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18:59:13 作者:影墨 2023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篇一

一、导入新课:

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

[板书标题]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幼年丧父,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当作圣人。他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侍坐:学生坐在一旁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旁陪伴长辈,叫做诗坐。

二、了解《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后人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三、思路结构:

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其中“志”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1、子路侧重强国(有勇知方),2、冉有侧重富民(可使足民),3、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宗庙会同)。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四、思考并回答:

明确: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他对他的学生说,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年龄比们大,你们不敢讲话。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这反映出孔于对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而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这反映出孔子教育学生时,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师生明确: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明确: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2)、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明确: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3)、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明确: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3、第三段写孔子评志。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明确:子路侧重强国(有勇知方),冉有侧重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宗庙会同),三个人的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对三个学生育志的内容,孔子赞成子路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故哂之。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明确: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教材采用这种理解)。纵观孔子的一生,应该说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但是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由于到处碰壁,孔子自然也会流露出消极情绪,特别是他晚年回鲁国后恬退避世的思想就很突出。《论语公冶长》中有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的话;《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曰:“吾道穷矣……”,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侍坐》中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可见,孔子“与点”时不可能有积极从政的思想。

孔夫子既然懂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晚年深感自己的主张难以推行,以为诸侯们已经“舍之”,面对这样的现实,就应该“藏”了。孔夫子考虑到自己的处境,所以说“吾与点也”。从政治国的路没有机会走,那就和人办教育吧。“浴乎沂,风乎舞雩”,和学生一起“咏而归”,倒也很潇洒。所以“不求为政”的曾点能得到孔子的赏识。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课文中的孔子又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比较苦闷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平时我们景仰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篇二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论语》的常识和孔子的思想。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掌握虚词“以”“因”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学习运用人物对话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学习重点:

1、掌握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2、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了解孔子的礼治思想。

学习难点:

理解孔子评判学生的标准,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孔子和《论语》

(一)孔子(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孔丘,字仲尼。鲁国人。

生平: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内乱移居鲁国。父叔梁纥,母颜氏。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鲁国是周公儿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之称。至春秋末,礼乐仍保持完好。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对孔子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幼时常以陈俎豆、设礼容为戏。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时曾做过管粮仓、管放牧的小官。30余岁时开始授徒讲学。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鲁国内乱,孔子不满季氏为首的三桓擅权,一度离鲁至齐,不久返回。开始整理诗、书、礼、乐,招收弟子日多,影响愈大。鲁定公九年(前501),出任中都宰,颇有政绩。后升为司空和大司寇。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相礼,鲁国兵礼并用,收回被齐国侵占的郓、灌及龟阴之田。定公十三年,孔子为维护公室,建议毁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等三家都邑,季孙氏、叔孙氏的邱、费被毁后,孟孙氏以武力对抗,孔子计划失败。以后鲁国政局有变,孔子见理想难以实现,遂带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飘泊生涯,时孔子55岁。孔子中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均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季康子以币迎孔子,孔子归鲁,时年68岁。鲁哀公和季康子虽常向孔子问政,但终不起用。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其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在《论语》中。

哲学思想:孔子所处春秋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孔子思想中充满新与旧的矛盾,反映了大变动时代的精神风貌。

天命鬼神观:孔子继承了传统的天命鬼神观,视天为万有的主宰和人格神,认为天命主宰着人的生死,也决定着社会的治乱。他主张”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但同时他又否定周时盛行的占卜活动,提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五谷生焉“,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他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记载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并且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回避了关于人死后是否变鬼的问题。

仁与礼的学说:礼原为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春秋时”礼崩乐坏“,礼已名存实亡。孔子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是区别华、夷的标志。他谴责破坏周礼的行为,对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极为愤慨,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主张”正名“,试图用周礼的形式去匡正已经产生变化的社会现实,要求人们”克己复礼“。但是,在不违背周礼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孔子同意结合时代的变化对周礼的具体内容有所损益。仁这一概念在春秋时已广泛使用,孔子赋予了它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论语》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对子贡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他认为仁就是推己达人的忠恕之道。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子张问仁,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此”五者“即”恭、宽、信、敏、惠“。孔子的”宽“、”惠“表现在统治方法上就是要行”德政“。所谓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在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就是要使民”足食“,《论语》记载孔子”所重:民、食、丧、祭“,主张”因民所利而利之“。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他主张处理事务时,既不能过,又不能不及,认为”过犹不及“。孔子主张恪守”中道“,如《论语》记载,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主张”德刑并用“,”宽猛相济“;对学生,性格过于进取的加以遏制,对于谦退的加以鼓励。孔子反对过激的言行,但同时也反对不讲原则,”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的”乡愿“行为,称”乡愿,德之贼也“。

知识论: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虽承认有”生而知之“的圣人,但他所强调的是后天学习,着眼于”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中等人。孔子一生学而不厌,主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他还讨论了学与思的关系,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提倡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孔子主张学以致用,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他反对知而不行或”言而过其行“的人。

逻辑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启蒙者,他提出了”正名“主张,虽然主要是为了实现政治和伦理方面的名分等级制度,但包含了逻辑证明的初步意识。孔子认为言有赖于名,名不正则言不顺。从正名的需要出发,孔子还强调推理在认识中的作用,提出同类可以相推的原则。

美学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人,孔子的美学思想也建立在他的仁学基础上,他认为要使”仁“的原则得到实现,就要唤起人们自觉行仁的要求。他力图发挥文艺的特殊社会作用,陶冶人们的伦理道德感情,把文艺作为唤起人们自觉行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力求使人们对行仁不但”知之“、”好之“而且”乐之“。在美与善的关系上,他主张”尽善“、”尽美“,认为最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是同一的。孔子还要求”美“和文艺必须绝对服从”礼“,为维护礼服务。

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创私人讲学的教育家。传说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他主张”有教无类“,学生中不少人出身低贱,许多过去无权受教育的平民子弟得以受教育。孔子把培养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知识分子作为教育的目的,认为”学而优则仕“,”学也,禄在其中矣“,故而以”文行忠信“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排斥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教育。他注重道德培养,主张治学要先立人,提出了一整套以道德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提倡”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他注重言传身教,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老实态度,要求自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教学中他讲究教育方法,注重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他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第一位教育家。

历史地位:孔子的学说博大精深,虽具有一些传统的保守的思想因素,但其主流在当时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所以在战国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先秦显学之一。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汉以前并未受到统治者的特别重视。汉代以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孔子的思想适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受到重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对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以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采取了神化孔子,提倡儒学的措施,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但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的需要,片面发展了孔子思想中的保守方面,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五四运动以后,孔子思想的保守性受到了进步思想家的批判。中国的一些学者,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学工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评价,取得了很大成就。孔子思想学说主要汇集在孔子弟子撰写的《论语》中,《左传》和《史记孔子世家》亦有有关孔子言行的记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二)《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宋代朱熹曾为《论语》作注释,名为《论语集注》,是比较通行的读本。全书主要内容是记孔子的言行。书中称曾子(名参)、有子(名若)为”子",有人推断,书是孔子死后,曾子、有子的弟子,根据师授编集的。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解释下列熟语,感悟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和方法。

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学而时习之:

二、诵读感知(诵读方式可灵活多样)

1、初读,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再读,读懂语意。

3、三读,读出人物性格。

4、四读,读出情感和语气。

三、梳理归纳

1、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疏通全文,并标注出有疑问的地方。

2、组内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并归纳出重要文言现象。

(1)请标注出“如、方、作、撰、伤、与、让、乎、尔”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请结合课后“探究讨论”第三题,总结虚词“以”“因”的意义和用法。

以:

因:

(3)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结合以前学过的古文,归纳出宾语前置的几种情况。

四、品读赏析

1、自由品读,体味孔子及其弟子的神情风范。

2、分角色朗读,品味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的性格和志向。

3、其他同学对朗读进行点评,分别说说孔子和他的四位学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全班齐读,共同感受文中的氛围。

五、合作探究

1、孔子为什么哂笑子路?

2、孔子为什么会“与点也”?又为什么要“喟然叹”?

六、课后反思:

七、课后作业:以“我心中的孔子”为题写一篇作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篇三

教学目标:

鉴赏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生活气息,探究富有生活情趣的写法。

教学设计:

一、理解、鉴赏:

1、课堂导入:请一个学生模仿班里某位同学的言谈,其他同学来猜,并分析这位同学言谈背后的情态或性格特点。

四人的志向各有侧重,子路直爽,敢作敢为,其理想侧重于强国(有勇知方);冉有其理想侧重于经济生活,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于礼乐教化,以礼治邦(宗庙会同),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三处短短的对话,非常鲜活地刻画出三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个“率尔”,把直率鲁莽的子路表现得准确到位,而后两处对话,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位谦虚谨慎、平易谦和的彬彬君子。

写曾皙较详细,先用“鼓瑟希”来渲染师生间融洽随意的生活气息,子路等三人回答问题表述志向时,曾皙正在鼓瑟,表现他志向高洁,情趣高雅,淡泊功名,“铿尔,舍瑟而作”,寥寥六字,而人物从容有礼的精神气质便跃然纸上,鲜活生动起来。

3、曾皙言志后,“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为什么孔子表示赞同?

答案范例一:曾皙的言志与其它人不一样,他没有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自己的志向,而是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在这充满诗意的理想蓝图中,人们潇洒自得,乐趣天然,家国安宁,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这种表述深深打动了孔子,他“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美好理想的充分展示和流露。它既符合儒家的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不愿求仕的心态。“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既赞许曾皙言的志,又表达了自己对这理想境界的向往。

二、发现、探究

1、读写结合

(1)、读完本文,你心中浮现出怎样的孔子形象?课下完成此篇随笔。

老师用温和自谦的话创造了师生间轻松亲切活跃的对话环境,这样学生能畅所欲言,表现了孔老师和蔼可亲,开明可敬的精神品格。

又如对学生评价:有的直接评价,有的不加评价,背后都能读出孔老师的鲜明形象来。对子路,孔子是“哂之”,并批评他“其言不让”,不懂得谦让;对冉有和公西华,孔子都比较肯定,但认为他们过于谦虚了。孔子对曾皙的人生理想听了之后表示赞同,而不加评价,一来避免直接将自己的政治思想强加于人,表现了一位大教育家的风范;二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弟子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学生自受启发,自我领悟。一位关心爱护学生、对每一位学生情况了如指掌,进而因材施教,具有高超教育艺术的好老师形象,活生生地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2)、用诗意语言,形象地口头再现曾皙的一番话,并以《我理想的课堂情景》或《我向往的生活场景》等为题,写百字小短文。

2、活动设计

(1)、把本文设计成一个小舞台剧,可添加一些适当的情节,如能演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那说明你已深得文章精髓。

(2)、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的理想、追求等,全班可以开展小型演讲或辩论等活动来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理想观。

3、专题研究

(1)、课下阅读《论语》中关于师生对话的篇章,小组合作探究专题:孔子教育艺术之浅见。

必修课程中《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逍遥游》、《归去来兮辞》等课文谈的是人生追求和选择,从《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等课文我们读出了儒家积极向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和民族国家命运紧紧相连的人生追求和选择,从《逍遥游》、《归去来兮辞》等课文读出了道家遵循内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追求和选择。这可以和高考对接,如作文对“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理解: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篇四

教学设计说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自主赏析中第一篇文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补习课和应考的辅导课,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大学里的选修课。”基于此,我试图通过这篇文章并结合必修一的名著导读,激发学生对《论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古代传统文化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由点到面再回归到点的过程,即深入文本——拓展延伸——回归文本。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普遍反映拓宽了视野,感到学而有用、学有所得,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了,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传统文化中习得了为人处世之道、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词语:比、俟、哂、喟。

2、掌握几个宾语前置句的句式特点。

3、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4、通过对《论语》的阅读,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感知孔子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与人物性格的一致性。

2、能够基本理解孔子“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一星期你们通过对《论语》的阅读,有什么感受呢?(众说纷纭,了解《论语》)

二、诵读感悟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理解文意,并能读出语气。在诵读中落实有关词语。

重点词句(幻灯显示)

1、通假字:

(1)、鼓瑟希——“希”通“稀”。

(2)、莫春者——“莫”通“暮”。

(3)、唯求则非邦也与——“与”通“欤”。

2、活用词:

撰、端、章甫、鼓、风、小、大。

3、宾语前置句:

(1)、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毋吾以也:即,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4、从文中找出比、俟、哂、喟并指出含义

三、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2、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为“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为“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愿为小相”。

曾皙——“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补充资料】

“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

(《论语·公冶长》)

子路:直率、卤莽——哂之

冉有:谦虚

公西华:更谦虚

曾皙:洒脱——与之

四、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讨论)

1、夫子为何“哂之”?

明确:“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由此引导学生对“礼乐治国”思想的理解。

【相关链接】

(1)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礼记·乐记》

(2)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礼记·乐记》

(3)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礼记·乐记》

(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谒,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论语·乡党》

(5)席不正,不坐。

《论语·乡党》

(6)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伺食于君,君祭,先饭。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论语·乡党》

(7)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8)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9)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10)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

(11)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论语·八佾》

2、夫子为何“与点”?

明确:首先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针对子路“率尔”作答,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也是国家,既然如此,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针对公西华“愿为小相”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只有曾皙真正了解老师的意图,结合“国情”,既陈述了自己的具体治国措施,又灵活地将老师的“礼治”思想体现出来: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由此可以基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干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补充资料】

(1)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2)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3)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

五、回归文本

从文章中找出有关“礼乐”的细节

明确:按年龄排序

曾点鼓瑟推测瑟之内容(和谐)

舍瑟而作彬彬有礼

春日沂水图

六、课堂小结

一位大师和一群鲜活的学生,一场著名的对话,一个永远的经典情境,一个给人无穷回味和浮想联翩的教育场景,希望我们能够感悟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感悟经典,感悟生动。

七、作业布置

写一篇学习《论语》的读后感

八、板书设计

问志——言志——评志

礼乐治国——以礼治教

九、教学反思

选修课的教学在内容上要比必修课更深入一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激发对《论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得。特别是课前预习,学生查找了大量有关《论语》的资料,并进行整合。利用工具书自主翻译、自主理解。我仅布置任务,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期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理解文章。当然,作为一节选修课,内容很多,时间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学生在这堂课能够了解什么是“礼”“乐”,理解孔子的“礼乐治国”的政治思想,学有一得,这节课就值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有感篇五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孔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人类留下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些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实用。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鼓励几个学生自由发言)。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今天我们就通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篇课文来感受这位教育家的形象。

[板书标题]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幼年丧父,鲁定公时,曾任鲁国大司寇,后来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当作圣人。他又是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以至于今。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又称季路。曾皙,姓曾,名点,字皙,是曾参的父亲,父子两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学生。

侍坐:学生坐在一旁陪伴老师。古代臣子坐在一旁陪伴国君、晚辈坐在一旁陪伴长辈,叫做诗坐。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后人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的记叙文。《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著作,相对而言,本文是《论语》中篇幅较长的一篇,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这篇文章记叙了孔子师生谈话的整个过程,不仅逼真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而且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所以还应该把它看成一篇记叙文。文章以言志为线索记叙了孔子和几个弟子畅谈理想志趣的情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具体为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其中“志”是贯穿始终的线索。

全文可以根据内容划分三个段落: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弟子述志。

1、子路侧重强国(有勇知方),2、冉有侧重富民(可使足民),3、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宗庙会同)。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明确:讲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他对他的学生说,不要因为我是你们的老师,年龄比们大,你们不敢讲话。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这反映出孔于对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另一层意思是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因而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这反映出孔子教育学生时,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师生明确:

(1)、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

明确: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2)、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明确: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3)、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明确: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3、第三段写孔子评志。简析孔子对三人述志的态度。

明确:子路侧重强国(有勇知方),冉有侧重富民(可使足民),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宗庙会同),三个人的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对三个学生育志的内容,孔子赞成子路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故哂之。对冉有: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明确: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对这个问题,历来是有争议的。对曾皙说的那段话(“暮春”至“咏而归”),有的是从积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以礼治国,他说的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与孔子的“仁政”“礼治”“教化”的政治主张相符,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教材采用这种理解)。纵观孔子的一生,应该说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但是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孔子世家》),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由于到处碰壁,孔子自然也会流露出消极情绪,特别是他晚年回鲁国后恬退避世的思想就很突出。《论语公冶长》中有孔子说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之类的话;《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鲁终不能用孔子,孔子亦不求仕。……”(孔子)曰:“吾道穷矣……”,这些都是孔子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侍坐》中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可见,孔子“与点”时不可能有积极从政的思想。

孔夫子既然懂得“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晚年深感自己的主张难以推行,以为诸侯们已经“舍之”,面对这样的现实,就应该“藏”了。孔夫子考虑到自己的处境,所以说“吾与点也”。从政治国的路没有机会走,那就和人办教育吧。“浴乎沂,风乎舞雩”,和学生一起“咏而归”,倒也很潇洒。所以“不求为政”的曾点能得到孔子的赏识。

5、结合课文中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张“人不知而己不愠”),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

课文中的孔子又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比较苦闷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内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平时我们景仰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