八届七次全会精神和做好20xx年工作,讲几点意见。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xx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xx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于激励和指引全国、全省各族人民更加奋发有为,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全省民建各级组织要把学习贯彻中共xx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全面把握全会精神实质,深刻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切实承担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坚定决战决胜的信心与决心,积极为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献计出力,努力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奋发有为。

将学习贯彻中共xx届五中全会精神同学习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建十届四中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中共贵州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是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xx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我省“十三五”规划,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确保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会议。民建全省各级组织要以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和实施大数据、大扶贫战略行动,紧扣“八个方面”的重大任务,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积极为制定和实施好我省“十三五”规划献计出力。要围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领域、主要目标和任务,打造社会服务的精品和亮点,不断创新形式,调动更多力量参与定点扶贫和社会扶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作出贡献。

同志们,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落实中共xx届五中全会精神、对明年经济工作全面部署的重要会议,也是对推进结构性改革进行重点部署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立足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逻辑,深刻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明确了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方向思路、总体要求、着力重点和重要原则,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民建全省各级组织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是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结构性改革,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五大政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认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结合学习贯彻即将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推动落实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目标任务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任务,发挥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围绕实施“十三五”规划,重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防范金融领域风险、新生中小城市培育和新型城市建设等方面深入调研,为中共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民建十届四中全会是民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xx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20xx年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要按照民建十届四中全会的部署切实安排好贵州民建20xx年的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有新的更大的作为。

这次全会对明年工作已作出总体部署,会后,民建省委还要下发20xx年工作要点,对明年工作作出具体安排。我这里再重点强调几点。

(一)弘扬民建优良传统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要深入学习统一战线有关会议、文件精神。20xx年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成果丰硕的一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推动统一战线事业蓬勃发展,开创了多党合作、统战工作新局面。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明确新要求,加强对以上会议、文件精神的学习把握,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在纪念民建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贺词,以及中共贵州省委在民建省委纪念民建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贺词,学习领会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法宝地位和作用,不断深化对统一战线新思想、新规律的认识,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要进一步弘扬民建优良传统。通过民建成立70周年和民建贵州省委成立35周年的纪念活动,总结了“五坚持一贡献”的优良传统,“三个与时俱进”的民建建设发展规律,以及“爱国、民主、建设、团结、创新、奉献”的“六个价值理念”,总结了贵州民建“七个始终坚持”的基本经验。我们要进一步弘扬民建优良传统,深入把握“五坚持一贡献”、“三个与时俱进”、“六个价值理念”以及“七个始终坚持”的深刻内涵,不断夯实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提高民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自身建设水平。

要深入学习贯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经验交流暨中期推动会精神,持续开展“五学三贡献”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做好各项思想宣传工作,确保广大民建会员的思想稳定和健康,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巩固参政议政建设年成果,进一步提高民建履职水平。

要认真学习贵州民建参政议政成果汇编资料,巩固贵州民建20xx年“参政议政建设年”成果。把制定实施“十三五”规划作为参政议政的着力点,紧紧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好政党协商、政协协商和政府协商等各种渠道和方法,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职能,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三)以市级组织换届为主线,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

20xx年是民建市级组织的换届大年。各市(州)组织要充分认识这次换届任务的艰巨性,提高对换届工作的重视程度,一把手要负总责,加强与当地党委及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要严明换届纪律、匡正换届风气,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要严格按照会章和有关换届文件规定部署工作,不打折扣、不走过场,维护换届工作程序的严肃性;要加强教育,深入细致地做好换届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换届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继续贯彻贵州民建“人才强会”战略,增强民建领导干部“5+1”能力建设(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继续强化基层支部建设,不断丰富支部活动形式,增强组织凝聚力。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民建全国会内监督工作研讨会和中央监督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学习先进经验,完善监督制度,推动贵州民建会内监督工作深入开展。

(四)积极服务社会,助推贵州脱贫攻坚。

20xx年是我国和我省吹响脱贫攻坚号角的第一年,实施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将贵州民建服务社会、助推发展工作重心放到扶贫开发工作上来,积极推进毕节试验区、武陵山区、南方石漠化地区、乌蒙山区以及民建省委扶贫联系点等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按照“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的要求,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选准突破口,开展好“思源”工程品牌项目,在全省“大扶贫”战略行动中,进一步展示民建形象。

要认真学习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关于统一战线开展毕节试验区社会服务品牌项目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总结贵州民建在毕节试验区以及其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充分发挥多党合作的政治优势、建言献策的智库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联系广泛的功能优势,进一步打响民建“思源”品牌,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毕节试验区以及其他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攻坚努力奋斗,为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充分发挥民建优势,积极开展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通过提供政策法律咨询、农技指导培训、修建基础设施、公益捐赠、送医送药、捐资助学等措施,精准发力、集中攻坚、确保为民办实事,帮民摘贫帽,在贵州省脱贫攻坚中贡献民建作为参政党的一份力量。

新的一年,我们还要着力加强民建机关建设,树立良好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增强机关的综合服务能力,努力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机关。

(一)进一步树立民建领导干部的“四个理念”

一要进一步树立“会员为本”的理念。深入基层,联系广大民建会员,加强对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的指导;学习借鉴中共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作风建设,不断改进民建领导班子工作作风,密切联系基层和会员群众;为会员在本职岗位和民建岗位上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二要进一步树立“人才强会”的理念。高质量做好组织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方针政策,促进组织工作平稳健康发展。把注重质量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工作,发展与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相结合的要求,严格把握好发展标准,注重合理布局,有计划地稳步发展。着力培养民建代表人士,加强民建骨干队伍建设,继续关注政府和司法机关、高校、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域的组织和会员的发展;要把物色高层次、有影响的代表性人士作为发展的重点。做好会员骨干的实职安排、政治安排和挂职交流等推荐工作。

三要进一步树立“团结共赢”的理念。加强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各市州组织主要负责人在重要事项方面的沟通,取得共识,相互支持,形成合力。

四要进一步树立“民建是根”的理念。处理好本职工作与民建工作的关系,既要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又要在民建平台上充分发挥参政党成员的特殊作用,做到本兼职工作“双赢”。

(二)坚持做到以领导班子建设带动民建队伍建设。

一是继续在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上带好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工作结合学习”,要学在前、用在前,带头学习领会、带头宣讲辅导、带头贯彻落实,坚持学习理论与指导实践相结合。

二是继续在贯彻民主集中制上带好头。要自觉按照民建章程办事,不折不扣地贯彻民主集中制;要心胸宽广、厚道透明、平易近人、是非分明,敢于担当,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三是继续在继承和弘扬民建优良传统上带好头。要从民建的优良传统中汲取思想精华和政治营养,始终奉行“五坚持一奉献”的优良传统和“责在人先,利居众后”的民建传统,端正价值追求,增强工作动力,带头转变文风会风,问需、问计于民建会员,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实实在在干工作,扎扎实实抓落实。

四是继续在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上带好头。要看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用平常心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以感恩之心报答组织的培养,以进取之心忠实履职尽责,始终将心思扑在工作上,把功夫用在解决问题上,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状态,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业绩。

五是继续在促进民建事业发展上带好头。更加自觉地把握和遵循民建的建设发展规律(即“三个与时俱进”),更加自觉地秉承和践行民建的共同价值理念上(即“六个价值理念”),更加自觉地在坚持和完善贵州民建基本工作经验上(即“七条基本经验”)带好头。

(三)积极稳妥推进民建领导班子新老合作交替,实现政治交接。

20xx年上半年之前,民建省委领导班子要完成届中调整任务,20xx年是民建市(州)组织换届大年,又是为20xx年民建省委换届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一年。这对民建领导班子推进新老合作交替、政治交接,意义重大。我们一方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统战部、民建中央、中共贵州省委等各方面对民建领导班子调整及换届安排部署上来,严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换届纪律,确保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民建省委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市(州)领导班子成员,要以民建事业大局为重,正确对待个人的“进退留转”,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进一步树立民建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羊随新风辞旧岁,猴节正气报新春。新年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民建贵州省委,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各位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民建会员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新年的祝福。预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谢谢大家。

省委全会分组讨论发言

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12月20日至22日在西安举行。

全会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今年工作,安排部署明年任务,听取和讨论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和《中共陕西省委关于召开中国共产党陕西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达到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的目的。

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省委书记xx代表省委常委会报告一年来的工作,就明年全省工作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xx总结并部署经济工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xx对《实施意见(讨论稿)》作说明。

全会认为,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省委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省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经济综合实力、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生态环境保护上台阶目标,妥善应对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努力克服冬春连旱、秋淋洪涝等不利影响,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和高点起步。

全会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保障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明年要突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扣全省主题主线,着力扩大内需,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环境。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25%,财政总收入增长1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4%和1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5%。

xx在全会结束时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明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十分严峻复杂,我国经济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我省发展势头不错、困难不小、优势不少。全省上下既要看到有利因素,摒弃畏难情绪,坚定发展信心,又要看到风险挑战,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有机结合起来,科学配置资源和力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xx强调,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更加自觉转变发展方式,更加积极做大经济规模,努力实现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一是积极扩大内需,以提升能力、改善环境、推进城镇化为重点促进消费,加大基础设施、民生领域和实体经济投资力度,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二是加强“三农”工作,适应农业产业化、农民专业化、农村城镇化趋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推动产业融合,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企业协同为抓手、要素整合为关键,加大特色产业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引导企业面向市场分工协作,依托工业园区和重点镇集聚生产要素,增强我省产业核心竞争力。四是培育市场主体,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放开搞活非公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催生更多更好市场主体。五是保护生态环境,强化重点行业和企业节能降耗,集约高效开发矿产资源,加强工业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抓好植树造林、渭河整治和秦岭保护等工作,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xx指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认真落实我省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要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坚持不懈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推进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围绕迎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要发挥主流媒体作用,做好舆情分析研判,规范新兴媒体管理,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深化文化领域各项改革,完善基层文化设施,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xx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认真落实中省社会管理决策部署,完善制度安排、解决突出问题,在促进和谐中营造良好社会环境。要继续保障改善民生,健全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长效机制,办好蛋奶工程、全民养老保险、保障房建设等实事,推进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大幅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发展社会事业,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要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推广利益共建共享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服务,推进依法行政、执法公开和执法监督,努力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要深化平安陕西建设,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依法按政策处理群众反映强烈问题,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黑恶势力,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确保社会大局安定有序。

xx要求,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团结奋进中凝聚富民强省合力。要以新任领导干部为重点强化党性教育,拓宽培训领域,加强实践锻炼,全方位提高能力素质。要把服务群众贯穿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深化为民服务、创先争优,继续推进农村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和城市文明社区、和谐家园活动,选优配强带头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密切与群众血肉联系。要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落实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做到敢担当、能负重、有作为。要加快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廉政准则,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反腐倡廉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开展工作,引导各方面把思想凝聚到落实中省决策部署上、把行动统一到同步够格实现全面小康进程中。

xx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指出,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也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必须继续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正确处理速度、结构和物价三者的关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继续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好全省安定和谐发展的大局;继续坚持改革创新、埋头苦干,把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与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各项既定部署的贯彻落实。

xx强调,明年要重点抓好七项工作:一是加大对交通、水利、农业、民生和重大产业化项目的投资,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继续把解决经济外向度低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切实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二是注重产业结构协调优化,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推进陕西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三是继续完善分类指导、一市一策做法,支持县城和重点示范镇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四是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改善民生,扎实办好就业、住房、教育、文化、移民搬迁、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实事,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五是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科学发展的硬任务、转变发展方式的硬举措和考核各级干部的硬指标,打赢这场持久战和攻坚战,带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再上新台阶。六是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七是继续深入推进各项改革,用创新思维、改革之法寻求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良方。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省委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强调深化对文化改革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确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基本原则,实施核心价值引领、宣传舆论导向、文化精品繁荣、文化遗产传承、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文化改革创新、文化人才建设等“八大工程”,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加强党对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努力开创我省文化建设新局面。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召开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决议》,决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于20xx年上半年在西安召开。这次大会,是我省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要团结和带领全省人民,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为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全面建设西部强省而努力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省军区司令员、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省法院院长,省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各市和xx示范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省人大、省政协有关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或主任,部省双重管理单位、中央驻陕单位党员主要负责同志,部分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基层同志等列席全会。

县委全会分组讨论发言

8月16日,参加县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的出列席人员分为六个组,分别对《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共华坪县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开创华坪绿色转型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的决定(讨论稿)》《中共华坪县委华坪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全域康养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草案)》和《会议公报(草案)(讨论稿)》进行了讨论。

大家认为,工作报告从打赢疫情防控、打好三大攻坚战、建设三大基地等七个方面全面回顾总结了县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以来的工作成效。整个报告通篇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把华坪发展主动融入全市、全省、全国大局,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开创了华坪绿色转型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两个《决定(讨论稿)》紧扣把华坪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绿色经济强县目标,聚焦华坪绿色转型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各项任务,符合华坪经济社会现实情况和发展方向。

省委全会分组讨论发言

这次省委全会是在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总结报告省委会工作,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部署。下面,我受省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推进我省全面深化改革讲一些意见。

去年5月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会紧紧依靠全省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和xx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把握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重大部署,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开创新局面、营造新风气,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省委会重点抓了8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深入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党的以来,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我们把学习贯彻系列讲话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加深对党的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理解和把握。各位省委带头研读讲话原文,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了5次专题学习会,省委专门下发文件对全省学习贯彻作出部署,推动讲话精神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去年5月21日至23日来川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省委会及时传达学习,研究贯彻落实意见,把关于灾区恢复重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到四川工作中。响应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时代号召,针对四川5年遭遇两次大地震的特殊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中出现的新情况,集中一段时间在全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凝聚起全省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增添了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坚定信心。

11个专项规划,合理确定重建标准,优先推进城乡居民住房重建,有序推进公共服务重建、基础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和生态重建。在抗洪抢险中,组织省领导深入市(州)靠前指挥,建立省、市、县、乡、村协调联动、统一高效的指挥系统,集中各方面力量抢险救灾;强化“防范胜于救灾”的意识,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及时转移受威胁群众,尽最大努力避免重大人员伤亡。对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提早作出部署,实施过渡安置房提升行动,加强过冬御寒物资保障,强化督促落实,确保了受灾群众温暖过冬、欢乐过年。

第三,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面对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贯彻中央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指导思想,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四川“两个跨越”。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及时制定实施稳投资、抓工业、促消费、推进城镇化及促进外贸稳增长、调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实现了投资、消费、出口较快增长,防止了经济增速过快下滑。毫不放松“三农”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去年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树立“转型才能更好发展”理念,在大灾之年和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转方式调结构,真正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七大优势产业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关闭400多户小煤矿,淘汰钢铁、水泥等行业过剩产能企业433户,加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可喜进展。重点推进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等建设,制定出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取得新成效。不失时机地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城乡改革稳步推进,行政体制、社会领域等改革不断深化,有序开展“营改增”试点。集中开展民企入川、央企入川、港澳企业四川行等投资促进活动,成功举办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科博会、西博会等展会,引进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的项目。这些重大活动,对内提振了士气,对外展示了四川依然安全美丽的形象,为四川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去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第四,扎实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工作。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通过抓发展整体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问题。加快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构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对鳏寡孤独等困难群众采取特殊帮扶措施,守住“保基本”的底线。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在加大力度实施“十项民生工程”基础上,新增八项民生政策,实施藏区“六项民生计划”。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大力推进“五大扶贫工程”,加快建设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去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5万以上。注重把解决民生问题与做好群众工作结合起来,在全省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在地震灾区和洪涝灾区开展“联村帮户”活动,在藏区开展“领导联系、县乡结对、部门包寺”活动,增强了民生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实际效果。

第五,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和文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19”重要讲话精神,召开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强化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原则,牢牢掌握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宣传树立兰辉、菊美多吉等先进典型,引导全省人民立足本职、敬业奉献。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统筹对内对外宣传,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四川声音,整体塑造和展示美丽繁荣和谐四川形象。加强涉藏反分裂网络舆论斗争,开展社会热点问题正面引导,依法推进网络社会管理,加快构建大网络大舆情全媒体工作格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大对基层、农村、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丰富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第六,大力推进依法治省和民主政治建设。省委高度重视法治四川建设,多次专题研究依法治省工作,制定出台《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成立由省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召开全省推进依法治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重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提高各级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导向和氛围。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支持省人大及其会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省人大会从四川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地方立法,监督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加强执法检查和调研,支持代表依法履职,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促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建设。省政协坚持团结民主主题,围绕中心和大局建言献策,建立重点提案领导牵头督办制度,扎实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组织完成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群团组织换届工作,引导和支持群团组织参与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广泛开展就业促进、关爱留守学生(儿童)、救助贫困母亲、省际农民工联动维权等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经济发展、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切实维护全省社会稳定。妥善处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扎实抓好中心城市稳定工作,严格落实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集中解决信访老案积案,主动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扎实抓好安全生产,为推进改革发展营造了安定有序的环境。

第八,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去年7月以来,我们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和总要求,在张高丽同志和中央督导组的指导下,从严务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解决“总开关”问题放在首位,注重开门搞活动,深入查找“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以整风精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特别是坚持立说立改、边查边改,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从一开始就开展正风肃纪“七项专项治理”,动真碰硬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注重实践特色,突出“五个带头”“五个结合”,省委班子带头开展学习调研、征求各方意见、做好对照检查、抓好整改落实、推动工作实践,一级带一级、层层作示范;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与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推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和灾区恢复重建,与解决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与建立健全为民务实清廉长效机制紧密结合,以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目前,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圆满完成,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面启动。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重大部署,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是以同志为的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施政纲领。省委《决定》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提交这次全会审议的《决定》,共分三大板块15个部分58条。第一板块是总论,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第二板块由第二至第十四部分构成,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5个方面部署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板块是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也包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省委《决定》起草工作,是在省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省委一开始就强调,必须吃透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同时眼睛向下,注重对实际问题的研究,不生搬硬套,不急于求成。省委《决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充分体现了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多次召开会、专题学习会等,集中时间、静下心来,深入学习中央《决定》和系列讲话精神。在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不折不扣地贯彻到省委《决定》之中。二是充分体现了四川的改革实际。省委《决定》不是泛泛地贯彻中央精神,而是在深入研究四川改革实际、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形成的。去年10月,省委就提前部署了22个重大改革专题,由省领导牵头开展调研,省委会3次进行集中研究、听取汇报,总结改革经验,分析改革现状、症结和难点,明确方向、目标和举措,为省委《决定》起草和最终形成作了充分准备。三是充分体现了注重实效、稳步有序推进改革的工作思路。各个领域的改革,都按照近期推开、先行试点、深入研究后再作推开等3个层次,分别明确了具体改革事项和时序,增强了省委《决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充分体现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的要求。省领导深入基层倾听意见,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了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党内老同志,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省委《决定》较好地反映了社会诉求和群众期盼,汇集了全省上下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实践经验。

在研究讨论和征求意见过程中,大家普遍认为省委《决定》总揽四川改革发展大势和全局,勾画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明确了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是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四川的具体化,为新形势下四川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总的依据和行动指南。全面领会省委《决定》主要精神,要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准确把握改革的总要求和目标任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点,也是过去3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动力源泉。当前,我们面临的各种矛盾问题仍然突出,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仍然很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风险和挑战,破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推动我国体制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推动社会生产力得到更大程度的解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彰显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推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更大提升,对于实现党的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改革开放初期,把复杂问题放一放,重点解决当时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这是符合实际的选择。但是暂时放下的问题,并不会自然而然得到解决,这些问题积累起来,现在更加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已经躲不开、绕不过了。在经济领域,我国处在增速的换挡期、结构的调整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面临不少具体困难,高投资不可持续,外贸进出口压力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地方政府性债务比较严重,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凸显,人口红利、劳动力资源优势弱化,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不强,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不尽合理等。在社会领域,贫富差距有所扩大,公众选择呈现多样化趋势,社会丑恶现象和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新兴技术的兴起、新兴阶层的出现、人际交往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社会的发展运动模式。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政治领域来看,改革进入深水区,政治民主化、国家治理法治化进程需要加快,反腐倡廉建设任重道远,等等。分析这些问题,呈现几个特征:一是复杂性。表面看似单一的问题,实际上是“一筐螃蟹,互相牵扯”,涉及各个领域、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二是纵深性。许多问题都与深层次矛盾相联系,不少涉及体制机制。三是艰巨性。经济、社会、政治等各领域都面临风险和挑战,需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机制和办法来解决。四是紧迫性。现在改革到了一个关键时刻,到20xx年要实现“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两个目标,只剩屈指可数的六七年时间,这些复杂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能不能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国家发展和长治久安,也考验着各级党委、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正如强调的,除了改革,别无他途。

从我省的情况来看,过去30多年,全省城乡面貌发生沧桑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靠的是改革开放。四川作为西部大省,要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步伐,走在西部开发开放前列,化解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实现“两个跨越”奋斗目标,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根本出路也在全面深化改革。全省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准确把握新一轮改革的历史背景及面临的时代特点和风险挑战,深刻理解我们党在当前历史时期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定的长远意义和战略考量,切实增强改革的信心和勇气,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集中各方智慧力量,汇聚起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全省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全局意识,突出问题导向,统筹协同推进,努力探索符合四川实际的改革开放之路。到20xx年,完成省委《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第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造有利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市场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要调整和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健全支撑和保障“三大发展战略”的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发展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质量。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点是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当前,民间投资不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要创新民间投资机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和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健康等领域,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更大发展。我省国有企业总体上水平不高、规模不大,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滞后,产权多元化进展缓慢。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分类制定改革方案,推动国有资本加快从一般性竞争领域退出,以股权的多元化实现企业治理现代化。要坚定地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结合国有企业改革和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支持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尽快取得重要进展。未来区域间竞争,很重要的是看谁能在金融改革中走在前面。要发挥金融支持改革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加快地方金融发展,把四川建设成为西部重要的金融中心。

统筹城乡改革是我省改革的优势和亮点,要作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这方面,我省有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平台,有前几年先行先试的成功经验。要继续按照“五个统筹”“五项改革”的思路,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在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用地制度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权利,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城市建设管理创新,深化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改革,实施“百镇建设行动”,破除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使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生活。

我省正处于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过渡的发展阶段,加强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完善创新驱动发展体制机制,建立企业主导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改革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加快推动我省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同时,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军民融合发展,重点支持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试验区建设。

越是深化改革、发展市场经济,越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当前,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凡是政府能不管的就放手让市场发挥作用,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同时,对该管的,要创新办法、管住管好,解决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当前,很重要的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谋篇布局的关键时期,敏锐地捕捉时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目前,国家正在启动页岩气开发,规划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内陆自贸区等改革事项。这些都是重大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省直有关部门要主动对接、密切跟踪,加强研究和规划,争取国家支持,有关市、县政府都要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同时,要抓住推进成都新机场建设的机遇,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规划临空综合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集聚区,打造现代空港经济走廊。

第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关系,更好地规范权力运行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治体制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改革措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统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更为紧迫和重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长治久安,最根本的是要走出一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法治国的新路子。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要把建设法治四川作为我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认真落实《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逐步把治蜀兴川各项事业纳入法治化轨道,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环境。当前,要注重发挥法治在保障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的重要作用,创造性地推进地方立法工作,确保改革于法有据。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关键作用,提高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和问题的能力,着力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转变,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转变。要守住公正司法这条防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升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夯实全民守法基础,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坚持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不动摇,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商、审议机制,健全“一府两院”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制度,促进地方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在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坚持把协商置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不断拓宽协商渠道,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要围绕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目标,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重大决策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后评估和纠错机制。预防和减少腐败,也必须靠深化改革规范权力运行。要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推动纪委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解决反腐败机构职能分散、一些案件难以坚决查办、责任追究不够等问题。要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让权力受人民监督、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第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增强我省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文化是一个地方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先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方向,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我省文化资源丰富,培育文化软实力优势明显。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并重、发展繁荣和引导管理并重,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现阶段要突出3个重点: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上,关键要理顺党政部门和所属文化事业单位的关系,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在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上,关键要深化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体系上,关键要增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当前,尤其要重视互联网建设和管理。这是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全局性问题,已成为对各国执政者的考验。要高度重视并加强网上宣传阵地建设,主动建强网上正面力量,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引导人们多看主流、多看本质、多看光明面。要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体制,强化党委的领导责任,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加大打击网络犯罪力度,确保可管可控,使网络空间真正清朗起来。

第五,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社会建设与治理的关系,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社会发展环境。社会领域改革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是老百姓最为关注、最直观体现公平正义程度的改革领域。指出,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我们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的一项基础性任务,就是要完善民生制度安排,守住基本民生底线,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着眼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做到保基本、全覆盖、相衔接,基本构建起就业、社保、住房、养老服务体系。要着眼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劳动报酬增长机制,加大分配调节力度,继续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着眼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资源均衡化配置,重点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让城乡群众更直接更公平地享受到社会公共服务。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对社会单向管理与治理,随着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化,社会多元化特征越来越突出,需要加快改革计划经济体制沿袭下来的“管治”模式,构建起在党委领导下,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按照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注重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凝聚群众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完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促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有序。

第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我省生态地位突出,关系到国家生态安全。要统筹当前和长远,标本兼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绝不能以破坏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增长,要对人的健康和生命负责,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净土、绿水青山。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控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等新的改革举措,这对我省是重大机遇。我们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和落实改革新办法新举措,努力走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路子。特别是生态基础较好的地方,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此外,我省先后经历了汶川地震、芦山地震等考验,在抗灾救灾机制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要建立健全科学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全省防灾减灾体系。

第七,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不断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为推进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我们党是各项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始终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要强化党的意识,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探索,规范和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纪律观念、组织纪律观念。要加强党的建设自身制度改革,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提高各级党委领导改革的能力和水平,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要巩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扎实抓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围绕反对“四风”,建立健全改进文风会风、控制“三公”经费支出、治理吃拿卡要、领导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等制度,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工作保障机制,把基层党组织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上来。实践表明,干部作风与政绩观联系紧密。要改进和完善政绩考核制度,形成正确政绩导向,从根本上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新时期的改革涉及面更广,调整利益格局更加艰难,必须准确把握改革的规律和特点,提升驾驭和领导改革的综合能力。贯彻落实省委《决定》各项部署,需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问题。新一轮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全面改革,必须加强顶层设计,解决好改革的方向和思路问题。强调顶层设计,主要是把握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在一个总体框架下推进。党的xx届三中全会《决定》是全国改革的顶层设计,省委《决定》就是四川改革的顶层设计,是全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遵循。各个领域的改革也需要有顶层设计,要制定专项改革方案。省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细化出台具体的改革措施,加强对地方和行业系统改革的指导,承担起本行业改革方案的把关责任。各市(州)也要制定改革的实施意见。

需要强调的是,加强顶层设计,不能因此束缚地方手脚,忽视基层探索。有些改革事项需要统一部署,不能自行其是、各自为政,但并不是所有的改革都要整齐划一、搞齐步走,特别是中央和省委已明确的改革事项,不能等待观望,必须尽快动起来。改革开放30多年来,许多重大的改革都是从基层率先突破的,许多创新也都是来自于地方和基层的创造。继续深化改革,同样需要发扬“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鼓励地方、农村、企事业单位等大胆试验、大胆突破。对基层探索已经取得成效的,要及时总结经验,上升为规律性认识,在面上进行推广。对改革中遇到的难题,要大胆地交给基层去闯去试。比如,承包地经营权改革、城市资本技术下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现农民宅基地和房屋等财产收益等,都需要选择一些地方,让基层去探索试点。对基层自发的改革探索,要满腔热忱地给予支持和鼓励,保护好改革热情,同时要宽容失败,对一些偏差要正确对待,给予指导。只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才能使改革蓬勃有效开展。

二是解放思想与扎实稳妥的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总的要求就是积极稳妥。积极,就是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创新路。改革本身就是创新,就要有当年小岗村、向阳公社的那种胆识。如果思想不解放,就找不准改革的症结,很难找到改革的突破口,也提不出创新性的改革举措。四川地处西部内陆,最大的制约仍然是思想观念的制约,自我封闭、消极畏难、因循守旧、小富即安等思想观念不同程度存在,开放合作意识、开拓进取意识、抢抓机遇意识、争先攀高意识等亟待增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拿起思想解放的武器,破除旧的思想束缚。

解放思想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体现在推进改革的行动之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打破思想上的禁锢和条条框框的限制;要保持勇于变革、永不停滞、永不僵化的精神状态,善于提出新思路、采取新办法、创造新机制,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推一推才动一动;要增强自我革命的勇气和担当,着眼全局谋改革、抓改革,正确对待利益调整,不能患得患失;要大力营造支持创新、鼓励试验的氛围,只要符合中央大政方针,有利于四川发展大局,就要大胆地干,充分激发全省上下改革热情。

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既要解放思想,又要扎实稳妥。这两者不是对立的,实质都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不同角度的运用。强调解放思想,也不能蛮干。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和步骤,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从实际出发,稳扎稳打,善于积小胜为大胜。改革措施出台前必须充分论证,谋定而后动,把握好出台的时机、方式、节奏。在改革具体步骤上要循序渐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逐步进行。对暂时看不准或条件不成熟的,要先行先试,逐步推开,不求轰动效应。

三是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问题。这次改革总的是整体联动、统筹推进的改革。要加强改革措施的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实施整体效果,避免畸轻畸重、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同时,从易到难、从局部到全局,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是30多年改革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整体推进,也不能平均用力。从全面改革来讲,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这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具体到每个领域改革,也要在众多矛盾和挑战中,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分清轻重缓急,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破。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进行分类指导,善于分析研究制约各自发展的重点问题,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是深化认识与提高行动自觉的问题。这实质是知行合一的问题。“知”就是要增进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吃透中央和省委的改革精神;“行”就是要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见诸于改革行动、见诸于改革实践。当前,深化改革已经形成了思想共识,在原则上、总体上几乎没有反对改革的人。关键是涉及到具体问题时、涉及到具体利益格局时怎么办。深化改革的主要矛盾,不是该不该改的认识问题,而是怎样改的行动问题。一些改革事项,实际上过去已经提出来了,有的是议而不决,有的是决而不行。影响改革行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思想认识不到位、推动能力不强、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够、工作作风不实的原因,也有利益格局束缚的原因。提高改革行动自觉,必须下大气力解决这些问题。

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现在各项改革部署已经明确,冲锋号已经吹响,群众对我们推进改革充满期待。可以说,改革势在必行、箭在弦上。“好箭好箭,就是不放”,这是不行的。当务之急,是要集中精力抓落实。要有改革的紧迫感,破困局、解难题根本出路在改革,早改早主动,不能丧失机遇、贻误战机;要有改革的主动性,增强用改革统揽全局的意识,勇于担当谋改革,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到第一线去抓改革推改革,而不是被动地等上级来推,不能当改革的观望者,不能做改革的局外人;要有改革的执行力,在中央和省委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下,抓紧制定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的具体改革方案和措施,不能停留在一般性部署上,不能满足于造声势、追求轰动效应。关键是要把改革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措施,一项一项把改革部署落到实处,一步一步把改革蓝图变为现实;要有改革的大局观,有自我革新的胸襟,敢于从自身做起、从本地本部门改起,克服地方和部门利益掣肘,不做改革的绊脚石。

五是党的领导与依靠群众的问题。我们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各领域、各方面改革,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这是改革的根本政治方向。党委要加强对改革的领导,抓好重大改革举措的组织实施,确保改革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按照中央部署,省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下设若干专项小组。重大改革问题都要由领导小组研究,统一思想、把关定向,然后由党委、政府和有关方面按照职责和相关程序作出决策,定下来的事情要坚决执行。各市(州)也要尽快建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机构,确保全省上下一盘棋、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

同时,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再好的改革,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在实践中大家都有体会,很多看似复杂棘手的问题,只要真正调动群众积极性,让老百姓参与讨论处理意见,难题就能妥善平稳解决。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紧紧依靠群众推动改革,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真正做到谋划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动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检验改革接受人民评判。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畅通群众参与改革的渠道,对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改革,要与人民群众商量着办,在群众利益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形成共识、作出决策。这样,才能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同全省人民一道把四川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六是深化改革与发展稳定的问题。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和保障。改革、发展、稳定是内在统一的,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同志们!四川是邓小平同志的家乡,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我们对邓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将他开创的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高举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束缚,以更大勇气打破利益固化藩篱,以更大智慧攻克工作中的难题,奋力夺取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胜利!

讨论会发言

全国政协体育界别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田径飞人”刘翔发言时称,将克服年龄、伤病困扰,全力迎接伦敦奥运会挑战,并表示关注教育、医疗。

身穿运动服的刘翔和身穿军装的叶乔波少将等4名委员同坐会议室的东排,其桌前,放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和几页材料。

轮到刘翔发言时,他手捧稿纸念道:“脚跟伤处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仍然会出现一些反应,为了缓解脚跟反应,必须每天做一些康复的训练和理疗。实事求是地说,2015年伦敦奥运会,对我来说,将面临年龄增长、恢复时间长、伤病困扰的实际问题。由此可见,困难极大,充满挑战,我将接受挑战,迎难而上,全力以赴挖掘自己的潜能。”

会间被媒体“包围”的刘翔坦陈,政协委员对自己来说是一份责任,让自己更成熟。虽然今年没有带提案,但还是比较关注教育、医疗方面。刘翔称,自己上网从不玩游戏,只看新闻。

刘翔表示,发言稿是自己写的,是手写,大概写了20分钟。“想的比较简单,把想说的都说了就行,会尽量全程参会吧”。

刘翔说,自己开会期间还要备战训练,十分感谢政协委员们和媒体的体谅,目前主要精力会放在今年的世锦赛和明年的伦敦奥运。

-

一、突出新主线,努力形成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新优势

围绕贯彻落实中央《意见》和全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精神这条主线,紧扣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精心组织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突出宣传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政协工作的新思路、新经验。中央《意见》下发后,洛阳市委专门召开棠委会,听取市政协有关意见建议,出台了《中共洛阳市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市委政协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贯彻意见。由市政协办公室牵头,组织市主流媒体的十多位记者,分赴各县(市)区和有关单位,就各级党委、政府和政协组织学习贯彻中央《意见》、加强政协工作的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中采访报道,30多位党政负责同志、百余名政协委员和基层群众接受了采访,在有关新闻媒体刊发稿件60多篇,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突出宣传各级政协认真履行职能的新实践、新成就。近年来,每逢“两会”,我们及早动手,组织市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报道大会盛况,并通过政府网站对重要会议进行实时网上直播。为了体现政协会议开放民主的风貌,今年政协全会前夕,我们与洛阳信息港联合开设了“我为‘两会’建言”专栏,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社情民意,收到各种建言信息400余条。同时,在《洛阳晚报》创办了“两会建言追踪”专栏,面向群众收集对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及时把办理结果公布于众。针对群众关注的居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食品卫生安全等热点问题,我们一方面采取给市委报送《社情民意》的方式反映群众呼声,另一方面利用重点提案督察、政协委员视察等渠道,与洛阳电视台联合开设“社会热点追踪”栏目,督促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好民生问题。

(三)突出宣传各界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功立业的新风采、新贡献。在今年的政协全会上,市新闻媒体采访宣传的政协委员达到140余人次。为了使委员宣传工作常态化,从去年开始,我们与洛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联合创办了《委员风采》栏目,先后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宣传报道了驻洛省政协委员、著名民营企业家黄伟等12名政协委员和知名人士投资家乡建设、引领群众致富的典型事迹。“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梅珍荣、陈大华等15名政协委员率先在全市组织开展赈灾义演、艺术品慈善拍卖等募捐活动,筹集各类捐款154万多元,我们组织新闻媒体做连续报道,助推了全市的赈灾募捐活动。通过开展 “我当委员五年间”等大型征文活动、开设“委员访谈”专栏等方式,陆续宣传报道了11名政协委员的先进事迹,扩大了社会影响。

二、构建新格局,不断提高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实效

做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靠的是各级领导的重视和社会主流媒体的支持,只有形成上下互动、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宣传格局,才能使政协新闻宣传工作适应新形势,开辟新领域,取得新成效。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将新闻宣传工作作为落实中央《意见》和全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工作总体布局。实行主席会议领导、秘书长负责、办公室和县(市)区政协具体落实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机制。主席会议、秘书长会议定期研究新闻宣传工作,统筹兼顾政协履行职能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每期《政协信息》、《社情民意》都由领导审阅、签发,每次政协重要会议、重要活动的新闻宣传,主要领导在宣传方向、重点内容等环节上给予明确指导。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增强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效。近年来,我们先后成功主办了“第五届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汉民族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协助市政府承办了“第二届豫商大会”、“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及河南省第27届牡丹花会”等大型会议、活动。通过深入报道会议及活动成果,形成了国内外友好人士为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的舆-论氛围。去年以来,我们围绕“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召开了3次主题棠委会、4次新农村建设推进现场会、5次“城中村”改造动员会,开展了12项专题调研和视察,每次会议和活动,我们都有主流媒体进行集中报道和跟踪报道,全面、准确、深入地宣传市政协调研视察中提出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整合资源,加强协作,切实形成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合力。一是把政协内部宣传与外部媒体宣传结合起来。政协的重大活动、重要会议,除编发《政协信息》、《社情民意》、在洛阳市政协网站播发外,我们主动与新闻媒体联系,采取刊发新闻专题、播发新闻专访等形式,扩大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影响和声势。二是加强与主流媒体的联系、协作、服务和配合。每次举行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之前,我们都及时向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大众媒体通报情况,共同商定宣传报道方案,共同策划宣传主题,并及时提供材料,组织安排采访。三是协助新闻单位继续办好已有的政协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将其办成展示政协工作的窗口、参政议政的平台和联系群众的桥梁。四是大会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工作相结合。组织新闻单位对政协提案办理督察、委员视察和重要课题调研等工作进行随团采访,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推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解决。

(四)建立机制,规范运行,切实提高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质量。一是提供组织保证。专门成立了政协新闻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和隶属于办公室的宣传信息科,进一步加强了新闻宣传工作力量。二是提供制度保证。按照中央《意见》和《全国政协关于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要求,制定了《政协洛阳市委员会关于新闻宣传工作暂行规定》,逐步建立了与新闻单位联系沟通、政协会议报道、新闻报道审核等制度规定,对新闻报道的内容、程序、归口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按照“三化”要求界定下来,适应了政协工作发展需要。三是提供人才保证。在党政部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县(市)区政协选配40多名特邀信息员,建立了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县(市)区政协、党政有关部门四方参与的政协新闻宣传工作队伍,保证了政协工作日常报道需要。

三、探索新规律,着力实现政协新闻宣传工作的新突破

中央《意见》和全国政协新闻宣传工作座谈会就人民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也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立足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政协新闻宣传工作新规律、新方法,努力在三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努力实现政协重要会议宣传的新突破。宣传政协召开的重要会议就是要以新闻媒体为介质,让全社会听到政协的声音,了解政协的工作,看到政协的形象,扩大政协的影响。我们从创新策划入手,改会中的短期报道为会前、会中、会后的连贯报道,改单一的会议报道为背景报道、深度报道和跟踪报道,增强了政协会议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新闻宣传形式上,通过开辟专题、专栏、专访,进行现场直播、实时播送、网络媒体现场访谈等方式,使政协会议的宣传深层次、多样性,大大提高了政协新闻宣传效果。

(二)努力实现政协重大活动宣传的新突破。政协组织的各项重要活动、重要会议、友好往来,开展的专题调研、视察考察、咨询论证、提案督办,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组织的重大纪念活动、各种座谈会、联谊交友会等,都是政协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履行职能的有效形式。这些会议、活动既涉及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又与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对这些会议、活动的宣传报道,我们注意准确把握分寸,确保如实报道、正面宣传。对于一些重大课题的调研、重要提案的督办等,特别注意做好背景报道、跟踪报道、系列报道和深度报道,做到有头有尾、有因有果、有血有肉,增强了宣传效果。

(三)努力实现委员典型事迹宣传的新突破。中央《意见》明确指出:“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这一论断清晰地表明了政协委员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好政协委员典型事迹,对增进广大群众对政协组织的了解,扩大政协组织影响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我们采取在各新闻媒体开辟栏目等方式,宣传委员的先进事迹,宣传委员的履职成效,让委员的真知灼见在报刊电视上展示,让委员话语权在报刊电视上得以体现,让委员的履职形象在报刊电视上生动再现,增强了委员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更让全社会了解了政协委员的独特风采。

安全会议讨论发言稿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根据教育局安排,做为学校安全工作的代表进行发言,我站在这里感到十分荣幸。我们x学校有x个教学班,x名学生,安全工作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我把学校安全工作分三点作以汇报:

一、打造安全管理特色。

我们十分重视学校安全工作,不折不扣地贯彻教育局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大力推行“三纵六横”分层管理的模式,层层落实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积极做好日常管理、日常排查和防火、防震、防踩踏等疏散演练,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月月有考评,安全工作与绩效工资、晋级评先、年度考核等紧密挂钩。我们尤其注重安全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把制度建设和档案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指标,不断反思,勇于创新,推进了学校安全工作上台阶。学校建立了安全档案室,编撰了安全手册、制作了安全专题片,指定了档案专管员,档案管理得到省市区教育、政法和安监等部门的肯定与表彰,去年我们接待了省市区多家单位的.参观交流,区安监局把我校定为安全工作窗口单位。

二、创新安全教育形式。

我们把安全教育和“三生”教育结合起,来两手抓,学校建立安全教育室,打造安全教育基地,长期开展安全主题和“三生”主题教育,并上好每一节安全教育课。学校聘请河南省十佳法官寇文启、优秀法官为法制安全副校长,定期进行法制安全讲座和安全进校园辅导活动,用丰富的案例、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逐渐懂得安全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我们的安全教育口号是:热爱生活,珍视生命;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

三、形成安全工作合力。

安全仅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我们利用家校联系卡、家长信箱、校信通等形式随时随地与家长沟通交流,不断提升家长安全意识,促使家长理解支持学校安全工作;我们还与社居委、工商、消防、公安等部门多方联合,进行安全自护、安全演练和周边环境治理,切实净化了环境,排除了隐患。现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给学生撑起了一片安全的蓝天。

x学校多次被评为市、区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等。这些成绩是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支持和肯定,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安全工作还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

安全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新学期,新起点,我们将继续在教科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把安全工作做得更细致、更扎实,向社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确保师生幸福平安。

最后,祝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