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优质8篇)

时间:2023-10-15 22:48:42 作者:笔舞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优质8篇)

小班教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以下范文的高三教案,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篇一

1.知识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和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篇二

1.结合“买文具”具体情境,体会小数的含义与特征。

2.能认、读、写小数。

简单小数的读写

1.小数意义的理解。

2.小数的写法。

1.说说你对元、角、分有哪些认识?

2.你会读出下列小数吗?

例:每支铅笔0.50元(读作:零点五零元)

每支钢笔8.00元每把尺子1.06元

每个笔记本3.50元每盒水彩笔16.85元

3.你能用小数表示下列的数吗?

5元4角=﹙﹚元15元9角=﹙﹚元

1.认识小数

﹙1﹚教师出示“买文具”具体情境图,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多少。

﹙2﹚学生独立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每个笔记本﹙﹚元﹙﹚角每把尺子﹙﹚元﹙﹚分

每支钢笔﹙﹚元每支铅笔﹙﹚角

每盒水彩笔﹙﹚元﹙﹚角﹙﹚分

﹙3﹚学生自主认识这些小数

﹙4﹚师随机说明:像3.50,0.50,8.00,1.06,16.85……这样的数都叫做小数。

﹙5﹚同桌合作交流:观察小数,你能发现小数有什么特点?

﹙6﹚交流反馈小数特点。

2.小数读法﹙1﹚自己试读小数16.85。

﹙2﹚学生合作互读小数:3.50,0.50,8.00,1.06

﹙3﹚学生自主归纳小数读法的要求。

﹙4﹚自我检测:读小数。

0.02读作:20.00读作:

3、小数的写法。

﹙1﹚师随机提出问题。

﹙2﹚学生互相探讨小数的写法。

﹙3﹚反馈小结小数的写法。

﹙4﹚学生互读互写。

1.基础达标题。

找小数。﹙在小数下面画横线﹚

23.20.021.005010.00

读小数。

0.7读作:0.09读作:10.02读作:10.00读作:

2.巩固提高题

2元1角=﹙﹚元7.52元=﹙﹚元﹙﹚角﹙﹚分

50.50元=﹙﹚元﹙﹚角﹙﹚分8分=﹙﹚元

10元2分=﹙﹚元1角5分=﹙﹚元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篇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2页至第4页例1、例2。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然后把看到的主要的景物记录下来,并标明方向。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物体。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篇四

17页练习四

1、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自制课件

一、听算

二、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378÷5435÷7297÷4469÷8194÷6

三、笔算比赛

8÷280÷2800÷28000÷218÷3180÷31800÷390÷3

四、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估算?板书估算列式。

3、教师小结。

五、指导练习

1、练习三第5题。

学生独立做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三第6题。

学生读题,然后在书上填写,全班评价交流。

3、练习三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然后再提问题。

4、完成练习三后的思考题。

六、课堂小结

1、说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积累了那些经验?

七、总结。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篇五

1.掌握小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小数的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列竖式计算

二、自主学习新知

1.妈妈想买一桶油和一袋米,一共要花多少钱?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情境图的条件提出相类似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完成课本p8的试一试。

小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先要把()对齐。然后按照整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计算,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

1.基础达标

直接写得数

2.4+1.7=3.8+2.9=5.6-4.2=

11.6+5.5=9-5.1=10.9-8.2=

7.7+3.4=7.4+1.6=7.4-2.1=

2.巩固提高题

数学门诊

7.814.5

+5.4-1.3

________________

12.21.5

一副乒乓球拍25.5元,一个羽毛球拍18.4元,一个篮球62.3元,一个排球54.6元。

a)李老师想买一副乒乓球拍和一副羽毛球拍,一共要用多少元?

b)李老师用100元买一个篮球和一个排球,钱够吗?

作文书:12.5元计算机:24.3元台灯:43.7元

王叔叔想买其中的任意两种物品,他至少要带多少元?台灯比计算机贵多少元?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篇六

1、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

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

提出要求:你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

男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玩电子游戏

人数

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活动 看书 踢球 看电视 画画 跳绳 玩电子游戏

人数

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

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

指出: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

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目是什么意思?

2、认识复式统计表。

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

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

(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

4、解决问题。

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

小结:刚才的每张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的整体情况。

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

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填写在统计表里。

1、某书店2014年第二季度的图书售出情况如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

四月份:教辅书2631本,文学类图书3452本,工具书302本。

五月份:教辅书3689本,文学类图书2478本,工具书352本。

六月份:教辅书5634本,文学类图书1953本,工具书427本。

2、下面是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想想怎样填写表中空缺部分。

三(1)班同学饮食情况统计表

合计 蔬菜 鱼类 肉类 豆制品

总计 13

第一组 10 3 3 1

第二组 4 0 6

第三组 4 0

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篇七

评价目标:

1、通过单元评价,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第一单元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地了解信息,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2、学生通过单元评价也能准确地知道自己在这个单元中那些是掌握的比较好的,哪些方面还存在问题还需加强的。

评价内容:

一、口算

642=844=35+6=213=

802=73-7=693=403=

963=262=555=422=

二、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862573684

917645612

三、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4210

2)955)80

85

53

4

1

4210

2)955)80

85

53

4

1

4210

2)955)80

85

53

4

1

四、填空

465160

782=633=764=

948492

五、解决问题

1、48个同学去采集昆虫标本,每3人分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2、一本故事书有98页,小强准备一个星期把它看完,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3、小明去买面包,每袋面包4元,50元最多能买多少袋面包,还剩几元?

4、36位学生去乘坐木马,木马每次坐6人,每人玩一次,一共要分几组?

单元评价反思:

一、分析本次练习的总体的情况:

三(1)优秀47人次,良好6人次,及格1人次;

三(2)优秀46人次,良好6人次,及格1人次。

二、本次练习的成绩与不足及原因:

成绩:1、本章的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不错,计算正确率较高。

2、学生有一定的估算能力。

3、能根据一定的条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通过评价,对自己一阶段的学习活动有初步的反思和评价。

5、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不足:1、看题不够仔细,包括审题不清。如:有个别学生出现数字抄错现象,有小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第5题出现了审题不清,不会分析题目的数量关系。

2、做题马虎,有点丢三落四。主要体现在计算后,总忘了写横式上的答案,或者写了商忘写余数。

3、有几位学生未养成答完整答句的良好习惯,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出现不列竖式,自己进行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导致很多计算错误。

三、原因及改进措施:

1、平时还未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力度。

2、没有意识到验算的重要作用,因此,不懂得自己检查或不知道如何检查。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3、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多地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逐渐培养学生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分析练习题。

很多学生不看请题目的意思,直接用6042,或者先用603,再用4220,出现这种解答方法的学生较多。

2、解决问题第6小题,出现计算错误比较多,不管是减法,还是除法,都有一小部分学生计算错误。

单元评价反思:

一、总体情况:

三(5)优秀47人次,良好6人次,及格1人次;

三(6)优秀51人次,良好3人次

二、成绩与不足

成绩:1、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正确进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

2、能够理解并掌握相关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笔算并用乘法进行验算。

3、大部分学生能着眼于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合理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且清楚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4、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合理估算。

不足:1、学生阅读能力不够,审题不仔细。个别学生看错数字,看错题意。

2、学生由于年龄小,常常有丢三落四的习惯。列竖式时忘记在横式写答案,商忘了写余数。解决问题时,忘记答。

3、个别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跟不上,在解决问题时不能理解题意,特别是两步计算的问题。

三、原因及改进措施

1、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尽快适应三年级的生活。

2、学生仍未养成及时检查的好习惯,部分学生答完试卷后就无所事事。以后仍然要加强学生这方面的意识。

3、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对老师的依赖很强。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读题,自主思考的能力。

四、分析练习题

本次的练习卷总体来说很简单,错误率集中在解决问题第5、6题,第5题题目:一辆大客车可载客60人,3辆面包车可载客42人。一辆面包车的载客量比一辆大客车少多少人?部分学生直接用60减去42,或者用60除以3。第6题题目:小明去商店买了1个篮球和4个足球,每个篮球30元,一共用了126元。一个足球多少钱?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义,也有个别学生计算出现错误。

单元评价反思:

一、总体情况:

三(3)优秀41人次,良11人次,不及格1人次;

三(4)优秀43人次,良11人次

二、成绩与不足:

成绩:1、学生能正确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以及一些简单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能正确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用乘法进行验算,能应用除法与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着眼于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的联系,合理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

4、能根据题目的要求合理进行估算。

不足:1、学生审题不清,个别同学看错题目中的数据,还有同学漏看题目条件。

2、学生做题马虎,经常丢三落四。主要是在笔算题中,好多同学不是漏写横式,就是忘写余数,还有同学把竖式上的答案都抄错了。

3、学生对一些稍复杂的应用题不能仔细分析题目,有同学不会从题目中寻找有用的已知条件。

三、原因及改进措施:

1、平时还未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做题略显浮躁。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力度。

2、没有养成做完后仔细检查的习惯,部分同学甚至不知道怎么检查,从何入手。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传授学生检查方法。

3、学生在解决稍有难度的应用题时,看到数据就用没有仔细考虑清楚,分析问题所要的条件,要多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解决类似题目的思考方向。

4、在本次练习中还出现了不及格,仔细检查她的试卷后才发现,整张试卷的前半部分的带竖式计算的题目都是完全正确的,而后半部分的应用题计算出现了错误,几乎每题都有错的,后让该生全部用竖式计算却完全正确。说明她在练习时比较匆忙,而且她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口算这类题目。今后应加大她除法的练习。

四、分析练习题

本次的练习卷总体来说很简单,错误率集中在解决问题第5、6题,第5题题目:一辆大客车可载客60人,3辆面包车可载客42人。一辆面包车的载客量比一辆大客车少多少人?部分学生直接用60减去42,或者用60除以3。第6题题目:小明去商店买了1个篮球和4个足球,每个篮球30元,一共用了126元。一个足球多少钱?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义,个别学生的计算产生了错误。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除法教案设计篇八

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想想做做1

分组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集体评讲。

2、想想做做2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估算,并要求说出估算的依据。

再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小结。

3、想想做做3

问:能不能通过题中条件一眼看出谁跳得比较多?

怎样才能知道谁跳得比较快一些呢?

先估计,再要求计算。

4、想想做做4

分组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要求完成后观察每组中两题之间的联系。

集体讨论,领会其中的联系和区别。

小结: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5、想想做做5

出示图,理解图意和题意。

同桌互相说说解题策略。

2、油厂把610千克的豆油分装在最多只能装5千克的油壶里。准备120个油壶够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