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反思(优质7篇)

时间:2023-10-09 10:34:27 作者:LZ文人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反思(优质7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反思篇一

1、用讲故事、演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多 1 或少 1 的关系。

4、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活性灵。

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 5 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 1 或少 1 的关系。

1、小鸡、小猴、小熊、小狗、小猫图片各一张。

2、小房子 5 座。

3、1-5 的数字卡片若干。

4、作业单人手一份。

5、音乐《找朋友》。

6、小爱心若干。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动物森林里的动物们搬家了,今天要请小朋友去认识一下它们的新家。那我们先去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小动物搬家了呢?(教师逐一展示小动物)

2、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的新家吧!(教师展示 5 座标有数字的小

房子,并把 5 只小动物分别送回家) 二、动物找邻居。

小鸡住在 1 号房,小猴住在 2 号房,小熊住在 3 号房,小狗住在 4 号

房,小猫住在 5 号房。

提问:1、小熊的邻居是谁和谁啊?(小猴和小狗)

2、小狗的邻居是谁和谁啊?(小熊和小猫)

教师小结:动物宝宝们都有自己的邻居,那我们的数字宝宝有没有自己的邻居呢?

三、发现 5 以内的相邻数。

1、出示两颗小爱心和相应的数字 2,2 有两个邻居,一个是比 2 少 1 个的小邻居 1,另外一个是比 2 多 1 个的邻居 3(一边讲解一边出示相应的小爱心)。那么我们就说 2 的相邻数是 1 和 3(以此类推得出 3 和 4 的相邻数)。

2、教师小结:相邻数是比某一个数大 1 或者小 1 的自然数,一般一个自然数都有两个相邻数,就是排在它前面或者后面的一个数。但是自然数 1 只有一个相邻数。

四、游戏:找朋友。

1、给幼儿随机分发 1-5 的数字卡片,请幼儿把卡片贴在胸前最明显

的位置。

2、播放音乐《找朋友》,音乐响起的时候幼儿自由活动,当音乐停止的时候教师拿出一个数字,请贴了相应数字的幼儿去找自己的邻居(如: 教师拿出数字 3,那么在音乐停止的时候贴了数字 3 的小朋友就要去找 2 和 4),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五、幼儿操作作业单。

1、教师讲解并演示作业单的做法。

2、幼儿自主操作。

3、教师完成作业单,请幼儿自己检查自己的是否正确。六、结束活动。

请幼儿有序的把作业单交给老师。

1、通过活动,大部分幼儿都可以帮助数字宝宝们找到邻居,也初步了解了相邻数这个概念。 2、在游戏环节,有的幼儿比较兴奋,需要老师提醒。

3、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刚上中班的幼儿的年龄特征。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反思篇二

新教材在第二课安排画《新朋友》,我个人觉得这样课程设置非常的合理。教材开始从“教师中心”向“学生本位”转化,从“技能性”向“人文性”转化。这个时间,对于刚入学的孩子,同学之间比较陌生,非常迫切想认识新朋友。所以,本课在这个时候上,正是迎合了学生的需求,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的班级氛围。

本节课我通过猜一猜导入,让学生猜猜自己新交的朋友是谁?学生都能抓住同学的特征描述自己的新朋友,学生猜得可高兴了,有些孩子知道她的新朋友是谁,但是不知道那个同学叫什么名字,在这个环节也让孩子认识了更多的新朋友,整个课堂氛围非常融洽和谐。

对于画人物一年级的小朋友还是有难度的,往往很多学生到了中年级还只会画火柴人。本节课我从脸型开始分析,学生能抓住同学的特征分析出圆脸、方脸、瓜子脸、长脸等。观察比较男女生同学的发型,对于几种常见的发型作了演示,这样学生画出来的头就不会是光秃秃的了。对于画五官是个难点,如何将立体的`形象用线描的方法表现出来呢?我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并单个简单进行示范,学生掌握了五官的基本表现方法。有了以上这些方法的掌握,学生画自己的新朋友就不难了。

最后的作品展示,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高潮,孩子将自己画的新朋友,让大家猜是谁?大部分孩子都能猜准,这就说明学生已经会抓住同学的特征来画。在评价的时候,只要学生能画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就是一幅好画,我就会给予小画家的称号。

整节课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完成,记得老教材二年级上《我的老师》的时候,很多学生叫着“老师我不会画”,那节课上得枯燥无味。也许这就是在对的时候上对的课吧。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反思篇三

在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如:找近义词,找反义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等等。但是有些词语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如:庄严。对于小学生而言就非常难理解。

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13课《星星的新朋友》中就遇到这样一个词:自豪。如果,仅仅是帮它找一个近义词“骄傲”来理解,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起来,还是不能体会到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于是,我又想到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在文中的句子是:一颗星星自豪地说:“我是气象卫星,专管预报天气的。”那么,在这句话中,我是这样理解“自豪”的:因为气象卫星本领大,所以能自豪地说。但是,在句子中,并没有具体写清楚气象卫星本领大,为了让学生感到它的本领大,我根据课文的内容设计了两个问题,既能帮助学生理解了“自豪”,也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一个问题:气象卫星有什么作用?学生完成填空:气象卫星预报明天要——,第二天果然——。有的学生说:“气象卫星预报明天要下雨,第二天果然下雨。”有的学生说:“气象卫星预报明天气温下降,第二天果然气温下降。”

第二问题:有了气象卫星,我们有什么好处了?由于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开始自由说开了,有的说:“如果气象卫星预报明天要下雨,我第二天就知道带伞。”有的说:“如果气象卫星预报明天很冷,我们就要多穿一些衣服。”接着学生回答,我马上小结:有了气象卫星,我们的生活真方便,所以说气象卫星的本领大啊。它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学生很容易从嘴里说出:“自豪。”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反思篇四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借助图谱,学习歌曲好朋友。

2.根据故事情节仿编歌曲,尝试创编说唱部分,感受改编歌曲的快乐。

3.知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有了好东西能一起分享。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5.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1.经验准备:熟悉歌曲《自由飞翔》。

2.物质准备:白板课件(含故事和歌曲)、伴奏音乐、图谱。

(一)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幼儿尝试编创歌曲rap。

1.教师自我介绍,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好朋友。

2.结合幼儿回答编创儿歌。

3.出示rap节奏谱,尝试有节奏说唱: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团结友爱手儿拉着手,我们大家都是朋友。

(二)欣赏故事,学唱歌曲第一段。

1.熟悉故事内容。

(1)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第一部分。

(2)播放课件,幼儿欣赏故事第二部分。

(3)完整学唱歌曲第一段。

(三)根据故事情节,仿编歌曲。

1.借助图谱,了解故事情节,仿编歌曲。

2.演唱歌曲仿编部分。

(四)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改编歌曲的快乐教师:好朋友会互帮互助,好朋友有了好东西会一起分享,这就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把这首好朋友歌一起来唱一唱吧!

(五)拓展经验,了解生活中的其它好习惯。

教师:好朋友之间会互帮互助,有了好东西会一起分享,好朋友之间会想念着对方,有了好朋友,我们的心情会变得更快乐!

1.区域活动:提供关于好朋友的图书和图片等,供幼儿理解学习。

2.游戏活动:指导幼儿在游戏活动能和同伴一起分享,互相谦让。

3.家园共育:引导幼儿与同伴做好朋友,并知道好朋友之间应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这不仅仅是一次音乐活动,通过孩子对歌词的深入理解,让孩子意识到:和朋友在一起游玩的快乐。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社会性教育素材,让孩子在唱一唱、跳一跳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萌发和同伴积极交往的良好社会性。在教学时还可以配上一定的肢体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如还是没有掌握,那么在平时的安静时间,老师带着多唱几遍。或者在平时吃饭、游戏时打开录音,让幼儿多听听。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反思篇五

我在设计这节音乐课的时候,主要是想能在教学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也可以说是以研究一个新课题的角度来出发地。下面我就将我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以及又是怎样解决的一些感受与大家探讨一下。

这是一节器乐与合唱教学相结合的音乐课,不但要让孩子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学会一首新歌的演唱,还要求孩子们能用自己手中的乐器进行演奏,最终实现器乐与合唱共同表演的目的。在第一次设计教案的时候,我自认为设计的不错,有详细的环节,有周密的小结语,过渡语。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这里的设计有些过于啰嗦,有的地方又好像是缺少了什么环节。于是我又翻开教案,仔细的结合着第一节课上的实际问题进行修改。

我发现了最大的缺失就是课堂上没有体现学生们练习乐器演奏的`重要环节,没有学生们的自由演奏练习,又谈何为歌曲伴奏呢?还有就是有一些教师的语言完全可以不要,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感受能力,不必要事事都要提醒,讲解,这样只能让课堂变得更拖拉,于是能减则减。修改后的教案看起来更加具有实用性,调理也清晰的多了。

在这节课中我第一次多次的运用了电子琴中的合成效果,令我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且从学生们的表现上来看也与以往不同,他们显得更加兴奋,歌唱的劲头儿十足百倍。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专研,多练习,让自己在运用教学器材上能有一个更高的水准。

通过细心的反思,终于在第二节的教学中取得了成效,孩子们不仅能唱的很好,而且多数同学也能演奏的很好,并在合作过程中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学习器乐演奏原来是这样的有意义,整节课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反思篇六

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的同学们,还没有完全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并不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生活,很多小朋友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交朋友,为了锻炼他们的集体性,所以设计了找朋友这个活动。

1、训练幼儿小朋友的集体性。

2、让他们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能够有效的交朋友,适应集体的生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重点:需要每一位小朋友都参与,训练他们的集体感。

难点:激发他们找朋友的兴趣,个别小朋友的协调性不够。

cd机,cd的准备,让小朋友们站成4个圆,10个人一组,教会同学们跳舞

1、首先给同学们讲好游戏的规则。

2、让同学们站成4个圆,手拉手

3、音乐想起来,同学们跳着舞,去找朋友,

4、唱道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时候,那一位就是你所要找到的朋友。

5、重复的来几遍,让小朋友们多找到一些朋友

6、最后问自己找到几位好朋友了,把他们的名字告诉老师

1、《找朋友》这首歌曲大家很熟悉,因此,将《找朋友》这首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

2、这次活动提高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但是,重复唱几遍后,我发现个别幼儿的注意力开始下降,表现出异常的情绪。

4、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明白了在小班的课程时不能完全原搬旧照,需要随机、灵活掌握教学模式,以符合、吸引幼儿的兴趣为前题进行开展!这样才会使孩子们学的愉快、开心、有所收获!

自由平等的真谛教学反思篇七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认识各种美术工具的材料特性和使用方法并能在一些作品中找出不同的点、线、色并且能用点、线、色表现作品。在中我以毛笔的小引入让学生了解毛笔的来历认识文房四宝并且在欣赏国画的过程中了解国画是中国特有的绘画种类。

由毛笔引出课题、找朋友》请小朋友找出身边的美术用具和识别不同美术材料表现出作品的不同特征再由绘画工具引出无论哪种绘画工具画的作品都是由点、线、色组成的。师生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点、线、色最后小组合作用锡纸画的形式完成一张点、线、色的作品在玩一玩、找一找、做一做中感受不同绘画材料和点、线、色三种基本元素是美术课上的好朋友。整节课构想是让学生在玩一玩中认识材料和用绘画元素。

一节课下来我感觉内容偏多很想把所有内容都讲给学生可是这样反而多而不精重点不突出导师马琳老师评价我这节课教学设计的内容过多作业锡纸画形式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有些难度可考虑教师分步骤带着学生做。胡云老师和陈严老师的`评价:内容要精炼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发现。

老师们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通过大家的点评我学到了很多思路也打开了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也有方法了。再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把点、线、色设计为重点围绕点、线、色引导学生去发现小组合作由原来的八人组改为六人组合作时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以一个“点”为切入口从而层层递进以至最后扩大到整个“面”的教学让学生轻松地掌握了重点拓展了思维。

通过这次的结课、研课使我受益匪浅我体验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重要性让学生接受和学到新的知识需要一个过程特别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急于求成反而适得其反。如果不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将知识一古脑儿地灌输给学生他们是很难消化的所以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这一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教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

猜您喜欢
热门推荐