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的结构(优秀19篇)

时间:2023-12-03 12:02:06 作者:影墨

调研报告是对所调研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和整理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明确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案。调研报告是一种通过系统的调查分析,对某一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的综合性文献。在撰写调研报告之前,我们需要明确调研的目的和研究问题,以便针对性地收集和分析数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

调研报告结构

一、调研对象:×××公司。

二、调研时间和调研地点:2011年12月1号——4月30号。

三、

四、调研方法:如实地调查法、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

五、调研内容:

(一)×××现状分析。

(二)×××存在的问题。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七、致谢。

八、参考文献。

调研报告的打印要求(如字体、字号、行间距等)均与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模板相同。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日,黟县人大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坑村民组等地,考察了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旅结合的情况,同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植专业示范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黄姑村、宏潭乡宏潭村及碧阳镇五里村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村。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产业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营销收入达7.04亿元;华盛集团和杉森木业两家企业营销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中从事茧丝绸业的3家,从事食品加工业的6家,从事粮食加工业的1家,从事竹木制品生产的9家。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利用宏潭五溪山优良生态自然环境条件,投资建立有机茶园2800亩、有机茶转换茶园2000亩,开发出“五溪山”牌生态有机茶省级知名品牌,茶农鲜叶价格大幅提高,实现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双赢效果等;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我县蚕桑、茶叶、粮食和木竹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在蚕桑、茶叶、木竹、蔬菜、养殖、土特产品等行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家,其中蚕桑类14家、茶叶类15家、木竹类20家、果蔬类4家、畜牧类9家、粮食加工类3家、其他类11家,入社农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2%。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培训,种子、苗木、肥料的统一采购,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单一经营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黟县碧东漳溪蚕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4、农旅结合有了新突破,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前景喜人。开发了木坑竹海、塔川秋色、西递鸳鸯谷、美溪打鼓岭、黄姑小桂林、柯村油菜花等一批以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点,涌现了“竹海人家”、“五里农庄”、“秀里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宏村镇星光村木坑组过半数农户利用本地的“竹海”资源开办“农家乐”,从事住宿和餐饮等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达十万元以上。农旅结合还带动了竹笋、茶叶、香榧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推动了黟县民间徽菜技艺的提高和传承,广大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诸多实惠和效益。

5、“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为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家实施阳光工程就是将“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近年来,共开展农村“阳光工程”培训132场次,培训新型农民4635人;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0场次,培训农民工2438人;举办新春企业用工招聘会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的1721人次;相关部门为农民工在计生、户籍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通过“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大多数农民工都学到了一些专业技能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外出务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015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2100人,其中到外省市县务工的9380人,在本县从事二三产业的27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2、以农产品为基础的旅游商品开发和农家乐旅游服务管理滞后,与我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够协调。

3、农业科技队伍人员缺乏,服务职能弱化,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4、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水平偏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加快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品质量提升,依托结构调整促增收。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条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蚕桑、茶叶、粮食、果蔬、木竹、养殖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我县农业产业规模和质量的大幅提升。鼓励和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组织农产品质量有机认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2、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旅深度结合,支持农民创业促增收。借助“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申报成功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积极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规范旅游服务管理。充分利用我县旅游市场优势和丰富徽文化底蕴,加大旅游食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支持农民创办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延长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创建一批旅游商品知名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径,推动黟县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带动效应,依靠科教兴农促增收。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及时解决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增收。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文化科技水平和就业技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尚发展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村高技术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

一、调查的立足点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然,文化、精神也必须建设在基本的经济状况前提上,国家政策如今偏向于农村的发展,也提出了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对此,我对于庆城县西川农业经济发展较好较快的几个村(庄)进行了此方面的调查,希望我的调查可以给新农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任务。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关键。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其重要原因。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业结构调整的认识比较模糊。可见,我国国情和农民现有的文化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严重制约。

为推进各示范点(村庄)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增强发展后劲,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实现,现就加快各村庄整治示范点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简单谈一谈我个人的理解。

我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有其意义如下:

1、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

2、促进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合理布局;

3、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6、调整产业结构,可以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调查的样本点

就此次调查的村主要分布在庆城县北部乡镇,虽有不同但大的方向基本相同。

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型,加快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棚膜经济改变生产结构唱响“新四季歌”。不论春夏秋冬,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价格一路飙升走红。通过推广棚膜经济,庆城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玄马贾桥村、卅铺镇二十铺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镇党委采取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办法,引导农民种植反季节瓜菜,使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附表1 2012年日光温室经济效益调查表

注:亩产量中不包括特色保健菜、花卉、育苗。

关于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情况

附表2 2012年早春塑料大棚生产效益典型户

单位:栋、亩、公斤、元

认证。在这些加工企业的带动下,高楼、白马铺等乡镇的种植户,进行订单生产,形成了“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发展模式。

调查三:小蓖麻变成大产业。去年,蓖麻新品种引进示范项目由庆城县科技局下达,县种子管理站负责实施,示范点设在马岭镇、玄马乡。示范地主要以川、原地为主。示范共涉及7个行政村的部分自然村,分别是马岭镇寺沟门、下午旗、庙台子、、路沟门村、李家塬、琵琶寨等。涉及700多农户。示范种植面积2400亩,全部为全膜种植,品种有淄蓖5号、淄蓖8号和汾蓖10号。据田间测产,示范平均亩产289.59公斤,总产量69.5万公斤。按照目前市场收购7.3元/公斤计算,亩产值达到2114.01元,总产值507.4万元。种子、肥料、地膜、机耕费等每亩投资400元,亩纯收益达到1714.01元,全县2400亩的种植户总增加收益411.3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土地适当集中,发展种养植业大户,积极退耕还林(草)等。

三、调查的核心点

但纵观庆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的几次革命性的变化,不难发现在国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农民已经在政府的带领下,利用科学的手段,发展适合本村的产业,改变产业链,逐步告别了原来只解决温饱的简单产业结构,开始出现利用科技的力量追求最适合,高效率,高利用率,大面积的新产业(如:大棚蔬菜,特色农业,大面积养殖业,经济作物。),将以前只是简单的分户植作变为系统的,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植作,节省了劳动力,挺高了效率和经济收益,已逐步走出了困惑,探索出了适宜自己发展壮大的产业路子。同时,各级政府在经济上,技术上,政策上给予了大量帮助,也助推了产业结构变革、跨越性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已经有了喜人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的背后任然还存在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应该看到村民其实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村官中个别干部仍有着怠慢工作的情绪;外出打工者不关心本村的产业变化;新到基层大学生们虽有渊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贫乏;留守的农民大部分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有所作为,带头的村民人数少形成不了规模和气候;老人们生活趋向于安逸对产业的调整基本不关心。这些潜在问题,有些已经显现出来,有的一直为解决。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食又种什么呢?只有3%的农民认为,种粮食可以致富,前提是要土地广,资金雄,技术强,形成一定规模种植。

二是农民致富欲望减退了,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思想较为严重,极不适应时代要求。只有15%的农民对农业生产树立了一定信心,还在一定程度上探索新领域、摸索新技术、收集新信息、寻找新项目,75%的农民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种粮食生产表现为无可奈何,总认为不种粮油就没有办法,只有还是种起吗?10%的农民干脆不种,举家外出务工,其中40%的农民认为:只要政策不变,现在这样,种点耍耍粮食够自己吃饭就行了。只有10%左右的农民认为:农村、农业还有搞头,还想将自己的粮食多点,存款多点。

三是农民科技文化、思想素质、劳动意识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极度不适应。

四是干部农村工作方法与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工作新情况、新形势极度不适应。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乡镇干部和农村干部整天忙于日杂事务,思农村发展规划、想农村富裕措施、带群众走富裕路,促先进帮后进的点子不多,空间小。

五是少数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对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不像搞“形象工程”、“民心工程”哪样热心。

六是农业结构调整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实施农业综合规划没有紧密地结合起来,部分乡镇农业结构调整仍表现为“就结构调结构”,没有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区位资源、人文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前期农业规划、区划研究成果。

七是宣传力度不够,产业政策未鼓励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

整本身需要一定的投资,需要全体农民自觉参与,调查了解到,个别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本乡镇结构调整规划的不多,乡镇出台了农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的更不多,即是出台了产业政策也不具体,难于操作。

八是部分乡镇干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缺乏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多因素性认识,特别是个别主要领导注重当前“政绩”“数字政绩”,对短期内难于出成果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畏难情绪大,其具体表现为:要么是农业结构调整深度不够、广度不及,被动性调整。要么是盲目地跟从,凭一时热情地干,没有系统工程意识、长期工程意识,持久战意识,带有严重的盲目性、跟从性。

九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由于政府重视、部门扶持、政策倾斜、科技含金量高些外,面上农业结构调整科技含量都较低,主要受资金、信息、科技、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十是配套服务未跟上。相关的资金市场、人才市场势,技术市场、信息服务等尚未开发,更谈不上充分利用了。

四、调查的落脚点

它各业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势在必行。

实践证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结构调整,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困难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现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着眼于农村经济的大背景,统筹考虑整个农村的种植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的调整。

一要以发展优质、高效产品为重点,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效益优先的原则、农民自愿的原则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调减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非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制种玉米、专用玉米、优质大豆和蔬菜等适销对路作物,突破性地发展饲料作物,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要通过围绕周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流通企业,扶持和培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建立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订单”,搞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品衔接,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进一步搞好区域布局,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要围绕绿色食品作文章,优化作物品质结构。

极性很高。因此,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确立主导产品,广泛发动,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充分发挥粮食优势,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加快品种改良步伐,优化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要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培育和壮大经济人队伍,力口快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保护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三要以壮大搞强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当农业完成数量扩张之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工业,加工业上不去,粮食经济搞不活,畜牧业也难有大的发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把农副产品加工业搞上去,使大量的农副产品彻底摆脱出卖原料的状况,从根本上解决粮食效益低、畜牧业波动大等深层次矛盾,促进农民的产业升级,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突出重点,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确立支柱产业,突出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快骨干加工项目建设,做到上一个项目,带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要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积极推进资产重组,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多种形式的合资与合作,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要把农副产品加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实行工农联动,增强产业关联度,形成以加工业拉动农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产业格局。

不大。要教育农民转变“唯粮是农”的传统观念,积极发展畜牧业、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引导农民进入农村非农生产领域,拓宽增收渠道。要抓住国家对小城镇建设高度重视、实行扩大内需方针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乡镇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集中地,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开辟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小城镇务工经商,拉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要有计划地加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为促进分工分业,尽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条件。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做好信息反馈,引导农民有序地到域外务工经商。

五要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重点,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个体私营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潜力很大的增长点。要适应农村结构的调整,通过政策和扶持,鼓励域外资本,利用农村耕地、荒山、荒地、水面等,发展种养专业户,建立农牧业生产基地,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引导个体工商户加快资本周转,向私营企业过渡。鼓励有实力的私营业主,通过收购、兼并、承包、联合经营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产权改革,实现资本扩张和企业组织制度创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参与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的开发建设,为非公有经济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构建和谐新农村,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收的首要前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tendlinearependituresystem,eles)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一)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

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2040.62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4020.87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善。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0,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0.3352),其次是居住(0.2051)。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接着便是考虑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

其他按顺序排列分别为交通通信(0.0582)、医疗保健(0.0475)、家庭设备(0.0463)、衣着(0.0295)、其他(0.0119)、文教娱乐(-0.0306)。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两大类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说明了: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深入到农村,农民对出行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医疗保险、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数,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文教娱乐的支出反而有所下降,反映出省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费投入的忽视,全省整体精神文化层次较低。

(三)需求收入弹性分析:

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时,需求量变动率与收入变动率的比率。它反映了食品等商品消费支出对收入的敏感程度。

从整体上看,居住支出对收入的敏感性最高,为1.46。其次是家庭设备,为1.12。这说明此两类商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反映出省农民非常关注和热衷于改善家庭生活、居住条件。而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其他类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小于1,说明这几类商品对收入变动的反应不敏感,缺乏弹性,省农民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增长低于其收入的'增长。

针对目前的消费现状,为合理引导省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其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出如下几项建议:

(一)稳步提高省农村居民收入。

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是收入,只有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适合省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放开农民消费思路的重要基础。

(三)大力推动“建材下乡”、“家电下乡”。

针对全省农村居民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的情况,全面推广“建材下乡”、“家电下乡”开拓农村市场,引导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建材、家电产品,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四)进一步提高文教娱乐服务质量。

人们对文教娱乐的重视,体现出居民更高的文化品位和精神文化素养,是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充分表现。提高文教娱乐服务的质量,引导居民向更高的精神文化层次消费,对于全省消费结构的改善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更新消费观念,提升消费水平。

省农村居民吃、穿、住三大基本类消费占生活消费支出的70.7%,即绝大多数农民的消费仅限于一般的生活支出。消费层次和消费观念都比较落后。应大力推广农村信贷政策,简化信贷手续,提高农民对信贷的认识,让农民能够利用信贷享受新的消费形式,充分挖掘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

区教育结构布局的调研报告教育层级结构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我区妇女也逐步进入决策管理领域,与男性平等享有政治、经济和教育的权利提高,这是贯彻男女平生基本国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几年来,鄞州区妇女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大力重视下,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不断扩大,妇女整体文化素质得到改善。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一定贡献。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陈旧思想的束缚,我区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方面都有困难,但我们坚信随着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区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将会充满光明和希望。

一、当前我区农村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基本情况。

1、结合政府相关以及自身组织培训工程,依托社会教育资源和妇女教育培训阵地。按照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围绕承德的农业主导产业,致力于现代农业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训,增强农村妇女适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化经营能力,引导她们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外向型农业。通过培训使广大农村妇女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大显身手要想解放农村妇女的思想,提高农村妇女的素质,就必须不断的给她们充电,区妇联积极结合政府相关培训工程,如在20xx年7月,我们村委社区就举办了“村妇女再就业技术培训”,20xx年3月又举办了缝纫技术等培训班,培训方式多样化,从传统书面讲授到今年的多媒体教育培训,为了满足于不同层次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的多技能培训,并开设了一系列适合农村妇女的技能培训。

2、整合力量,分类培训,充分挖掘农村妇女培训新路各级妇联紧紧抓住培训这一核心环节,强化培训基础服务工作。以被征地妇女为重点发动各级妇联组织对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展大规模的调查,基本掌握了农村妇女劳动力尤其是被征地妇女的个体素质及培训择业意向等。其次加大对培训信息政策的。发布宣传和服务力度。为把组织管理网络延伸至村,在村里设立了妇女培训联络员。把培训服务送到农村妇女家门口。挖掘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分类实施,逐步建立五种培训模式。与学校联运的技能型培训,与企业联运的定单式培训,与有关部门联动的综合型培训,与服务实体联动的实用型培训,与基地联动的实地型培训。

3、积极推荐,为农村妇女劳动力就业搭建平台就业是培训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为加快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区妇联把就业推荐与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优势,千方百计创造、提供就业岗位。通过借助各职业院校加强女性就业技能培训,与长沙颐而康职业学校、长沙职校、湘西州职校达成协议,为其免费培训并负责安排就业,使农村女劳动力走出家门、走向市场、走向富裕。

二、我区在农村妇女教育工作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农村妇女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大,影响工作展开。虽然我们对农村妇女培训都制定了政策、规划和具体措施,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村妇女培训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一,宣传不到位,行动不到位,对培训经费、培训师资、培训管理、培训宣传等具体问题不予以解决,挫伤了基层部门和组织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性。

2、各职能部门资源共享整合不够,农村妇女教育培训的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从目前的农村教育与培训情况看,技能教育与培训相对较多,其他培训较少。从培训组织看,现有的农村教育培训资源总量不足,档次不高,难以组织开展技术要求较高的专业技术培训。从培训形式看,短期培训多,简单工种培训多,根据市场和企业需求的订单式培训相对少,技术含量高的培训相对少。从培训操作看,缺乏成熟的办法,大部分工作尚处于摸索阶段,造成具体培训实施与考核发证、日常管理办法的制定存在时间误差与脱节,影响了培训的.水平和质量。从就业服务看,全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网络还不完善,离城乡一体化统筹培训就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整体效果。

3、农村妇女对培训就业态度不一,转移就业率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富裕乡镇的农民家庭生活条件普遍较好,一些富裕乡镇的农村妇女不愿通过培训就业;而一些年龄偏大及欠发达地区的妇女思想观念和能力跟不上新形势,认为培训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培训后得不到就业保证,拿了证书也没用,不愿意参加培训,从而影响了就业转移。同时,一部分农村妇女对培训就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随大流,别人学什么也跟着学什么,缺乏自己的目标,造成少数专业热门而很多专业冷门,影响了就业。另外,部分农村妇女对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挑三捡四,高不成低不就,这也是造成农村妇女转移就业率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三、对开展农村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建议。

1、整合资源,抓好基地建设。

通过“四个一”来发展妇女技能培训基地:一是呼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建立一批,为广大的农村妇女参加正规技能培训提供保障。二是依托各类学校及企业建立一批,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和企业的培训资源优势,到乡镇建立技能培训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定向培训、岗前培训。三是动员各级妇联自建一批,各级妇联应在发展、壮大现有妇联技能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使其规范化,能够成为定点培训基地,增强为妇女培训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四是联系民间力量建立一批,要加强与女农民企业家、女能手和返乡务工妇女的联系,建立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致富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创业培训实践基地等等。

2、围绕妇女需要,切实抓好培训。

农村妇女数量的庞大、分布的广泛和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满足培育新型农村妇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坚持实用原则,培训内容要与妇女需求结合。要开展调研,明确妇女的培训需求,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妇女培训的参与度。重点开展六类培训:

1、开展创业培训,引导妇女发展壮大,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2、开展务工技能培训,促进妇女转移就业;

3、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

4、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妇女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增强网上销售的能力;

5、开展基层妇联干部培训,让她们更好地发挥“双带”的作用。

6、开展文明教育培训,新型农村妇女不仅要有新技能,更要有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样妇女才能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发挥农村妇女的作用。

(二)坚持实际原则,培训形式要与妇女实际情况相结合。

1、要重心下移、服务妇女。培训地点应设在乡村,方便妇女参加培训,降低培训成本。

2、要把课堂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指导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技术,使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

3、要培育典型、示范引导,长期以来,农村妇女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相信身边人、身边事,用妇女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妇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向广大妇女宣传创业典型、致富典型,通过典型户的示范带动,提高妇女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坚持实效原则,培训目的要与创业增收相结合。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向培训、致富项目培训及农业新技术培训等,使妇女培训后能直接受益。要确立转移也是培训的理念,继续深化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妇女通过劳务实践,经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具备了在城市创业定居的条件,同时也可带动更多的人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一部分务工妇女还学到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并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理指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__”,让这一概念走入公众视野。20__年5月19日,《中国制造20__》正式公布,对于中国来说,这是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述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世界规格、规模的卧式车床制造企业,中国大型数控车床、精密轧辊磨床的主导生产企业。目前在全国机床工具行业的5000余家企业中,被中国机床工具协会评为综合效益第15强,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风电、石化、铁路、军工、冶金等众多领域,远销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拥有企业技术中心1所、境外研发中心3所,先后承担了多项和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共申请专利212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140项,授权专利共172项。此外,星火机床同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多家公司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出了数十种新产品,特别是数控大型卧式车床技术在国际上属于水平。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星火机床就制定了《计算机应用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建立了企业内部局域网,相续又实施了cad甩图板工程和办公自动化oa项目,基本实现了电子化工作流程;从20__年开始,企业又陆续实施了3d设计工程和plm项目,为两化深度融合奠定了基础。20__年法国研发中心开始研制“spark++”简易数控系统,部分功能在普及型数控机床中已经得到应用,为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20__年,星火机床率先在机床工具行业“客户个体化定制”方面,通过互联网+机床,开始建设“星火乐高”项目。

一、“星火乐高”项目定义及实施背景。

1、“星火乐高”项目的定义。

(1)乐高起源于丹麦,是英文“lego”的译音,是一种利用不同颜色的塑胶积木,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拼插出变化无穷造型的玩具,也被称为“魔术积木”。

(2)“星火乐高”是星火机床依据“魔术积木”原理,结合机床结构特点,深度挖掘客户对机床要求的模糊语言及显性语言,对其进行数据化转换,通过对原有模块的进一步数据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定制的系统平台,开启中国机床行业互联网+时代。

2、“星火乐高”项目的实施背景。

在以互联网和大数据为时代背景的前提下,传统的销售和制造模式已无法适应客户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和同业企业间的市场竞争。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制造业薄利时代的到来,星火机床依据企业自身特点,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互联网思维,研究具有时代和行业特色的“基于机床企业个性化产品定制系统”,利用大数据云平台将冷冰冰的机床与沸沸扬扬的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使销售与设计两端同时触网,形成开放式的客户参与“设计+分享”的个性化定制与批量生产,按产品系列和零部件类型实现线上线下双向交易,打造一个引领时代的全球工业服务数字平台,以此达到大营销、大服务的目的。

二、“星火乐高”项目实施基础及内容。

1、“星火乐高”项目的实施基础。

产品数字化、模块化是企业实现个性化产品定制的重要途径,星火机床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实施了以图文档管理为手段的“按方抓药、缺药补药”的药匣子工程,经过数十年的数据积累和专利转化,梳理出了数十个产品系列和上百个产品模块,具备满足客户网络化个性定制的基础。

2、“星火乐高”项目的实施内容。

“星火乐高”项目以客户的基本需求为出发点,结合车床“一圆一直”的结构特点,从加工范围、长度、重量、精度等显性数据入手,充分挖掘机床的隐形数据、相对数据和绝对数据,利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和产品配置理论,将产品模块按规则划分为共享型、替换型、量体裁衣型、组合型、拼接型等五大系列,以此梳理出以“圆”为基础的树状拼凑魔方架构,形成尽可能多的柔性化变型产品。根据产品零部件清单和产品结构树,建立既有迅速查询、存取浏览功能,又能确保数据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的个性化定制平台。

“星火乐高”项目通过三层b/s结构、动态网页、三维可视化插件、数据库连接等技术组合集成,使其具备以下功能特点:

(1)能够使非机床专业人士的选择,达到专业化设计水准的结果;。

(2)能够满足客户选择自己希望实现功能的结构模块;。

(4)能够使客户选择的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性能评估,测试产品是否能够达到客户的需求;。

(5)能够使客户确认产品后,迅速形成产品零部件清单和产品结构树图。

三、“星火乐高”项目实施作用。

1、应用作用。

(1)经营模式的转变。为企业注入客户驱动制造、敏捷制造等新的生产经营理念,将传统的“调查—设计—制造—渠道—服务”链条跨越到“订单+客户参与的产品定制+电商平台”的新链条,实现企业向“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龙头”的生产经营模式的转变。

(2)增加市场份额。打破了产品的“订、产、供、展、销”的时间、地域限制,采用主动式客户服务,使企业争取到了更大的市场和客户,增加了销售收入。

(3)降低运营成本。以定单为核心的生产模式将大幅度压缩供应链和库存,降低采购、销售及相关业务流程的成本,并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4)快速响应市场。在“需、产、供”一条龙服务中,减少信息反馈环节,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对市场和客户需求信息的了解,迅速提高了企业响应市场的敏捷能力。

(5)增强客户满意度。产品按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同时客户直接参与设计方案的确定,并能跟踪定单的执行情况,提高了客户的产品服务满意程度。

2、示范作用。

(1)引领带动。“星火乐高”项目的实施将率先打破我国机床制造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引领我国机床行业进入互联网时代,通过系列配套措施和两化深度融合,带领中国机床企业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让中国制造成为中国“智造”。

(2)承接国家战略。“星火乐高”项目的实施必然会促使以“关天经济区”为中心的中西部企业加快两化深度融合进程,借助甘肃在陆上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优势,承接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组团向西延伸发展,为西部崛起做出新贡献。

(3)联动效应。“星火乐高”项目的实施必然会影响到传统的供应链模式和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协调机制,为使社会化链条和资源有机统一的协同发展,通过渠道整合和项目延伸,“星火乐高”项目将以打造“全球工业服务数字平台”为契机,推动机床相关配套企业做大做强、产业化发展。

四、“星火乐高”项目预期效益。

项目完成后,可新增销售收入3亿元,新增税金1800万元,新增利润4500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1、直接效益分析。

(1)刺激消费——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需求,通过引导需求想象力,吸引潜在的消费群体,刺激连带性消费的产生。由于个性化的产品满足了客户特定的需求,即使企业不进行市场的细分,也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因此能够提高产品的销量。

(2)扩大市场——利用打破了产品销售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实现了产品全球24小时销售服务一体化,从而增加市场占有率和销售收入。

(3)降低成本——据中国制造协助网调查,从具体的历史经验数据来看,个性化产品定制系统的好处表现为:减少库存50%以上;降低订货成本50%以上;缩短产品生产周期50%;增加销售收入15%—20%;降低产品成本15%—20%;缩短业务周期50%—70%。

2、间接效益分析。

(1)一方面以信息化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包括产品数据管理、生产计划管理以及对外协作管理等方面,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地位,增强了品牌效应。

(2)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快速响应市场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五、“星火乐高”项目未来展望。

“星火乐高”项目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具有产品展示、订购交易功能的选型平台,更是一个与客户联系交流的口碑桥梁。“星火乐高”项目的实施,将会进一步促进网上产品三维动画展示、自主推介咨询、在线视频培训、远程诊断等功能的拓展,从而构建以客户为中心集市场发展、产品发展、销售服务、客户供应、客户培训为一体的工业服务体系,打造“全球工业服务数字平台”,提供包括机床回收、再制造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由传统机床制造商向现代工业服务商的业务模式拓展。最终,构建一个“自由设计、中国智造、全球服务”的新型经营模式。

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0__年上半年,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星火机床生产经营环境严峻,工业生产、产品销售、企业效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新产品开发和信息化项目资金投入不足,“星火乐高”项目受制于资金困难,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希望能在项目研发经费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打造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农业结构调整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宏观运力静态结构情况。

1、船舶结构。

年我省拥有营运船舶总数为4856艘、430945载重吨,其中远洋船舶为5艘、28900吨,分别占总数的0.1%、6.71%;沿海船舶为3艘、3700吨,分别占总数的0.06%、0.86%;内河船舶为4848艘、398345吨,分别占总数的99.84%、92.43%。全省内河船舶的船型、机型杂乱,据不完全统计按吨位分大约有100多种,按船舶外形尺寸分几乎一船一型,使用机型大约30多种,船舶的平均航速约为6-7公里/小时。从船舶材质结构看,我省绝大多数是钢质船,但还有一定比例的木质船,约有161艘。能耗高、噪音大、污染严重的挂桨机船共有428艘,其中宜春市、赣州市最多,占挂桨机船总数的83.8%,这些挂桨船一般在赣江和“五河”的上游从事短途砂石运输,其吨位为4-48吨不等。

2、船舶类型结构。

2001年我省年审营运船舶共3504艘、367907载重吨、13135客位,货船载重吨仍然占据绝对主力,为67.5%,油船占27.5%,特种运输船舶比例较小,化学品船、集装箱船、散装水泥船加起来仅为5%。各种船舶按平均载重吨排序分别为集装箱390.8吨、油船388.4吨、散装水泥船300吨、化学品船189.9吨。据了解目前我省常规干散货船富余约20%,油船富余约200%,客船富余约20%,而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散装水泥船、液化气船近几年虽有一定发展,但仍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我省船舶类型结构亟需调整。

3、船龄结构。

我们以九江市为例,经统计测算,目前九江市运输船舶平均船龄为12.5年,高过长江流域船舶平均船龄1.7年,最大船龄为33年。拖推船、货船、集装箱船超过的有一半以上,说明五至十年内将迎来我省运力结构调整的高峰期。

(二)宏观运力动态结构情况。

1、货运船的平均载重吨不断增加。

我省货运船舶包括杂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液化气船、散装水泥船,这几年我省的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不断增加,91年全省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为47.6吨,经过十年的努力货运船平均载重吨增加了57.2吨,平均每年增加5.7吨。船舶数量逐年下降,由91年的8158艘降至2000年的4182艘,平均每年减少398艘,说明我省船舶结构不断朝大吨位方向发展,但是与长江流域船舶平均载重吨150吨的水平比,还有较大差距,按我省现在船舶平均载重吨发展速度,还要十年才能达到平均150载重吨的水平。我省私营船舶的平均载重吨差距更大,仅为45.7吨,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2、各类船舶发展情况。

(1)货船。

改革开放以来,货船的平均载重吨不断攀升,“八五”、“九五”期间,水路运输受公路、铁路的冲击,许多货源弃水走陆,与此同时运力放开发展,社会资金首先选择进入杂货船,使我省水路件杂货运输的运力远大于运量,造成杂货船舶经济效益低下,有部分船舶改造成油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等。98年洪水之后,长江干线全面禁止采砂,大量采砂船进入赣江采砂,给我省适合装砂的货船带来了短途运输的货源。由于大吨位运砂船的效率较高,近两年我省的造船厂500~1000大吨位装砂船订单不断,促进我省货船的结构调整。据了解目前仍有约20%的常规货船过剩。

(2)拖推船。

我省拖推船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的结构调整。第一阶段从60年至70年初,拖带船的蒸汽机被柴油机代替,第二阶段从70年至90年初,分节顶推船代替拖带船,以推为主、兼顾拖带,其代表船型有272千瓦、200千瓦、176千瓦推轮,主要航线于上海至南昌、九江等地干支直达顶推散货船队及省内航线的顶推油船队,成为当时国营航运企业的运输主力,第三阶段从90年至现在,市场发生变化,大宗散装货源减少,各航运企业调整经营结构,发展集装箱船队、散装水泥船队、矿石船队,三次结构调整都很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要求,给企业创造了效率。

(3)油船。

我省从1972年开始发展供应油驳,1978年发展运输油船,从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运输油船开始,拓展到沿海石油成品油运输船和5艘重油船,2000年全省石油成品油船有214艘、88608载重吨,其中49艘是由改造而来,占油船总数的23%。由于油船发展失控,造成运力远大于运量。如果按每月3个航次,每年运输10个月计算,全省每年可形成265.8万吨运油能力,超过2000年全省水上实际完成油运量75.7万吨的3.5倍。运力严重过剩,出现许多油船晒太阳现象,最近又有不少内河油船改为货船,从事砂石运输。

(4)集装箱船。

集装箱船由93年开始发展到现在共有24艘、538teu、9380载重吨,平均每年增加了3艘、67teu、1172载重吨集装箱船。集装箱船结构调整经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旧船改造而来,共有8280载重吨,占集装箱总载重吨的88.3%,第二阶段新建集装箱船,共有1100载重吨,最近还将投产一艘1000吨的集装箱船。

(5)化学品船。

我省共有92艘化学品船,其中从事液碱运输有32艘、5117载重吨,醇类、苯类、酸类化学品运输共有60艘、21272m3。液碱运输是由九家航运公司承担,从94年开始运输液碱,前五年平均每年以约1千载重吨的速度增加,以后运力数基本不变,其运输船舶多数是由旧船改造而来,船龄多在15―,最长船龄27年。醇、苯、酸类化学品运输主要由丰城市第三航运公司承担,从93年开始经过几年努力发展到60艘、12300载重吨,平均每年增加5艘、1118载重吨,有27艘是由货船改造而来占总数的45%,其船龄10―15年,有30艘是95年以后新建的占总数的50%。目前液碱船已基本饱和,而醇、苯、酸类的化学品船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6)散装水泥船、液化气船。

目前我省仅有九江江海运输总公司一家,从2000年开始从事散装水泥运输,因市场发生变化,350吨分节驳的货源基本没有了,因此九江江海运输总公司进行运力结构调整,将其改造成散装水泥船,现有运力900载重吨,正在江西造船厂改建一艘300载重吨散装水泥船。2001年我省仅有一艘280m3液化气船,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正在筹集资金再建一艘600m3液化气船,预计明年投产。这两种专用船发展潜力巨大。

(7)客船。

第三阶段从96年至现在受公路、铁路的冲击客运逐步向高速化、旅游化、区域短途化方向发展客货船继续下降到2000年有高速船17艘、657座旅游船294艘、7243座客货船21艘、2710座普通客船351艘、6179座普通客船绝大多数从事短途旅客运输。

(三)微观运力结构情况。

“九五”期间,省交通厅每年拿出275万元,用于我省航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有力地扶持了我省航运事业的发展。目前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船舶,如集装箱船、液化气船、散装水泥船、部分高速客船、部分油船等,都是在省交通厅扶持下,进行有效运力结构调整的结果。如九江江海运输总公司依靠省交通厅的贴息和资助资金443.8万元,银行贷款200万元,自筹资金698万元,集资16.2万元,用于新建集装箱船3艘,改建集装箱船4艘,改建散装水泥船4艘,建造2艘矿石船,共完成运力结构调整4190载重吨,其中散装水泥船900吨、集装箱船1650吨、矿石船1640吨,目前该公司靠这三种运力支撑着企业运作,使公司逐步摆脱困境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公司打算明年继续进行技术改造,再新增三种专业运输运力7150载重吨。

注:20是预测数据。

二、我省水路运输需求分析。

(一)我省水路运输需求预测。

经调研组分析:我省内河货运量将呈平稳增长态势,干散货的运量比重继续呈下降趋势,矿建材料、石油成品油、商品汽车、散装水泥、液化气、集装箱等货物运量比重将明显增长,由于矿建材料快速增长的影响,“十五”期间,我省水运货运量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12%。全省水上客运量将持续下降。

(二)我省水路各种货物运输需求分析。

1、干散货运输。

干散货包括煤炭、化肥农药、粮食、钢铁、木材、轻工医药产品、机械设备、农林牧渔产品等,2000年水运完成干散货156.8万吨,占我省总货运量的13.3%。我省的电煤都是通过火车运输,船舶承运的都是生活用煤,随着生活质量提高,家庭用煤逐渐被液化气代替,因而煤炭运量逐年下降。江浙一带是我省船舶运输木材的目地的,近年来一方面我国增加木材的进口量,以及家具采用复合板、化纤板数量增加,对木材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吉安、赣州都采取了封山育林的措施,减少了木材的砍伐量,因而使木材运量逐年下降。由于我国的粮食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而加入wto的国家都要执行《反补贴条约》,致使我省的粮食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因而粮食出口量减少,加上火车取消运粮的附加费,使通过火车运粮食每吨公里降低成本3分钱,最终导致我省船舶运粮数量大为减少。其它的干散货物,用汽车运输可以门到门、户到户减少了中转环节,因而导致不少货物分流到陆上,预计“十五”、“十一五”期间,干散货的运量将持续下降。

2、石油成品油运输。

2000年水运完成石油成品油75.7万吨,占我省总货运量的6.4%,“九五”期年均增长0.4%,近年来,我省一些航运企业采取向外延伸的经营思路,使我省石油成品油运输由长江中下游及支流拓宽到沿海,2001年光租沿海油船12艘、47369载重吨,使我省石油成品油运输大幅上升,2001年石油成品油运量突破百万吨大关,为125.16万吨,比2000年增加65%,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预计“十五”、“十一五”期间,我省石油成品油运输量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

3、矿石运输。

2000年水运完成金属矿石12.4万吨、非金属矿石运输19.3万吨,金属矿石从九江发往省外周边城市,非金属矿石由码头镇运至蛤蟆石,“九五”期间,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4%、17.9%。非金属矿石是生产庐山牌水泥的原料,2001年受亚东水泥的竞争,致使庐山牌水泥销量出现负增长,对非金属矿石需求减少,预计“十五”、“十一五”金属矿石运量仍将保持较高地增长速度,而非金属矿石运量增长趋势减缓。

4、矿建材料运输。

2000年水运完成矿建材料781.1万吨,占全省总货运量的66.25%。我省的赣江、滨湖的矿建材料资源丰富,特别是黄砂,赣江内本身是个巨大的天然砂库。由于世界经济短期回升无望,国家采取刺激内需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策略来拉动经济增长,使交通基础建设和城市建设需求加大,而水运在矿建材料运输上有着其它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优势,加上长江禁止采砂,以及赣江的黄砂质量好,乐观地估计我省矿建材料的运量,近期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2001年完成矿建材料运输997.2万吨,比2000年增长27.7%,预计2005年完成矿建材料运输1571.1万吨、完成矿建材料运输2308.5万吨。

5、水泥运输。

“九五”期,我省每年通过水运的水泥运量一直维持在2万吨左右,自从2000年开展散装水泥运输以来,当年的运量就完成了14万吨,比1995年增加了5.6倍。2000年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瑞昌制造厂正式投产,年产水泥140万吨,大部分将通过水路散装运往长江沿线各省,九江江海运输总公司有散装水泥运力900吨,从事瑞昌至南昌散装水泥专线运输,由于运力不足,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散装水泥船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货损率小、没有粉尘污染等特点,是今后水泥运输发展方向。随着我省沿江城市的水泥专用码头的加快建设,其运量会加速发展,预计2005年完成水泥运输22.5万吨、完成水泥运输33.1万吨。

6、集装箱运输。

“九五”期,南昌港集装箱吞吐量,由95年的495teu,上升到2000年的12792teu,年平均增长91.6%,加入wto后我省的外贸进出口量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01年南昌港集装箱吞吐量比2000年增长15%。随着集装箱内贸运输网络的即将形成,内贸集装箱运输也将在我省展开,按照交通部胡汉湘司长的报告:“国内水路货物集装箱化水平将从目前的4.2%,提高到2005年的30%,20的50%”。集装箱运输前景广阔。按年平均增长15%计算,预计我省2005年完成集装箱运输2.6万teu、2010年完成集装箱运输5.2万teu。

7、化工原料及制品运输。

2000年水运完成化工原料及制品29.3万吨,占全省总货运量的2.5%,虽然占总货运量比重不多,但发展态势较好。2000年比1995年增加了2.9倍,年均增长24%,近期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05年,完成运输37.4万吨,到2010年,完成运输41.29万吨。

8、石油液化气运输。

我省液化气的主要供应基地是九江炼油厂,该厂年生产量约为13万吨,对省内供应量不足10万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省液化石油气消耗量逐年提高,98年全省液化气消耗量近30万吨,约有20万吨由省外调入。据专家预测“十五”我省液化气用量仍将保持10%年均增长速度,而水运与陆上的铁路、公路运液化气比较,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相对安全的特点,给我省水上液化气运输带来了发展机遇,预计“十五”、“十一五”期间,通过水路运液化气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5%以上。

9、商品汽。

车运输。

我省的昌河微型汽车水路运输,由省外的汽车滚装船承担,2001年完成运输3000辆,年上半年完成运输40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60%。加入wto后,居民小汽车拥有量将大幅上升,商品汽车运量将保持稳定地增长,给我省水路运输带来发展商机,预计“十五”、“十一五”期间,商品汽车运量年均增长率将保持15%以上的速度。

(三)我省水路客运需求分析。

我省水上客运量连续6年下滑,年均下降5.8%,由于我省水上客运没有实质性改观,因而下滑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下滑速度与前几年比,略有减缓,预计“十五”期间,年均下降3.5%,随着水上旅游业的发展,2005年以后水上客运量将有增长趋势,预计“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5%。

(一)航运企业普遍存在困难技术改造资金不足。

我省的货运船约有一半达到老龄结构,预计五至十年绝大多数货运船将被淘汰,按现有货运船的一半,约20万吨,以静态每载重吨1650元测算,我省运力结构调整资金,估计至少要三亿三千万,然而我省的航运企业普遍存在经营困难,约有60%亏损面,负债率为67.27%,多数企业的负债总额接近资产总额,而原来技术改造资金主要来源的银行,已改变经营策略:“越富越易贷款,越穷越难贷款”,我省多数航运企业欠银行的债都还不清,想贷款真是比登天还难,靠职工集资十分有限,想自筹又拿不出资金,因此,船舶技术改造资金不足,使我省运力结构调整很难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运力盲目发展使航运企业效率下降。

由于信息不灵,对市场需求缺乏正确预测,片面追求最大利润,而忽视市场随运力与运量平衡关系而变化,出现某种货物运输有利可图大家蜂拥而上。当油运跑火,经营户纷纷购造油船,最终使供给大于需求,导致运输船舶实载率下降,运价下跌,使航运企业的效率降低,又引起了新的一轮的供求调整。

(三)航运基础设施落后。

由于我省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难于保证货主的要求,至使许多货物弃水走陆,如煤炭、粮食、化肥、机械设备、电器等货物通过水上运输量逐年减少,使常规散货船运力过剩。码头泊位的结构不尽合理,一方面一些码头处于闲置状态,另一方面有些特种货源的专用码头能力又显不足,南昌港集装箱码头,是由散货码头改造而成,效率不高。散装水泥运输专用码头省内仅南昌港一家。液化气专用码头没有按沿江的城市布局,目前仅湖口、南昌、吉安有液化气专用码头,这些因素都制约我省特种运输船舶的发展。

(四)现有运力技术状况落后,标准化程度低。

前些年,交通部大力推广双尾技术的船在我省仅有5艘,新建的船没有一艘是按交通部标准建造的,新投放的运力绝大多数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由于我省航运企业普遍效益不好,自我发展能力脆弱,大多数营运船舶存在老龄化、技术性能低、油耗高、故障率高、船板锈蚀严重,为了生存只好带“病”坚持生产,对安全生产构成重大隐患。

(五)管理体制不顺,宏观调控不力。

江西航运主管部门与其他省市不一样,在机构设置上有省航运管理局、省航务管理局,出现职能交叉,管理难以到位,船厂的资质技术等级审批权限在省航务局,因而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省航运局,无法对船厂经营资质进行源头管理。2001年交通部8号令《内河运输船舶标准化管理规定》没有哪个单位转发给船厂,这也是我省新建船舶至今没一艘符合部标准的主要原因。

四、我省内河运力结构调整的对策与主要目标。

(一)对策。

1、要加大航运基础设施的投入。

内河航运具有占地少、投资省、成本低、许多国家都很重视水运建设,不惜投巨资发展水运,开发运河使主要河流连成网,欧洲的.莱茵河和多瑙河原来是不相通,通过修建50至60座梯级船闸把两河连通。赣江与珠江水系仅相差40公里,只要修建13座梯级船闸,就可以把长江与珠江连起来,这是当今国力条件下可实现的,赣粤运河通航后,将为我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我省的经济发展带来明显的效益。

2、要加快我省内河航运信息建设步伐。

目前我省内河信息网络工程,落后于长江流域的其他省,因此当务之急要增加硬件设施的投入,两年内实现全省联网,同时开发适应性强的各类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电子政务,定期发布内河运力与运量供求信息,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符合水运市场需求的运力结构上来。

运力结构调整成败的主要因素在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解决船舶建设资金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建议“十五”期间,省厅继续给予内河航运开发资助政策,加大资助金额,由“九五”的每年300万元增加到600万元,继续给予水运贴息贷款,并由“九五”的每年275万元增加到550万元。二是尽快开征水电附加费,以电助航,学习湖南省的做法,争取省政府的支持,制定《江西省电站闸坝碍航补偿管理办法》。三是尽快制定拆船基金补贴管理办法,政府采用拆船补贴方法,帮助航运企业进行运力结构调整。企业更新运力时,必须报废旧船,如报废的旧船与新建船舶的吨位相同,且符合国家标准化的要求,可得到一定的更新运力补贴费。四是鼓励和支持我省众多航运经营户,以产权为纽带,走股份化、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用于运力结构调整。五是降低准入门槛,加速民营经济进入水运市场,鼓励民营经济以各种方式参与水路客货运输、码头建设、兴办航运公司等,并给予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六是选择几家效益较好的航运企业,拿出各自的优质资产来组建一个股份公司,争取上市,为运力结构调整开拓资金渠道。

4、要用经济与行政手段,促进运力结构向“四化”方向发展。

2001年交通部印发了《关于航运业结构调整的意见》提出了船舶大型化、船队专业化、企业集约化、内河船型标准化的“四化”目标。给我省运力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我省的运政、船检、港监要连起手来,利用各自的管理权限,齐抓共管,把好源头管理,防止新建的船未达到内河货运船主尺度系列的标准。与此同时要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运力发展方向,对符合“四化”要求的运力投放,给予规费征收的优惠,不符合“四化”要求的运力投放,略增加点规费,使经济与行政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我省运力有效的结构调整。

(二)主要目标。

根据交通部关于运力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及我省市场需求预计,确定我省内河运力结构总体目标是:

1、2005年前淘汰木质船。

2、2005年至2010年逐步淘汰挂桨机船。

3、逐步提高运输船舶平均载重吨,到2005年上升到150吨、2010年上升到180吨。

4、2005年、2010年运输船舶平均船龄分别降到、10年。

5、调整营运船舶的结构,到2005年化学品船、液化气船、集装箱船、散装水泥船专用船的载重吨,占营运船舶总载重吨的比例上升到10%,而石油成品油船的载重吨,占营运船舶总载重吨的比例逐步下降至20%。常规货船的载重吨下降2个百分点,砂石船的载重吨上升6个百分点。

6、推进运输船舶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7、开发商品。

汽车滚装运输船舶,填补省内空白。

8、淘汰船龄达到规定使用年限的老旧运输船舶。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物价上涨过快消费政策环境不健全等消费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正成为影响居民消费理念转变制约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障碍。本文通过朔州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预期趋势,剖析了当前居民消费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就破解居民消费低迷及扩大内需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来,尽管朔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路上扬,今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5.1%,但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居民消费热情不减,从涉及到统计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其基本运行变化情况呈现“五升一平二降”格局。

(一)食品居住两大类价格全面上涨。

一季度,朔州市农民人均食品支出319.1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66元,增长32.2%,影响消费性支出上升6.8个百分点。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8.8%上升为今年的49.8%,上升1个百分点。在食品支出中,人均粮油蔬菜类支出为71.78元,同比增长8.7%;人均肉禽蛋奶以及水产品类支出为118.94元,同比增长47.3%;人均食品消费服务性支出28.34元,同比增长157.4%。从一季度农民的食品购买量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家禽蛋豆类等食品的购买量增长外,其它食品购买量都有所下降。其中谷物薯类食用油蔬菜同比分别下降13.6%56.3%24.1%22%。其它肉类奶水产品同比分别下降16.4%58%14%。由此可见,受粮油蔬菜及肉奶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购买量下降,但人均食品现金支出大幅上升。

(二)烟酒衣着和家庭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三大类价格上涨。

(三)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持平。

一季度文娱用消费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类旅游价格运行同其它类相比相对平稳。

(四)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两大类价格下降。

一季度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两类价格分别下降了0.3%3.3%。其中医疗保健下降0.5%个人用品及服务中的化妆美容用品清洁用品个人饰品以及个人服务价格和上年相比稍有微幅上涨,同其它类相比相对平稳。交通价格下降了1.3%,主要是交通工具价格同期下降了8.3%,尽管车用燃料及零件,车辆使用及维修费价格分别上涨5.2%7.9%?熏但由于通信工具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1.6%,使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了4.1%,从而拉动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综合下降了2.3%。

二、消费结构变化及消费热点展望。

(一)恩格尔系数较为平稳,饮食费用明显增加。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发展阶段。一般情况是?押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熏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受市场物价的结构性上涨影响,201-3月市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37%,比去年上升2.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77%,比去年上升1.68个百分点,高于国家平均水平4.67个百分点。目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上升?熏意味着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物价上涨幅度?熏消费物价居高不下,产品价格上涨后?熏居民消费量稳定?熏费用增加?熏城乡居民生活压力增大,生活水平相对下降,居民没有很好地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二)购买住房热度不减,居住消费不断攀升。

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刺激了人们住房消费的热情,由此带动了居住消费保持高速增长。朔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为1137元,同比增长42.5%,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达12.3%,比去年同期上升2.6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用于住房装修等方面的支出676元,增长65.6%;用于水电燃料及其他方面的支出424元,增长12.8%;用于物业管理费等方面的居住服务费支出36元,增长170.8%。居住消费的上升,也直接推动了居民家庭设备用品的更新换代。居民家庭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达676元,同比增长30.7%,其中耐用消费品支出386元,增长56.3%。在耐用消费品支出中,家具消费支出的增幅高达2.6倍,床上用品支出增长25.1%。

(三)旅游健身享受生活,休闲娱乐支出上升。

朔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345元,同比增长38.3%,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7%,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健身活动支出9元,增长2.1倍,团体旅游支出210元,增长42.5%;参观游览支出32元,增长40.8%;其它文娱活动支出89元,增长24.7%。从不同收入人群分析,高收入家庭对休闲娱乐消费更为热衷。调查资料显示,占调查户数10%的最高收入家庭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达1413元,同比增长70.5%。

(四)私家车消费成亮点,相关支出较快增长。

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居民家庭人均用于车辆保险方面的支出达17元,而去年同期还不到10元;人均用于车辆用燃料及零配件的支出为200元,同比增长78.8%。随着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空间的扩大,我国的汽车也必将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

(五)电子信息日益发达,信息消费必将提速。

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家用电脑及宽带网将逐步得到普及。整体发展趋势是城市消费以更新换代为主,农村消费群体逐渐扩大。我国“九五”时期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人口消费基数的增大,必将对消费生活产生更大的变革。

(六)教育受到空前关注势必提升文化教育消费。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已成为决定性因素,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广大居民对文化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文化教育的福利性逐步减少,市场化货币化比重逐步提高,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消费成为热点势为必然。

三、消费领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消费倾向减弱,即期消费有待提高。

近年来,朔州市城镇居民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消费倾向呈逐年下降态势。,朔州市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76.8%,20下降至73.5%,今年1-3月份为72.9%,较上年又下降了0.6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对教育医疗购房等消费预期的增强和当前社会保障水平的偏低,是造成居民消费倾向走低的最根本因素。同时,从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分析,高收入户消费倾向低而储蓄倾向高,低收入户消费倾向高但实际消费能力弱,这也是造成城市居民总体消费倾向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消费倾向长期过低,将不仅影响当前消费总水平,而且从长远看也不利于拉动生产,影响投资效果,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生活必需品涨价,对贫困家庭影响较大。

虽然朔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涨势趋缓,但食品燃料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上涨幅度仍然较大,直接增加了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尤其给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3月份,占调查户数10%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元,同比增长3.7%;而人均消费支出达1425元,同比增长4.1%,支出比收入高出41元。从低收入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看,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增加111元,占消费支出增加额的比重达69.8%,其中人均粮食消费量虽然比去年同期下降4.6%,但支出却增长5.2%。

(三)储蓄倾向增强,投资渠道尚需拓宽。

虽然人们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但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再加上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不敢“寅吃卯粮”负债消费,因此银行储蓄仍是最受城镇居民欢迎的保值增值手段。统计资料显示,1-3月份,朔州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69.6亿元,同比增长9.59%;城镇居民家庭的储蓄倾向(人均储蓄在人均总收入中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6.5个百分点,达到32.5%。如何将居民存款转化为投资,解决好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值得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思考和研究。

(四)信贷消费面窄,消费理念有待提升。

多年来,朔州市消费贷款一直在低位徘徊,甚至从20开始连年下降,继当年下降20.6%,年下降40.5%后,一季度再降7.64%,消费信贷连年大幅下降对启动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朔州市信贷消费尚属低水平。

四、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货币政策在消费调控中的作用,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逐步提高信用消费比重。

货币政策应通过结构性信贷政策鼓励消费增长,即一方面对住房汽车电器通信设备教育假期旅游等领域的消费信贷给予优惠;另一方面实行较为宽松的消费信贷政策,积极培育居民良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发展信用消费方面,一方面要加快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全国性统一的个人信用体系。

(二)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强居民对消费的信心。

政府应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扩大城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二是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三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四是完善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纳入救助范围。

(三)完善社会事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倾向。

政府应尽快完善包括住房医疗失业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首先要拓宽社保资金的征集范围,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和融资能力,弥补资金缺口;其次应扩大社保的覆盖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生育及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体制建设,形成社会保障社会救济互助个人储备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三是强化社保的立法和执法监督,加大社保基金的运作透明度,为各项保障政策落实提供完备的法律保证。

(四)培育新型消费热点,扩大服务型消费,挖掘消费潜力。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传统消费项目,进而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方式。第一要以消费者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加快实现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促进以家电为代表的家用产品等级的提高,努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绿色环保等高技术产业群体;第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服务消费,加快第三产业中以卫生保健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及家庭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此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缓解经济发展的能源和资源的瓶颈制约;第三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激发合理的消费欲望,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

(五)针对不同收入阶层,实施相应的消费调整策略。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扩大,收入的级层化现象十分突出,应针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消费引导策略。对于高收入阶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消费是刺激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拓展消费领域提升消费品位,细分消费市场,推出适应高收入需求的个性化和精品化的消费产品,使他们释放出强大的购买力,有效地扩大内需;规模正迅速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结构升级基本完成,开始注重身心的舒适和健康,在医疗保健居住和文化教育上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正处于万元级向十万元级产品升级的过渡时期,对收入和价格弹性都较为敏感,需要通过发展消费信贷来释放他们的购买力,解决“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低收人阶层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且增加缓慢,因此增加收入是最有效的启动手段,应通过扩大就业和推进生活保障制度等途径改善和提高低收入居民就业和收入状况,稳步提高生活质量。

市农委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近期,按照市委党校的要求,本人对××市私营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掌握的基本情况如下:

近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积极营造发展私营经济的社会氛围,加大了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引导、和服务力度,私营企业发展较快,已成为该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私营企业已占该市经济主导地位。目前,全市私营企业已发展到5844户,资产总额6.2亿元,从业人员1.84万人。20__年,私营工业总产值13.3亿元,占全市总产值的32;私营企业出口产品交货值4.7亿元;私营企业上缴税金1.4亿元,占全市工商税收的78.7。

(二)私营企业已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该市的私营企业来源于改制、招商和自然形成三个方面。改制为私营企业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经营,艰苦运作,一些企业实现了新的跳跃式发展。表现最突出的是××化工有限公司,投产还不到两年,仅20__年上缴财政的税金就1111万元;××啤酒有限公司发展迅猛,20__年上缴税金930万元;××冶金有限公司发展势头强劲,年纳税额由改制前的38万元,增加到20__年的131万元。自然形成和招商引进的私营企业普遍良好,象××*制衣有限公司、××××管材有限公司、××应用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都显示出了勃勃的发展生机。随着私营企业的发展,产业规模在该市已初步形成。金属冶炼制造业、酿酒业、服装加工业、塑料制造业已成为该市的四大支柱产业。

(三)私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已有较大提高。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能力,××*、××*等企业,纷纷从全国各地引进技术和管理型人才,据初步统计,全市引进各类人才2200多人,这些人才的引进,提高了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升了企业档次,增加了企业活力。××、××*等企业引用了“目标成本考核制”、“成本包干制”、“千分考核制”以及其他一些先进的管理办法,主动寻求与国际市场接轨,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令人振奋,迄今为止,该市先后有42家私营企业通过了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是走上健康发展轨道的重要标志。

××市私营企业发展形势总体上是良好的,特别是有些企业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问题依然不少,而且有的已成为私营企业发展的桎梏。

(一)流动资金短缺,融资贷款难。在企业的诸多困难与问题中,贷款难、流动资金短缺是首要的`困难、关键性的问题。19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来,原企业欠贷问题解决得不够妥善。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互补性。该市工业重工业与工业的比重为1:1.1。从表面看分配比例近乎合理,实则不然。首先,重工业与轻工产品不配套,没有形成产业链。重工产品以轴承、汽车轮毂、冶金机件、钼铁为主,轻工产品以针织服装、塑料制品、酿造业、制药业为主。其次产业内部也不能相互衔接,相互依存。例如泳装业大量面料全部从广州等地购进;针织厂织出棉布、化纤布等大部分以原料形式销往西柳市场或转口国外。

(三)规模经济发展不足,运行质量不高。表现在企业过于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产值合计仅7.7亿元。全市总产值42.3亿元,仅相当于外地大型私营企业一家的产值。大部分企业处于略亏损或微利状态,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普遍偏低。使企业的信誉度下降,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缓慢,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四)出品产品少、档次低。该市工业出口产品主要有针织品、泳装、轴承、汽车轮毂、钼铁、皮装五类。其中泳装、皮装、针织品主要出口俄罗斯,轴承、钼铁出口美国,年出口交货值4.7亿元,仅占总产值的11.1,其中自营出口3.2亿元,占出口总额的68,占总产值的7.5,其余大都转口。有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仅为30户,占企业总数的0.5。出口产品档次偏低,在国外进入的也只是中低档市场。

(五)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在企业改制时转为私营企业的大都组建了有限公司,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并未真正组建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组建了法人治理机构的也未真正运行,自然成长起来或后引进的私营企业更是如此。这种管理,增加了主观臆断,制约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一些企业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贮备,出现了人才断层,特别是实用技术型人才十分缺乏。这就形成了一方面是大量的大中专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岗位找不到适用的人才的局面,造成了人才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六)发展环境不宽松,影响投资者信心。一些执法执纪部门仍然存在着吃、拿、卡要和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不良作风,存在着厚此薄彼、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执法不严、不公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域外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到企业检查和处罚的现象有增无减,造成了本级与上级重复检查,干扰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秩序,耗费了企业领导大量宝贵时间,破坏了××的发展环境。

发展也需要政府的扶持。我们应以更多的精力、更高的认识、更新的观念、更大的热情为私营企业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中国入世为私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由于该市的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所以入世后的形势是利大于弊。在四大支柱产业调整上要趋利避害。第一,金属冶炼制造业,更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增加高科技产品比重。开发产品以高精度轴承和精锻粉末冶金连杆为主。第二,酒水加工业,要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占有率,白酒有以营养型白酒开发为主,啤酒要壮大企业规模,降低生产成本,饮料要利用当地水果资源做深加工文章。第三,塑料制造业,要大历程开发生产国家推广的大口径塑料波纹管材。第四,针织服装业要上规模,上档次,争占国际、国内市场。要努力打造兴城泳装品牌;要抓好针织、印染加工区建设,形成纺织、印染、加工一条龙生产,增加产品附加值,要鼓励、扶持一批重点私营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二)加快与国际接轨步伐。私营企业也要在世贸组织游戏规划下参与公正的国际市场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所谓的优惠政策将不复存在,政府的扶持也是十分有限的。而企业的好与坏,关键还在于自身,没有好的企业素质将难于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要炼好内功,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努力塑造诚信的企业形象。

(三)加强技术创新。把技术开发作为企业进步与发展的切入点。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加速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产、学、研联合。坚持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相结合,加快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加大管理创新力度。要加大以科学管理和管理方式现代化为重点的企业管理经验的推广力度,加强企业的成本、资本、质量、生产和营销管理,推进以建立基本秩序、基本管理制度和基本信誉为重点的企业基础管理工作,从企业的内部到外部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体制特点的科学、规范、有效的管理机构。在销售收入超500万元以上企业中推广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要开发自己的管理软件。争取到三年内所有企业全部通过iso9000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工作。

(五)营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私营企业发展环境。能否使广大私营业主心情舒畅、信心十足的创业,发展环境至关重要。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力度。要完善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私营企业发展上,该市制定了一些政策,但与部门之间、企业之间还不配套,影响了政策的落实,对此,还需进一步完善。第一,应建立企业贷款担保中心,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从财政拿出500—1000万元资金作为资本金,成立贷款担保中心,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解决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引导银行增加对企业的贷款额,逐渐形成一个顺畅的融资渠道。第二,应建立企业咨询中心和服务中心,增加为企业服务的方式、方法。咨询中心应以外聘为主,针对问题,请有关专家、专业公司为企业提供经营策略。市场营销、投资决策、技术开发、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中心主要通过互联网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尽快推进各种新兴服务机构的发展,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三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确保依法行政。有必要加强执法情况检查,发展问题严肃处理。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中饱私囊现象。为企业提供一个宽松而又公平的发展环境。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建立农村困难群众的低保制度,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对川中某市低保的调查分析。

该市是四川西部成都平原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中等城市,从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6个县市区先后建立和实施了该制度。到9月,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达2.66万户,人数达5.48万人。从该市实施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乡“低保”标准差距较大。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仅为城市的40%,月均补差为城市的20%,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最高线为年均1992元/人,低线标准为1560元/人,月均补差为59.25元/人。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一类为年人均800元,二类为年人均720元,三类为年人均600元,人平补差月最高为20.33元/人,月最低仅10.10元/人,全市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仅有10.98元。这点钱只能买少量生活必须品,解决群众困难的作用十分有限,现行低保政策与实行农村低保的初衷距离存在不小差距。(2)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低。,该市314.3万农业人口中,实际收入水平低于国家扶贫办核定的年人均纯收入627元特困户标准的农户1135户,农村居民68136人。按目前该市农村低保标准,全市70.58%的低保户,人口享受的低保标准低于年人均纯收入627元的绝对贫困标准,仅按627元标准,已保户数仅占应保数的83.38%,而应保数仅占该保人数的79.41%.(3)农村低保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低保尚处于地方试点阶段,中央和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很小,根据对该市的调查报告得知,该市、县(市、区)财政安排的农村低保资金投入仅700余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近年来税收体制调整后,县市区级财政收入增长慢于支出增长,严重制约了对农村低保资金投入的增长,使农村低保仍然处于低标准的水平。一些丘陵县债务沉重、工商税收不足,农业税免征后,财政更加困难,对低保投入就更难确保长期落实到位。(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确定难。虽然该市制定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低收入家庭的房产、储蓄、有价证券、隐性收入等难以合理核定;二是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的隐性收入核算难;三是农户外出务工收入或临时性收入计算难;四是确定农户具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且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全体人员收入难;五是因危房基本改建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是否列入保障对象不明确。

上述的个案,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全国大多数实施的来看,还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1)农村低保覆盖的面太小。据统计,截至20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属于相对贫困。[1]目前已有581.3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约占农业人口0.6%,与全国实际特贫人口3000万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2)农村基层负担重。中央财政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上投入少,各地实际采取的都是地方财政和乡村集体共同负担的办法,具体分担比例视当地经济情况而定,乡村经济条件好则分担比例大一些,乡村经济比较差的则由县级财政负担大头,基层的负担重。因此,需要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更加系统科学地构建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是实现农民国民待遇和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让人高兴的是年农村家庭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多达228.7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9.4%;[3]截止月,全国有15个省,多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但是,还需要不断对这一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1、合理界定低保对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只能是那些生活水平低于或等于国家公布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人群,一般是以家庭人均年收入指标为标准来界定低保对象。具体来讲:(1)家庭成员均无劳动能力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无劳户,如没有依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2)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3)由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生活一时困难或因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生产经营不善而面临困境的农村居民;(4)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但是生活水平低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平标准的农村居民。农村低保对象界定标准上确有一定困难,如收入难以货币化、收入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因此在界定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要以通过最大努力,仍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为衡量标准,在较为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的成员结构、收入状况、生活费列出、致贫原因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确定,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属于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防止“搭便车”的行为。2、科学确定低保标准。要发挥最低保障制度应有的功能,重要的在于要科学制定最低生活标准。世界各国大都以恩格尔定律为依据制定各自的最低生活标准。在确定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力争低标准、广覆盖,既发挥效益,实现满足困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一低保制度功能,又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2)根据地域和发展的不平衡,允许存在层次性和差别性。(3)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低保对象,如孤寡老人和孤儿以及单亲家庭可以考虑适当提高标准10~20%.(4)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不应该在低保制度中解决,而应该参照低保制度的保障方式重新设计国家补助制度,标准应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建立较为完善的低保资金保障和筹措制度。资金的.保障与筹措是建立低保制度的核心问题。鉴于此,应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财政拨款制度,将低保资金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预、决算,做到“年度预算、定期拨付、年终决算、结余流转”。根据实际情况相对明确中央和省、市、县、乡各级财政和村集体分担的比例,并以社会捐赠和社会互助等作补充。一般中央财政应负担50%,特别困难的地方中央的负担比例还可以再提高,余下的部分,乡村经济条件差的省与地、县、乡三级负担,负担比例可为2∶4∶4;乡村经济条件一般的县、乡、村三级负担比例各为三分之一或3∶3∶4.并且各级政府应建立低保专门帐户,专账要按已定好的分摊比例做好收入账,中央、省、市、区(县)各多少。同时,建议将个人所得税作为支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财源。在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约占整个财政收入的30%左右,而主要用于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约占财政支出的20~30%.另外还可适当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充分发挥民间慈善团体的作用。

4、完善低保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一协调、民政部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对基层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要加强建设,要将工作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工作基础,现在基层单位专项负责的人很少或没有,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在管理上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以户口所在地作为低保救助管理的基本单元,不论贫困人员住在何地,都要纳人户口所在地的乡镇统一管理。同时加强检查和督促,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

5、实施相应的配套改革。建立低保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有相应的改革措施与之配套。(1)完善政策法规,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2)制定与之配套的优惠政策。如对已享受低保救济但生活仍较困难的村民,可对其子女教育费用等实行减免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经营者实行减免税金等优惠政策。(3)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4)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政府应高度重视,管理部门要加强同财政、劳动保障、工商、税务、教育、卫生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探索实行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等办法与措施,做好低保工作;社会各界要用理解和爱心,积极认同和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低保提供捐赠和资助,真正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互助互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研报告

东城镇位于望城区北端,南邻铜官窑,北抵湘阴,西临湘水,全镇呈半丘陵区半垸区(苏蓼垸)分布,是八百里洞庭的边缘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距市区只有22公里,现辖7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5593户,总人口1962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1360元,有水田1490公顷,旱土260公顷,林地1551公顷,水面面积1733.33公顷。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东城镇发展的长远目标,努力提升东城农业整体水平,致力于建设“高效、生态、服务性”的现代农业。20__年,全镇完成水稻种植面积近42000亩,优质稻34000亩,实现水产养殖4800亩。

一、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农业规模化经营形势喜人。我镇农业规模化经营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思路中的“四基地”(精品粮油基地、名特水产基地、花卉苗木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突出高档优质稻、名特水产、休闲农业、蔬菜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推进百里水产走廊建设,致力于打造农业休闲品牌,通过大力实施办企业、建基地、树品牌、带农户的战略,引进了东城生态农业、高家庄特种水产养殖、绿辰科技及泽伟农家乐为典型的规模化经营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纷纷涌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__年底,共有家庭农场总数55个,其中50亩以下的只有一个,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1.3万亩,占全镇耕地总面积31%,全年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952万元,共吸纳劳动力总数206人。截止目前,我镇已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4家,农业公司4家,带动农户20__余户。

2.生态农业品牌不断彰显。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我镇注重农业品牌化经营,重点打造东城“花园式村庄、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了以“生态稻、生态油、生态椒”为特色的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培育出了享誉三湘的东城生态椒等省内知名品牌,走出了一条产品质量与品牌包装相结合的成功之路。做活“稻”字文章,着力建立苏蓼垸的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与金霞米业等粮食企业结盟,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灯文大米进入省农博会。做活“山”字文章,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基地共建万亩油茶基地,并成功引进雪峰山油茶,雪峰山油茶嫁接新技术获林业部科技司认证。做活“水”字文章,突出特种水产养殖等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了黄龙河、夹河、铁炉湖等几个特色鲜明、品种多样、竞争力强的特种水产养殖基地,提高产品的质量。如今,东成生态、金丰科技、湘立农业、群英蔬菜、隆平粮社等一批代表性的生态休闲农业品牌成了东城现代农业的新亮点。

3.科技支农成效显著。我镇通过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创建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服务平台功能,配合区农业局、科技局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支农活动,让农民在助农专家和企业的指导下,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东城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镇农技站的帮助下,利用科技助农直通车专家讲座和“科技下乡、服务企业”活动,引进了“无公害早熟辣椒”栽培技术,并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有了较大提高。20__年,我镇早熟辣椒栽培达1000多亩,仅通过农户掌握早熟辣椒栽培一项技术,全年解决相关劳动力就业1000余人,栽培示范户每亩增收达4000元,户增收达2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我镇农业的投入总量虽然有所增加,但由于镇域经济尚不发达、财力有限,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农民对政府的期望以及现代农业发展的还有一定差距。尤其在水利设施方面,东城粮渔主产区为湘江环绕,常年面临洪涝灾害,水利基础设施和物资技术储备的不完善,增大了扩大投入增加生产的风险,制约了现代规模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全镇路网建设还也欠完善,交通区位优势不明显,拉大了与主流消费人群的距离感,不利于现代乡村休闲旅游农业的推广与发展。

2.农业产业化进程比较缓慢。从产业规模上看,全镇家庭农庄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情况显示,1000亩以上规模的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分别只有1家,500亩以下占绝大多数,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利益连接关系不够紧密,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从产业结构上看,农业规模化以从事种、养殖业等初级原料生产为主,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不具规模,全镇农业产业化整体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在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各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收入大多在10—50万元之间,整体效益不高。

3.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一是组织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好的骨干企业还为数不多,全镇1000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只有1个,除“雪峰山油茶”“东城生态椒”等少部分规模化农业企业(合作社)形成了品牌外,绝大部分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停留在本村本组的小打小闹阶段,知名度不高,辐射力不够;二是生产技术先进、转化力强、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全镇的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户仅200户左右,还没有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4.农民综合素质相对偏低,存在思维误区。东城属长沙市区近郊,全镇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在长沙市区经商打工,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对于发展规模化农业存在着劳力、管理及科技因素的制约,全镇农业生产者尤其是农业技术人才严重欠缺。加上受传统思维误区的影响,群众普遍存在重进场务工、轻在乡农耕的思想,个别农户甚至直接将土地抛荒,发展现代农业的社会氛围和思想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主要措施及建议意见。

1.建立现代农业管理服务机制。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首要地位,对各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庄和合作社在政策扶持、财政支持上予以倾斜,建立健全政府管理服务机制。一是改善行政管理职能,增强服务功能,加强行政公共服务,积极倡导“一线工作法”,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强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与服务,着力推动农产品的市场推广,农产品的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农产品物流配套系统。三是推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与服务,着力建成上下贯通、左右相连、渠道广泛的信息网络体系,规范信息传递制度,确保有质量的信息能准确、快速传递,尽快在农业生产及流通中发挥作用。

2.优化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加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重点建设好四个基地,即油茶基地、蔬菜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优质稻生产基地,重点推进“三品”的开发,一类是以鱼、蟹、虾等为主的特色产品,重点抓好苏蓼垸中各村发展此项产业,使高家庄等水产养殖基地的辐射作用不断加强,争取健康养殖达到5000亩以上。二类是以有机无公害蔬菜为主的绿色产品,把东城生态椒、东城红薯粉、浅池莲藕等品牌打出去,争创特色产品注册品牌3个以上,1个以上省级品牌。三是以优质稻米、良种油茶、有机蔬菜为主的高附加值产品,力争成为全省一个知名度较高的优质稻生产基地,创建一个规模较大的良种油茶种苗基地,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4000亩。

3.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利用望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平台,积极与湖南农大、中南林科大等高等院校开展对口技术合作,建立建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例如对东城生态椒除进行鲜椒出售、整椒包装外,同时制作辣椒红素、辣味素、辣子油、以及辣椒营养粉等深层次产品。重点扶持雪峰山油茶基地,加大油茶种苗研究、开发及生产力度,争取在三至五年内建成一个500亩左右的油茶种苗基地,一个10000亩的油茶种植基地,建设好一个油茶加工厂,形成毛油提炼、茶壳、茶粕综合利用的油茶深加工体系。

4.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我镇的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扶持和社会资金投入,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动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技术上重点扶持、政策上重点倾斜、人才上重点照顾”等优惠措施,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降低农民农业生产风险,增加农业收入,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水平。

5.加快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充分利用我镇“山”、“水”资源优势,建设好苏蓼垸的“五纵十二横”水利景观建设,加大对黄龙河、铁炉湖、夹河的开发力度,逐步实施以“广种树、多栽花、不露黄”为主要内容的“百千万绿色愿景工程”(绿化百条乡村公路、千里河港堤岸、万户农家庭院),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精心打造省会长沙旅游度假的新亮点,将东城打造为“人在林中、房在绿中”的河东绿色明珠。

区教育结构布局的调研报告教育层级结构

4月12日,汇川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赵薇到汇川区第六小学、第十二小学和第十七小学,就学校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中赵薇实地查看了学校教室、食堂、运动场等使用情况,并重点就学校环境卫生、依法治校、安全管理、宣传工作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达标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赵薇要求:要充分认识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分工责任,全力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要积极帮助学校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严格依据义务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配齐配足教学设施设备,优化完善教师调配机制,合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区住建局、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随同调研。

调研报告的结构

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组:

根据丘政办发200811号《丘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丘北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新店乡高度重视,组织了农、牧、林、水等相关单位和人员,对全乡的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结合实际,对今后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作了认真的定位和思考。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按照中央“三农”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工作要求,新店乡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放在农村工作的首位,协同全乡所有力量,结合新店实际,以畜牧养殖业、种植业为工作重点,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及畜牧养殖贴息贷款的发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等相关的优惠政策为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最终确定畜牧、林业两项产业为全乡的支柱产业,农业种植业为基础性产业,冬季农业(冬早蔬菜)、烤烟、甘蔗、辣椒、西瓜为开发性产业。目前,畜牧、林业、农业各项工作重点和布局已成雏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正进一步凸现。具体布局情况是:畜牧以新店、大路边、冲头3个村民委为主;林业以小平地、冲头、蚌厂3个村民委为主;冬季农业以小江口、蚌厂2个村民委低热河谷地区一带为主;烤烟以新店、大路边2个村民委及冲头村民委的部分村寨为主。各项工作重点是:畜牧以养殖山羊、生猪为主;林业以红豆杉为主,辅之以花椒、膏桐、核桃等品种。截止2007年,共有生猪存栏14037头,山羊存栏27209只,大牲畜存栏10908头,家禽存栏37830只,肉牛出栏1552头,家禽出栏38557只。实现粮食总产量796.3吨,粮经比例从2006年7.2:2.8调整为6.9:3.1。

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林业、畜牧两大优势产业,全力实施现有资源(水能、矿产、旅游)优势开发,狠抓基础设施、烤烟、集镇开发、扶贫四个工作重点,实现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努力构建和谐新店。简称为“2142”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目标任务:到2012年,争取实现下列目标。冬季农业开发2500亩(主要以冬早玉米为主,1000亩)。甘蔗3590亩。林业以红豆杉、核桃、花椒、膏桐为主,红豆杉种植2万亩;核桃5万亩;花椒3000亩;膏桐14万亩。烤烟2500亩。人均出栏一头猪,户均出栏一头牛。粮经比例达到6:4。解决所有村寨的人畜饮水困难。

采取的主要措施: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坚持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产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和优质农产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持续发展。

(一)林业产业。新店乡依托两个林场,是丘北红豆杉发展的起源地,目前,全乡共种植红豆杉6000余亩。实践证明,红豆杉在新店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分析,全乡的新店、小平地、冲头3个村民委24个村寨适宜发展红豆杉,面积约2万亩。在发展红豆杉和核桃方面,认为需要有以下政策扶持:

二是加大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力度,提供技术支持,做好哺育管理;

三是由企业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提供市场销售保障,减少风险。

今年初的冰冻灾害,使全乡大部分林农遭受了沉重的损失,据统计,全乡受灾面积3300亩,成灾670亩,冻坏幼苗10万余株,毁坏林木14.2万株,造成经济损失100余万元。结合实际,为做好灾后恢复工作,需要以下扶持政策:

一是希望上级林业部门提供苗木补助,帮助农户做好补栽补种工作;

二是给予解决所毁林木采伐指标,使被毁林木尽其所用,降低林农经济损失。

(二)畜牧业。

1、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地理条件及气候因素的影响,生猪发展缓慢,乡内能繁母猪较少(共有445头),优良种公猪缺乏(只有1头)。加之生猪饲养在高寒山区生长较慢,科学养殖水平不高,存在着与人争粮的现象,所以精料投入较少,生猪生长和发展缓慢。

二是在山羊发展方面形不成规模,农户实行散养放养管理模式,其品质个体较小和生长缓慢。

三是在大牲畜肉牛发展方面,大部分群众没有把肉牛发展作为商品化方面转移,多数农户只饲养一至两头牛作为役用,而且由于我乡群众散居,民族杂居,地势路途较险较远,肉牛杂交利用率较低,覆盖面较少。那种以“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犁田,养鸡为花钱”的小农经济意识依然存在。

四是没有较大的畜牧牲畜交易市场,牲畜市场信息闭塞,群众所养家畜到市场上卖,路途较远且交通不便,导致了牲畜贩卖户到家中收购,由于缺乏较大市场经济信息,所卖畜禽都比市场价低,其次我乡缺乏一个涉牧企业带动发展和经营,导致群众散养零卖,畜牧经济效益和回报较低。

2、养殖大户扶持情况。全乡扶持养猪户10户,秸秆养羊户20户,养牛户10户,养禽户2户。乡畜牧兽医站对以上养殖示范户采取定期免费防疫注射、驱虫、健胃、畜厩改造与消毒,及科学饲养管理等,走“以点带面、以户带村”的科技示范路子,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畜牧业发展思路。根据全乡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适宜养殖的品种有黑山羊、牛、生猪、家禽等。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建一个牲畜集转育肥场,把全乡各地瘦弱牲畜集中育肥后转卖,并以该场为中心组织外调、销售活动,扩大全乡畜牧产品流通规模。同时,突出山羊、生猪发展重点,以村民委为单位,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科学饲养率,努力使畜牧养殖最终实现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发展。

4、今后发展建议。

一是由政府牵头引进畜牧发展企业,以企业联动市场,扩大市场流通。

二是建议把动物防疫工作纳入政府考核范围,列入政府议事日程,每年开展两次技术培训会。

5、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出台和制定有关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配套相关项目和资金,扶持农户和企业,夯实全乡畜牧业发展基础。

二是增加基层技术岗位编制,壮大基层畜牧技术人员力量。提高村室兽医防疫员补助,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灾后粮食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2008年小春作物遭受了严重的冰冻灾害,受灾面积14324亩,其中,小麦5635亩,蚕豆1182亩,洋芋110亩,豌豆6880亩,蔬菜527亩,小春作物大面积减产已成定局。鉴于上述情况,目前群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小春受灾严重,大部分颗粒无收,使得群众生活更加困难;

二是今年由于各种农用物资涨价,群众在春耕生产的备耕上存在较大困难;

三是由于2007年遭受洪涝灾害,部分群众的土地受到洪水的冲击,现已无法耕种,群众的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给春耕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下步工作中,主要将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带领群众认真开展好灾后重建工作;

三是建议上级党委、政府再加大给予受灾群众农用物资补助力度,共同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四是争取建设资金,对水毁农田严重的村寨修建防洪沟和防护墙,确保粮食安全。

2、各种农用物资调供情况。2008年,共调入种子21500公斤,销售16000公斤,储备5500公斤;农药调入1000公斤,销售130公斤;农膜调入500公斤。

1、基本情况。辖区集中供水水源点47个,因受水源点分散、各寨为点的条件限制,加之大部分村寨以小水窖为主要蓄水方式,没有统一管理,均由各村寨自行维护。其中,水费征收的有冲头和乡机关驻地2个,其余为群众投工投劳自行管理。2007年度,水土流失的面积为4000多亩。全乡25度以上坡耕地面积占全乡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约为25000亩。当前,农田灌溉率为零,人畜饮水解决率72.3%。截止目前,全乡尚有缺水人数1150户5318人。

2、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急需兴建的项目。

一是机关自来水供水水源点因流量小,枯水期严重缺水,需建小二型水坝;

二是花园、沙沟及蚌厂沟因遭受洪水冲击面大,且每年都受灾严重,需修建防护墙3道,造林15000亩。

3、对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大对小水窖建设的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力度;

二是加大对管引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保障人畜饮水安全;

三是加大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确保农田灌溉。

1、基本情况。2008年新店乡烤烟生产收购任务是3300担,对扶持政策及奖惩办法无意见。在今年的烤房建设中,因为补助政策不变动,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烟农的积极性,县下达的2群烤房群,只完成了1群18座。由于全乡坡地较多,烟农种植地块分散,很难集中连片。尽管如此,乡党委政府还是下了很大决心,采取挂钩工作责任制,实行领导分片挂钩、干部职工到点包干的方法进行,努力使具备连片条件的地块尽量集中。同时,提高连片补助标准,50—100亩的连片每亩补助50元,提高烟农的积极性。在平衡收购过程中,由于路途较远,给群众增加了劳力、财力负担,影响了群众的种烟、交烟的积极性。建议县委、县人民政府在新店增设1个烟叶临时收购点,以方便群众交烟。

2、下步工作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主要将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一是加强烟叶烘烤、分级扎把和入户预检等工作环节的指导和督促,做好烟叶交售相关的服务协调工作,最大可能地保证烟农的切身利益。

二是建议县委、政府加强对山区烤烟产业发展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加大对烟水工程和卧式烤房群建设的补助,促进山区烤烟产业发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是建议县委、政府在我乡设立一个烟叶收购点,以方便群众交烟,减轻群众负担。

在目前实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硬件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群众自筹能力相当有限,给整个工程建设带来严重的不协调。同时,由于后续管理力度弱,项目村在产业开发促农增收等方面还存在严重的困难。另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易地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等方面,建议多投入项目资金,加大力度。

调研报告的结构

我这次通过与村支部书记以及两委干部座谈、个别农户走访的方式,对常庄村的人口数量、土地面积、主要经济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尤其是对我村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调研。下面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我于今年开始成为大张家镇常庄村主任助理,我村已多次召开规模不等、范围不同的座谈会,并深入户农户进行走访,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全面掌握该村生产、生活状况。在调研过程中,宣传党的“三农”政策和本镇关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动向,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现场接待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类矛盾纠纷,帮助解决或解答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问题,将关系到群众生产生活的问题及时与村干部探讨,在自己作为镇建设办主任的职责范围内力求加快该村的基础设施和新建工程项目的进程。

(一)经济发展状况。

常庄村有村干部8人,中国共产党党员51人。全村269户,户籍人口1044人,其中劳动力832人。全村共有1100亩土地,人均1.1亩。我村近几年,响应上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除了发展传统种植业外,还新建温室大棚100余亩,引进高科技技术,主要种植瓜果蔬菜,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帮助农民尽早致富发家。另外,我村发挥自己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有陈龙食品厂、鑫达塑钢有限公司、服装厂、编织袋厂、机械加工厂等5家中小型企业,极大地促进了我村经济发展,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再就业问题,所以我村与其他村相比,外出务工人员较少。

(二)村级组织运转情况。

村支部和村委员会运转基本正常,“两委会”班子成员团结协作,群众对他们的工作反映良好。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村设有幼儿园和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98%以上,电话、自来水均已普及。村里建有自己的电视、广播网,有2个医务所、3处文体活动场所和1个村委会图书室。我村村干部,尤其是村支部书记,不惜自己投资,大力支持村小学的教育开展,重视教育事业,认识到科技人才的重要,造福村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一)、村级班子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两委干部的文化程度较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本站)但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仍然很高。二是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只注重干一些具体的工作,忽视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三是民主、法律意识淡薄。个别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领导方法陈旧,导致工作中干群关系紧张,矛盾增多。

(二)、招商引资不注重实效。目前,我们的招商引资务虚的成份还是比较多的,具体表现在形势多于内容,意向多于合同,合同多于审批,审批多于开工。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招商引资,应该在务实上狠下功夫,使内容更扎实、更丰富。要从客户、项目、前期洽谈等基础工作做起,宁缺勿滥,切忌贪大求多,贪外求洋的浮躁的投机心理,摒弃假、大、空的东西。实实在在地交一个朋友,谈一个项目,签一个协议。每个区县市每年能够洽谈4-5个项目,审批2-3家三资企业,开工1-2家三资企业,就可以说在实效上下了功夫。

(三)、在农村文化生活上,农民反映文化生活馈乏,在农村看电视是农民的唯一文化娱乐,农民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和扶持乡村文化室、图书室、活动室的建设,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四)、科技作用得到广大农民认知,但农村科教文化事业建设有待加强。

据调查,农民对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有共同的认识。相信科学,渴望技术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但农民感到获取科技知识的渠道少,学而所用和用而所学之间还存在差距和矛盾。看电视是农民获取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农业频道是农民最喜爱的节目。但农民反映“电视播放农业科技知识时间短,记不住,理解不透”。农民希望村里有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能有科技人员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知识和技术。还应该多发放一些科技书籍和科普光盘,增加致富信息来源渠道。农民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科教文化事业的投入,普及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多举办一些类似“科技之冬”活动。农业技术人员应经常深入农村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农村产业结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产业部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需要全方位推进,各方面配合,我认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政府的有效启动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保证。政府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中的职能表现为:

(1)、确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从宏观上协调农业内部各层次、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引导农业的发展方向。政府确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引导农业的正确发展,是政府宏观管理农业的首要职能。

(2)、制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是指政府农业职能部门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向农业经营者提供的指导性意见,主要是为农业基础部门和农民进行结构调整给予科学指导。

(3)、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是农业基础设施。我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极大地影响了我村经济发展进步。加快我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我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多方面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二)依靠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技创新对农村产业结构的影响,则是通过影响生产技术、消费需求以及出口,即借助于需求结构的变动来实现的,属于间接影响。在现实经济中,这两种影响经常交织在一起,共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当前,要彻底排除科技通向农户的各种障碍和约束,如信息约束、科技转化能力约束、风险约束等,在加强农业科研的同时,把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教育相结合。

(三)实现龙头企业和小企业共同发展。

我村招商引资效果显著,走在我镇前列,我们应积极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引进外资,促进我村经济发展。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我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要意义。龙头企业和小企业共同发展是乡镇企业的方向。现在,发展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成为共识,但龙头企业的发展只是乡镇企业的一部分,在乡镇企业发展比较成功的浙江等省份也是龙头企业和小企业全面开花。甚至好多企业就是家庭作坊,对此现象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因为这部分小企业是龙头企业具有生命力的重要依托,是乡镇企业活力所在。龙头企业的作用不用多说,但龙头企业的数量毕竟有限,能解决的问题也只是一部分。在扶植企业时,重心应该向小企业偏移,发展这些小的行业可以节约资金、解决就业,也更符合农村实际情况。

通过这次调研,我基本掌握了我村的社会经济情况,摸清了农民的经济来源,分析了我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尤其是新形势下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接下来我需要做的就是付诸实践,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及时总结,为我村今后的经济发展工作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调研报告的结构

一个完整的调研报告通常由以下几部分所构成:调研概况、主要结论、样本概况、报告正文、营销建议、附件等。

1、调研说明。

它主要对项目情况,包括项目的背景、调研区域与对象、抽样方法、主要调查内容、分析技术等主要内容;调研过程,主要对调研人员及具体操作过程的一个简单说明;质量控制,对公司的控制系统进行简单说明,为调研结果的准确性提供佐证。

2、样本概况。

主要对调研对象(即样本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口、家庭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

3、主要结论。

它是对调研所得结果的一个简单、精练的综合性概述。

4、报告正文。

它是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对调研内容的一个详细、客观的分析。

5、营销建议。

是根据调研结论,对客户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可供采取的办法。

6、附件。

包含问卷、图表、技术细节说明、统计输出结果显示、其他。

在具体的调研报告撰写中,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

1、态度必须客观调研是市场信息的一种客观、科学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其结论是建立在客观的事实与数字的基础上的,因此也要求报告撰写人员以客观的态度来阐述调研结果。

2、结论必须鲜明由于调研结论是调研科学性的直接反映,因此,含糊、模棱两可的结果只能说明调研设计的不科学及调研实施的控制不力。

3、论证必须充分结论的论证一般程序是论据论点结论。其中的论据一般为调研所得的客观事实或数字。

4、语言必须精炼由于调研报告的信息量较大,因此以最简短、精炼、明晰的语言对调研结果进行表述,将有利于减少客户进行分析时的工作量。

5、层次必须明晰它是就两方面而言的,一是论据、论点、结论之间的层次必须是明晰的;一是对调研问题的阐述必须是层次分明的,问题的阐述可以根据方案中调研问题设置的层次来进行写作。

市农委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省农委《关于开展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的通知》(苏农传〔〕22号)文件要求,我市开展了种植业结构调整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市地处长江之南、xx之滨,是“江南鱼米之乡”,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现辖溧阳县级市和金坛、武进、新北、天宁、钟楼五个行政区,21个街道办事处、37个镇、807个行政村、323个居委会,总面积4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万亩,20xx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71.8亿元,增加值xx5.9亿元。

20xx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214.1万亩,亩产505.8千克,总产量108.3万吨,全市小麦单产356.3公斤,创历史第二高,水稻单产643.5公斤,创历史新高,蝉联全省“十三连冠”。园艺业总面积108.5万亩,总产值69.89亿元,其中花卉苗木面积40万亩,产值30亿元,新增设施花卉面积5000亩、盆栽花卉产能3400万盆;果树面积18.4万亩,产量12.96万吨,产值11.91亿元;蔬菜播种面积39.7万亩,产量88.75万吨,产值27.12亿元;茶叶面积11.64万亩,产量2819吨,产值5.97亿元。

近年来,我市围绕“三心农业”的发展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政策引导,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果蔬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我市优势产业,优化作物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努力实现种植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是粮食种植面积稳定下降。我市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分别为122.49万亩和87.39万亩,分别同期下降1.85万亩和4.91万亩;为119.685万亩和86.63万亩,分别同期下降2.8万亩和0.76万亩;20xx年为114.4万亩和85.3万亩,分别同期下降5.1万亩和1.3万亩。二是园艺种植面积逐年上升。20我市花卉苗木和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39万亩和36.1万亩,分别同期上升2.6万亩和0.9万亩;20为39.5万亩和38.8万亩,分别同期上升0.5万亩和2.7万亩;20xx年为40万亩和39.7万亩,分别同期上升0.5万亩和0.9万亩。三是培育稻米产业品牌化。我市以保证粮食生产为宗旨,从国家“口粮基本自给”的战略出发,整合品牌资源,推广生态种养模式,提升稻米质量,提高稻米附加值。如金坛通过打造“长荡湖大米”、“金坛软米”、“指前标糯米”等具有地域特点的区域公共品牌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整合各类资源,合力提升了金坛大米的知名度。溧阳通过推进稻田种养模式,既减少了农药化肥使用,又保证了大米品质,涌现出了“天目南丰”、“翠谷牌”、“溧湖有机软米”、“满喔香生态米”等众多有机大米品牌。

(二)特色产业不断强化。

一是推进花木产业市场化。近年来,我市花木产业发展形成了以花木基地为依托、公司为龙头、交易市场为窗口、园林绿化工程为配套、经纪人为纽带的花木产业链,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20xx年,我市花木实现产值28亿元,夏溪花木市场交易额达164.36亿元。国际家庭花卉园艺展暨中国花卉零售业交流会已连续两年在我市夏溪花木市场举办,江苏省精品花卉阳台花艺大赛也在夏溪花木市场成功举办。同时,近年来,我市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产品种植结构,巩固观赏苗木优势地位,加大中、大规格苗木和高档花卉、盆景的发展,加大设施花卉、观赏花卉(盆花、鲜切花及草花等)的发展。20xx年,观赏苗木3.66亿株、鲜切花万支、盆栽植物1.84亿盆。另外,大力推进苗木培育朝容器化、艺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适当发展一些观赏竹类、地被植物、水生植物、宿根花卉等,满足生态建设对植物多样性的需求。二是推动茶叶产业高端化。我市是著名的“茶叶之府”,金坛还是“中国绿茶之乡”。近几年来我市以稳定种植面积,提升茶叶产值为目标,重点发展高档茶叶,提高茶叶“身价”,“天目湖白茶”和“金坛雀舌茶”已申请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xx年我市虽然种植面积与上年持平,但产值仍略有增加。三是提升蔬菜产业规模化。近年来,xx市地方特色蔬菜品种经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开发,品牌化建设,焕发了新的活力。形成了以溧阳白芹、建昌红香芋、金坛无节水芹等为主的一批特色品种和产业,溧阳白芹、建昌红香芋、金坛无节水芹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xx年溧阳白芹、建昌红香芋、金坛无节水芹播种面积分别为4500、5000、8300亩。xx市在种好蔬菜的同时,注重市场化建设,20xx年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蔬菜年成交量400万吨,成交额300亿元。20xx年,我市继续推进永久性蔬菜基地建设,其中以江苏省钟楼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中心的蔬菜生产基地,依托江苏凌家塘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引进了7家投资上千万元的蔬菜种植企业,通过引进自动生产设备和技术,实现自动化和规模化生产。四是引导水果产业多元化。我市优势水果为葡萄、桃、梨三大类,20xx年种植面积分别为4.96万亩、3.74万亩、1.82万亩。近年来,我市不断引进推广猕猴桃、无花果、蓝莓、美国大樱桃等水果新品种,20xx年新品种种植面积约2500亩,从而推动水果种植业多元发展、错位发展,发挥长尾效应。

(三)多元经营模式不断熟化。

一是推进稻田种养模式攻关。经过十多年的集成创新,我市已熟练掌握稻鸭共作技术,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利用村民流转土地,规模化进行稻鸭共作有机稻米种植,目前种植面积达500亩,年成功注册了“夏墅”牌东南有机稻米商标,被誉为“江苏最好吃大米”。年,在稻鸭共作的基础上,又开始尝试“稻鸭蛙共作”有机水稻种植新模式,利用青蛙对水稻除虫,产生更好的生态效果和效益。二是大力推广林下养殖模式。我市依托葡萄、桃等特色优势产业,利用立体生态种养殖技术发展好、易复制、可推广的特点,引导果民开展林下养鸡、养鸭,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如xx常康农业有限公司利用35亩葡萄田,散养“xx”草鸡1200余只,一年可增加利润20余万元。

(四)产业融合不断深化。

一是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壮大。我市以改革创新增动能、转型升级提质效、落实政策促融合为目标,发挥农产品加工业“接一连三”的桥梁作用,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7家,市级51家;其中72家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20xx年共实现销售额125亿元,同比增长5.04%。有5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五个一”示范标准,其中跻身全省示范创建先进企业8家。二是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兴起。休闲农业以特色规模农业生产为基础,提供特色农产品和休闲娱乐、餐饮住宿等服务,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型产业业态,也是现代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20xx年,我市共建成各类休闲农业场所100多家,全市农业旅游景点接待游客655万人次,实现农业旅游收入20.5亿元。20,代市政府草拟《xx市关于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制定出台《xx市休闲观光农业星级企业评比标准》并组织实施,与市文明办、教育局联合认定13家休闲农业教育培训基地,组织实施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农业节庆活动10个,开展休闲农业体验惠民卡活动,实现休闲农业提档升级。惠民卡活动截至7月28日,共发放惠民卡四批次27期共计11920张,发放金额166.408万元,消费金额124.493万元,使用率达74.8%;实现了让惠民卡变成了一张农业普惠的“民生卡”、一张引人入胜的“生态卡”、一张以小博大的“增收卡”、一张传承农耕文化的“传承卡”、一张充满温馨的“亲情卡”。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思路明晰,种植业结构逐步优化,特色产业不断培育壮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形成了一定的格局和规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其它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有:

(一)环境资源约束大。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但是耕地和水资源的矛盾也更加突出,耕地质量退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明显加剧,成为制约种植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气候灾害威胁大。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市降水年际年内变化大,加上近年来温室效应,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性天气事件增多,种植业时常面临大旱、大涝、大冷、大暖等气候灾害,旱涝灾害发生概率增加,病虫害影响加大,不利于种植业稳定发展。

(三)科技增效不充分。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大都是五六十岁的农户,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偏弱,劳动技能提高难度大。另外基层农业科技服务投入仍显不足,农业服务中心人员知识老化、技术能力不强,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普及水平不高。

(四)品牌优势不明显。我市种植业大部分为小规模分散种植,在品牌建设和营销方式上存在很大不足;合作社在销售和宣传中也各自为战,不利于提高知名度,也起不到品牌效应的作用。

(五)产业融合有难度。农民与企业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牢固,农户作为产品提供者没有议价权,龙头企业与农艺基地对接不够,带动本地农民增收的'作用不明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建议。

2016年,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以“迈上新台阶,率先现代化”为战略定位,以发展“三心”农业(让居民拎上放心的“米袋子”、“菜篮子”;让市民走进“赏心”的“绿园子”、让农民鼓起“开心”的“钱袋子”)为根本导向,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主要抓手,以推进农业“1185”工程有效实施为历史使命,加大规划引领、政策支撑、改革创新、法治保障、队伍建设力度,确保全市农业现代化进程走在全省前列、xx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一)物质装备提升工程。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巩固提升耕地产出能力,实现藏粮于地。加快发展设施农(渔)业,大力发展钢架大棚、连栋大棚、智能温室等高标准设施,配套完善“两网一灌”、病虫害防控等生产设施。突出农机装备建设,加快高性能复式农业机械和自动化、智能化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水稻集中育供秧、粮食烘干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攻坚突破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重点围绕育苗、耕翻、起垄、覆膜、栽植、植保、采收、田间运输、清洗、保鲜、初加工等环节,积极开展试验示范,探索多种形式的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和模式,加快先进适用装备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有导向性地发展一批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产品加工、带动农民增收的“三带型”龙头企业。深化农业龙头企业“五个一”示范创建,开展“联农惠农”10佳龙头企业、“一村一品”10佳示范点创建活动。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着力提升一批对农业有经验、有劳动力的“老农”,吸引一批有乡愁、想创业的“新农”,引进一批有学历、能创新的“知农”,2016年全市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8000名以上。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加快外向型农业发展步伐。

(三)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程。启动编制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导向、推进重点和保障措施。积极探索推广种养结合、生态平衡的循环农业模式,培育一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典型,加快构建农业内部物质、能量循环体系,促进农业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推行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全市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耕地面积180万亩,绿色防控比重达到75%。

(四)农业品牌打造工程。研究制定促进品牌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适时出台农业品牌建设奖励办法,采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农业经营主体树立名牌意识、提升品牌创名牌。加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保护、管理、整合和提升,重点加大对天目湖白茶、金坛雀舌、阳湖水蜜桃等区域性公用品牌的培育建设,依托知名品牌统一农产品标识、标准、包装、销售,抱团打品牌、闯市场。大力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以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为抓手,拓展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面,推进“三品”基地建设,发展认定一批品牌“三品”农产品。

(五)休闲农业升级工程。立足xx规模特色农业,依托大都市、依靠大景区,顺应新需求、培育新特色,做深农业观光、做靓农家体验、做精乡村旅游,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研究出台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快制定休闲农业地方标准,重点打造溧阳南山、北山、金坛茅山,天目湖、长荡湖、滆湖、xx,以及新北区长江沿线,天宁郑陆片区、钟楼邹区片区等十大休闲观光农业集聚区。积极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和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等创建工作,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着力放大江南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文明的融合辉映,打造一批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艺术观赏性和体验参与性的农业休闲园区。

(六)有关建议。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围绕结构调整,高质量高起点科学制定种植业产业规划,从政策上给予扶持,制定激励和奖励措施;同时还要从资金和技术上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强化推广应用。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引进试验与推广应用力度,扩大生产经营领域,全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强化基础配套。加大对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区域的水、电、路、生产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为重点产业区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市农委种植业结构调整的调研报告

5年纲要,5年来,按照总行的文件要求,我行在信贷结构调整的各方面作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行业、区域、期限、业务品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信贷风险得到较好控制。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为下一阶段全行的体制机制改革和加快有效发展奠定了基础。截止年末,我行贷款结构按客户类型分为:优良客户11户,金额47548万元,占比64%,年初无优良客户,较年优良客户上升100%;一般客户735户,金额15309万元,占比20%,较年下降36%,;限制客户6户,金额3677万元,占比5%,较年下降15%;淘汰客户878户,金额8238万元,占比11%,较年上升13%。截止年末,按贷款四级分类不良贷款14347万元,不良占比19%,较年6174万元,占比下降21个百分点;按贷款五级分类不良贷款12473万元,不良占比17%,较年5870万元,占比下降23个百分点。

二、我行采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及实施的效果。

(一)、调整信贷结构,确定投放重点:年我行把理工大学作为重点营销对象。理工大学是我省重点高校,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研发优势,是我国激光行业研发的领军力量。时逢省构建“光谷”计划出台,我行领导及时捕捉到这样一条信息:理工大学欲进行南校区项目建设,急需银行的信贷扶植,于是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无疑是一个合理调整信贷资产结构,积极培植黄金客户,切实提高信贷资产盈利水平的绝好项目。经过周密准备,统筹规划,我行把“绣球”抛向了理工大学。理工大学项目的巨大效益引来了共行、建行、交行等多家实力雄厚的竞争者,均欲将其收入自家囊中。面对这种局面,我行领导并没有浅尝辄止,知难而退,在上级行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市场营销。同时,提升服务质量,改进服务方式,优化服务设施,一次不行,就去两次,在对学校营销的同时,又巧妙地对该校的主管部门开展更高层次的营销。当我行领导第23次来到该校领导面前时,校领导终于被感动了。年初总行成功与理工大学签定合作协议,年4月30日支行与理工大学建立信贷关系,为其发放3亿元7年期项目贷款。此次银校合作我行每年利息收入1752万元,保费每年收入30万元左右,提供银行卡服务,除带动存款增长外,年费收取10元,预计办卡2万张,可实现收入20万元。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现将该校基本情况及贷款情况报告如下:1、学院基本情况理工大学(以下简称理工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中国科学院创办的一所理工科高等院校。学校座落在风光秀美的湖之畔,占地7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4.5万平方米,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渗透,文理交融,军民兼顾,技术特色明显,重点学科优势突出,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培养层次齐全,工、理、文、经、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其前身是颇负盛名的中国光学人才的摇篮——精密机械学院(简称学院),年更为现名。建校40多年来,该校聚精会神搞教育,一心一意促发展,踏踏实实,孜孜以求,各项工作屡攀新高,累计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4余名各类专门人才,赢得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誉。截至年末,该校中外文图书120.9万册,在校本专研学生总数22659人。理工大学开设省部级重点学科11个,本科专业43个,覆盖工、理、文、经、管、法6大学科门类。现有实验室56个,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1038台(套)。年,该校招生3850人,招生省份增至30个,部分或全部进入一批次录取的省份增至22个,有效地提高了生源的质量。在毕业生就业方面,由于素质过硬,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以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都在95%以上。年一次就业率达到98.07%,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年一次就业率达到95%,在省高校排名位居首位。此外,该校在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也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与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年,学校招生形势喜人,录取分数线达到480分,较省录取分数线392分超出近90分,今年录取人数过4000人,无论是从生源质量还是招生数量上都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这直接导致学校人气和社会知名度的.飚升,一时间,理工大学成为我省高校中的热门院校。

2、项目建设情况理工大学在我行项目贷款3亿元,贷款到期日为xx年4月28日,信贷资金全部用于该项目中,自筹资金已到位。该校本次贷款用于南校区项目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16.75公顷,土地原为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厂区。按项目设计,总投资51762万元,项目建设包括面积为39050平方米的科技楼,15440平方米的体育馆,28150平方米的国际交流中心,27000平方米的研究生宿舍楼。现工程已进入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如下:体育馆由建工集团吉润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施工,监理单位为市建设监理公司;研究生宿舍楼由省第二建筑公司施工,监理单位为市建设监理公司;学生宿舍三舍由建工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施工,监理单位为省远大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科技楼由省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监理单位也为市建设监理公司;研究生教学楼由建工集团建设有限公司施工;国际交流中心由省新生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研究生宿舍二舍由省鑫安高新建筑有限公司施工。由于我省气候影响,冬季过于寒冷,工程项目的施工受到影响,无法继续施工,所以自年末至今,南校区工程处于停工阶段。各项工程进展与去年进程相当。即研究生教学楼由于工程开工前拆迁工作不顺利,影响了工程的进度,所以该项目无法按期完工,现工程主体已经封闭完毕。研究生宿舍1舍与国际交流中心工程进度上由于工程主体二次设计延误时间,使照预计进度稍有滞后,现工程主体已经封闭完毕。研究生宿舍楼2舍、3舍现已经竣工并已经交付使用。体育馆项目由于欲采用省内先进的建筑技术,先前的设计施工单位无相应资质,故变更影响了工程的进度,差距较大,网架安装的工期长短暂时无法确定。科技楼为东西塔楼形状,实现封闭。至报告日,各项工程预计将全面开工。

(二)、积极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我行在确定开发优良客户的同时,加大限制淘汰客户退出的工作力度。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工学院,是省省属重点工科大学,自年与支行建立信贷关系。由于种种原因,该校对到期贷款未能及时履行偿还义务,致使至年末,1000万元贷款全部呆滞,形成较大的信贷风险。为了维护行权益,支行成立了以党总支书、行长同志为组长的专项清收领导小组,并会同相关部门人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方案。经过认真分析,达成共识:工业大学基于其行业特点及自身实力,具备还款实力,贷款之所以久拖不还,究其原因是还款意愿不强所致。所以,清收的关键是在增强其还款意愿方面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年,当“非典”疫情初现春城的时候,支行领导发动全行员工捐款,购置了部分板蓝根等药品送到了该校,支行的行长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天天打电话去校方,却绝口不提贷款之事,道句平安,说声珍重,送去祝福,在热情的关心和体贴的问候中,通过人性化沟通使银企关系愈加融洽起来。一个月后,该校积极筹措资金,一次性还清了贷款1000万元。

(三)、加大客户退出力度。在金融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劣质客户已严重阻碍了我行信贷业务的发展。基于此,做好劣质客户的退出工作也是我行另一重点工作。鸿吉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系我行开户企业,与我行建立信贷关系。截止年末,该企业在我行贷款100万元(年11月29日到年11月28日)为还旧借新贷款。该公司与北方五矿贸易有限责任公司签定了一批重油购销合同,因流动资金紧张,特向我行申请贷款100万元。由产权属马桂香的房屋抵押,该宗房地产位于区小区9号楼,建筑面积446.15平方米,经省顺达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评估价值201万元贷款到期后,企业无力履行偿付手续,致使贷款全部逾期,形成不良。针对这种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全我行信贷资产,经行领导研究决定,对该户实施积极的客户清退工作。认真作好贷后管理。定期检查同走访相结合,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动态,征求客户意见;主动、热情地为企业提供资讯服务,与企业交朋友。年7月,该企业还清全部贷款。应该说,积极的客户清退策略为改善提高我行信贷资产质量和结构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存在问题贷款投放速度较慢,由于我行贷款从申请到贷款批复操作环节多、链条长,影响了银企双方的效益,同比其他金融机构,贷款从申请到批复的时间不超1个月,使我行流失很多优良客户。

调研报告的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了落实袁书记的讲话精神,打造我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实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泉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7月29日,我乡召开关于“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大摸底、大调研、大讨论”动员大会。组织30名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填写《万泉乡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摸底入户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确定我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扎实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建设。

8月1日至8日,2名包村干部组成调研队伍前往桥上村驻村入户走访,通过大力宣传、召开户代表座谈会、入户问卷调查等,了解该村产业结构调整。

桥头村位于万泉乡西南方向,孤峰山阴坡,海拔800余米,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5个居民组,1250户,950余口人。耕地面积3300余亩,共有深井4眼。

桥上村总户数250户,入户183户,占73.2%,并户17户,占6.8%,无劳动能力(常年在外)50户,占20%,从事农业生产476人,占63.47%,经商打工63人,占8.4%,旱地2575.4亩,占总耕地78.04%,其中,水果1306.6亩,占50.74%,蔬菜724.9亩,占28.15%,粮食474.4亩,占18.42%。在你认为种植什么作物效益高,见效快问答中,同意种植西红柿133户,占72.68%,大葱7户,占3.83%,苹果40户,占21.86%,梨1户,占0.55%,玉米1户,占0.55%,桃1户,占0.55%。通过调查,76.51%同意将蔬菜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在你认为制约发展农作物的主要原因问答中,认为缺水179户,占97.81%。缺技术144户,占78.69%,缺资金98户,占53.55%,缺市场30户,占16.39%,缺组织10户,占5.46%,缺地1户,占0.55%。通过调查,认为缺水和缺技术是制约该村主导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你需要政府从哪及方面予以扶助问答中,认为需要灌溉179户,占97.81%,技术指导144户,占78.69%,小额贷款101户,占55.19%,拓展市场29户,占15.85%,劳动力32户,占15.3%。通过调查,认为政府应从灌溉、技术、小额贷款几方面进行扶助。

在你愿意加入哪种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从事生产销售问答中,同意加入西红柿合作社110户,占60.11%,大葱10户,占5.46%,苹果51户,占27.87%,梨1户,占0.55%,养殖7户,占3.83%,桃1户,占0.55%,蔬菜1户,占0.55%。通过调查,有户同意加入蔬菜合作社。

通过为期一周的进村入户调查,桥上村主要发展蔬菜,其中以西红柿为主。目前,我们大力推广发展的西红柿正常情况下亩产在2万斤左右,以去年平均价格0.6元/斤计算,年收入1.2万元/亩,除去投资3000元,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如果水利能保障、技术措施能跟上,我们的发展前景会很乐观。

利用五年的时间,我们的西红柿发展将会产业化、规模化,如果按人均0.8亩西红柿种植面积计算的话,人均纯收入可达7000元,这样到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调研报告的结构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要点和主席团会议的安排6月1日早,在镇人大主席敖菲同志的带领下,对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1、辣椒生产。

栽在5月30日结束。

2、万寿菊生产。

xx镇在共种植万寿菊9000余亩。技术人员在各村委会负责好技术指导,按规格移栽,已结束。

3、南瓜生产。

古城村委会根据自身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找准市场,由村委会租地200亩,发展南瓜新型产业。5月20日移栽结束。

4、浅水藕生产。

浅水藕生产的生产分别在淑足、海晏2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00亩,3月25日种植结束。

5、水稻抛摆秧生产。

分别在大堵、长桥、大同、捏龙4个村委会完成水稻抛摆秧5000余亩,在4月29日日移栽结束。此项技术能使每亩水稻比常规育苗增产30至100公斤。

1、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使部分农民得到一定得实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增强。糯白村委会的山外村民小组,前几年在甜椒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的农户种植甜椒的亩产值超过了烤烟,极大地增强了农户种植甜椒的积极性。今年群众自发种植“甜杂一号”品种400余亩,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形成一定的品牌,每年甜椒收获季节都有一些老板到村子里收购。

2、村委会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有的干部对闯市场充满了自信心。特别是古城村委会干部,根据村委会土地少的现实情况,努力发展高效农业,并身先士卒,首先自己租地200亩种植南瓜,自发地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形成了一定得品牌,吸引了部分老板落户xx。这两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集中力量发展辣椒产业,形成了辣椒品牌,老板张友清在长桥村委会建厂,到我镇发展辣椒产业;今年曲靖的老板也积极到xx签订20xx亩辣椒合同。

1、群众的整体素质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对市场认识不足,对政府依赖心较强。我镇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部分群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缓慢,满足于传统的小农经济,缺乏大市场意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持怀疑、观望态度,就是在村组干部的劝导下,种植万寿菊、青刀豆等产业,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吃亏;还有的农户,今年种植辣椒得到实惠,如果明年种植辣椒吃亏,就对辣椒产业持否定态度,接受不了市场变化,害怕失败,没有闯市场的意念;再者,在哪一个村委会发展新兴产业时,农户最希望的就是种子钱免费,机耕费用由政府部门埋单,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较强,种出来的东西希望政府负责收购并付货款。

2、群众的短期盲目性种植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阻。去年烤烟市场较好,使栽烟户得到了实惠,今年绝大多数种植户种植烤烟的面积比往年多了许多,而对于其他种植产品态度冷淡了不少,而忽视了市场的变化,不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生产。这期间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3、缺乏有实力的龙头加工企业,老板和农户的诚信度不高。这几年产业结构调整中来xx发展产业的老板中,有不少的“皮包老板”,对种出来的产品如果市场行情好时就收购,如果市场行情不好时就难觅行踪;同时有的群众如果市场行情好时,产品的价格比老板的合同价高时,就会自发地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卖。还有的老板,恶意拖欠群众的货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4、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特别是蔬菜产业,对水的需求很高,在种植的时候缺水,水库的水又不下来,没水浇灌,雨水多时水又排不出去,菜地被淹。

5、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技术落后。土地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艺发展的趋势,而现在各家各户在各自的承包田内,各种各的,不能进行产业布局,没有形成产品竞争力。农户的观念依然是传统农业观念,生产技术上也还习惯传统的耕作方法,如抛摆秧推广了十多年了,今年政府部门没有补助,有的农户又重新回到了水育秧的传统技术。发生病虫害了,没有群防群治的观念,也没有综合防治的观念,你打你的农药,我施我的化肥,最终造成土地越来越瘦,病虫越来越难防治,生产承办提高了,但产品的品质、产量却没有得到提高。

1、围绕现代农业生产,逐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寻找产业发展突破点。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而土地集约化、操作机械化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积极引导农户组成生产合作组织来发展产业,推广新科技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形成特有的品牌。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量争取资金支持,可以发展田间地窖,同时和水库部门联系,协调解决生产用水问题。

3、争取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加强农民对市场的认知。

调研报告的结构

科学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当前我县"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最近,我委围绕这一课题开展了调研。

近年来,县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整体推进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农业农村政策,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形成了畜牧养殖、茶叶、蚕桑、食用菌、高山蔬菜、干鲜果、笋竹两用林、中药材等八个农业主导产业。

到20xx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农产品基地20多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4个,面积2.8万亩;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17家。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533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农民从第一产业人均现金收入1903元,比上年增收568元,增幅达42.5%。

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主导产业散乱。

第一,八大主导产业规模都比较小。各个产业20xx年的产值基本在1亿-2亿之间,其中蚕桑产业年产值是0.81亿元,食用菌产业年产值是1.62亿元,茶叶产业的产值是1.41亿元,最大的畜牧产业,20xx年产值也只有2.26亿元。

第二,市场影响力不够。一方面是中药材等多个产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即使有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也不高,最有名的是禽业的"均得利",也仅仅是省著名商标。

另一方面像茶叶产业品牌太多,共有十几个品牌,但没有一个品牌在全国,甚至在全省有影响力。

第三,主导产业太多,有的起不到主导作用。比如中药材产业,笋竹两用林等产业,一直缺少管理和扶持,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

2、农产品深加工滞后。

一方面,本县农业产业缺乏深加工,向市场出售的都是农民生产的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价格波动大,容易挫伤农民种养积极性。

另一方面,农产品深加工规模都比较小,起不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如全县12家茶厂绝大部分是家庭作坊式的加工,最大的企业日产量也只有几百公斤。

3、产业发展资金缺乏。

一是财政性资金投入不足,20xx年全县的农业产业化资金仅有300万元,与产业结构调整所需求的资金投入差距很大。

二是贷款困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许多产业发展都存在资金紧张问题,但由于抵押担保和信贷规模等问题,缺乏金融部门的支持。

4、农业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农业部门与乡镇在管理技术人员上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存在管人与管事脱节现象;农业部门、乡镇政府缺乏技术人员,有的产业根本就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直接影响对产业的技术指导和农民的收益,从而影响产业的提升。

5、产业用地制约多。

第一是缺少规划,目前农业产业用地管理无序,出现"农民想批,土地部门不敢批;发生乱搭建,土地部门不好管"的现象;第二是土地指标制约,目前整个用地指标对农业企业支持力度不足,很多企业和产业发展的瓶颈项目得不到扩大,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务之急,须着力做好几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规划主导产业。

农业主导产业,必须具有一定的规模,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和一定的区域影响力,要通盘考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提倡发展生产成本低,适宜全县普通农户种养的产业。继续扩大蚕桑规模,解决集中连片问题;整合茶叶品牌,打响"仙都笋峰"牌子;培育畜禽龙头企业,增强带动力;稳定菌业生产,着力开发多菌种,尤其是草腐菌;挖掘笋竹潜力,增加产业效益;提升蔬果档次,解决深加工问题;弘扬传统特色产业,如黄花菜、土索面、蕃莳片等一些传统农产品,代表着一种文化和一段历史,一定要注意保护。

(二)尽快出台农村土地流转指导意见。

农业产业只有规模发展,才具有最大的市场效应和效益,必须改变我县"零星、分散"的现状。因此,建议县政府尽快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的指导意见,切实破解农村土地流转制约农业产业规模发展的问题。

(三)尽快出台农业产业标准化生产标准。

产业发展要紧紧依靠标准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要尽快出台农业主导产业标准化生产标准,提高全县的农业主导产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重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要重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解决他们的生产要素制约问题,尤其要优先解决他们项目发展用地。比如茧丝绸的中心茧库用地。

(五)建立农产品加工功能区。

农产品加工对空气和水等环境因素要求较高,需要一个相对独立的集中加工区,以优化农产品加工环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集约集聚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导社会资金向农产品加工领域转移,增强农产品加工能力,延伸农业发展产业链。

(六)加大对低收入农户的政策扶持。

要重视低收入农户的增收问题,尤其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农户增收问题,增加农业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要对他们发展效益农业进行政策性扶持,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增加收入。

(七)加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

除香菇和茶叶产业有规模市场外,其它主导产业没有专业市场。必须重视农产品销售问题,加大投入,加快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民的经营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